陈颖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与大自然的亲密互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是他们观察自然,参与自然活动的重要动力,适宜的观察任务和记录方式能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支持幼儿积极地表达感受,唤起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并逐渐积累生动的自然认知经验。
本文通过对我园幼儿在自然活动中的观察记录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展开了运用“自然笔记法”进行自然观察记录的方法研究。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我们从创设适宜的园本化自然环境,支持持續开展的自然活动,运用形式多元的自然笔记等方面入手,对幼儿自然活动的观察记录方法进行实践探索,促进幼儿与自然进行有趣味、有深度、有效的对话,在自然观察和体验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我园自然活动观察记录的现状
近两年,研究者翻阅了我园不同年龄段的12个班级的“自然观察记录”,拍摄记录了自然活动中幼儿与教师的记录样式,并分别与班级幼儿和教师进行了关于“观察记录”的谈话,分析梳理出幼儿的自然观察记录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记录的对象多局限于种植区角的盆栽植物
无论哪个年龄段孩子的观察记录,内容多指向自然区角的盆栽植物的生长情况。这些植物大部分由家长提供,定期或不定期更换。翻开记录本,看到的记录项目也大致相同:时间,天气,观察对象各阶段的外形,浇水情况等;其他还有少量季节性的养殖活动和天气记录活动。
2.记录的形式多局限于悬挂式记录本
观察记录本是目前我园普遍采用的一种记录形式。每个班级的种植区域,都有观察记录本的存在,幼儿使用大致相同的观察记录方式: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录,有指定内容记录和自由记录两种。指定内容的记录教师会将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格打印好装订成册,自由记录则由白纸装订而成。
3.记录的动机多局限于教师单方要求
幼儿进行观察记录的主动性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翻阅记录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幼儿按老师要求进行记录,有些幼儿只有前面几页有记录,另有部分幼儿几乎没有任何记录。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对于为什么要做记录,很多孩子都表示“老师让我们记的”。幼儿把观察记录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缺乏自身兴趣的支持。
4.记录的要求多忽视幼儿的能力和需要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记录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并不宜使用相同的记录内容。例如,日期的填写和高度的测量记录,都需要书写数字的能力,小班、中班许多幼儿无法完成。
二、对观察记录现状的归因分析
基于幼儿自然活动观察记录的现状,我们做了深入的分析,原因可梳理为以下三点:
1.幼儿园自然环境的局限
幼儿园的自然环境缺乏与幼儿的可互动性,它与幼儿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引发幼儿持续活动、持续观察的兴趣。例如,家长带来的多肉盆栽,单纯从美观、易养活的成人视角来选择,这些摆设式的植物既缺少变化也没有和孩子产生互动的可能。又如,幼儿园原有的草坪因为大型集体活动的需要被统整为塑胶场地,幼儿无法再找到蜗牛、蚂蚁、蚯蚓、西瓜虫这些小动物。
2.幼儿参与的亲自然活动内容单一
课程审议过程中,我们对创设和利用园所自然资源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了许多园本化的自然素材,导致幼儿的自然体验单调且无趣。例如,雨天时,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不适宜组织户外活动的天气,让幼儿在室内活动,而不是一起走到户外,穿上雨鞋、雨披到雨中踩水坑,观察雨滴溅落的水花。
3.幼儿缺乏自然观察记录的方法
在幼儿感兴趣的自然活动中,他们往往能持续地观察、深入地探究并生动地表达;但他们对观察记录方法的获得是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需要教师提供运用和交流的机会,并给予引导和支持。教师自身自然记录意识和方法的匮乏,导致在开展自然活动的过程中,不知该如何指导幼儿的记录。
三、幼儿自然观察记录的创新实践
自然笔记是用图画、文字或实物等多种形式进行自然观察记录的一种方式。对于幼儿来说,“自然”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个探究过程。幼儿对自然中的事物或现象会充满好奇,在观察和体验中发现了问题,才会运用感官或工具来收集和记录资料,积累认知经验,建立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尝试运用“自然笔记”这种新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开启和推进自然活动的观察记录。幼儿的观察记录是生发于与自然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因此,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展开实践:
(一)创设适宜的自然环境,让幼儿喜欢与自然对话
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资源,了解本园的自然环境和幼儿对它们的兴趣,才能更好地为幼儿创设与自然互动的机会与空间。
1.创设“好玩”的环境
观察幼儿在户外游戏时常常在哪里停留,远足时看到什么会激动,他们聚在一起观察的是什么,经常讨论什么。可以玩起来的自然环境才是幼儿需要和喜欢的。例如,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审议,我们将幼儿园周围的绿化隔离带中的栏杆拆除,将草堆更换为草坪,露出泥土原来的样子,幼儿可以在这里踩泥坑、看蚂蚁、摘小野花,自由玩耍。
2.创设“奇妙”的环境
自然中很多奇妙的问题和现象是激发幼儿观察和探究的最好契机。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一年四季的轮回是一条时间线索,我们将一年各个月适宜并可能开展的自然探究活动进行了梳理(见表1)。幼儿身边的自然变化蕴藏着丰富的环境资源,我们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例如,春天蜜蜂会在花间飞舞,此时是引导幼儿观察蜜蜂等昆虫的最佳时节;萝卜叶子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有虫卵,这些能引发孩子发问的环境,都是引发孩子观察探究的契机。
3.创设“留白”的环境
自然环境的创设不是完全设计好后全盘提供给幼儿,让幼儿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要积极地引导幼儿发挥“主人翁”意识:一方面,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丰富环境和材料;另一方面,幼儿可以发现环境中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创意去改造和调整环境。例如,个别班级门口的走廊上有一小块空置场地,教师可组织幼儿讨论决定用来做什么:大二班的小朋友为孵出的小鸡搭建了“鸡舍”,用树枝和木条围成了供小鸡散步的场地;中一班的小朋友种了各种豆子,用来观察不同的种子长出的果实是否相同。
(二)支持延续性的亲自然活动,让幼儿与自然深度对话
无论是师幼预设的内容,还是幼儿自发生成的内容,支持幼儿持续、深入地观察与体验才是对幼儿更有意义的亲自然活动。
1.开展幼儿视角的活动审议
教师开展班本化的活动审议,逐步梳理一些关键问题,如幼儿在自然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班幼儿有能力做什么?当下的时节和自然条件适合体验什么?通过日常谈话,我们了解到幼儿对最近的哪项自然活动谈论得最多?等等。例如,在3月份,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了“这个春天我们一起种什么,种在哪里,这些种植地怎么划分,谁负责准备种子”等问题,幼儿经过讨论自己上一次的种植经历和观察其他班的种植后,决定种植瓜类,并按兴趣分成了“葫芦组”“黄瓜组”“南瓜组”和“西瓜组”,然后分组进行种植前的准备。
2.引发问题的持续生成
首先,教师和幼儿保有同样的好奇心。教师和幼儿的共同疑问和猜想,会激发和保持幼儿对自然的好奇与兴趣。例如,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幼儿会对蔬菜今天有没有发芽,有没有长高,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能长出果实吗等问题不断关注和追问。教师也和幼儿一起猜测、证实、测量、讨论。
其次,鼓励幼儿自主决策和管理。在自然活动中,幼儿尝试自己负责,运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活动;教师是提出问题的人,是和幼儿讨论的人。仍以种植蔬菜为例,幼儿发现萝卜的叶子上有很多洞,在持續观察后,又发现萝卜叶子上有很多同色的虫。幼儿开始各自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有些孩子用镊子把虫子一条条捉走,有些在上面喷洒小苏打溶液,有些把有虫的叶子剪掉……谁的方法有效?萝卜还会长大吗?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在不断地发现问题,猜测、证实的过程中,幼儿一直沉浸在活动中。
最后,支持幼儿相互合作和分享。在自然活动中,幼儿对自己的感知经验和观察成果有相互交流和表达的意愿,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更多参与其中的机会,使幼儿能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同时了解他人的经验。例如,秋末,大一班幼儿种的橘子树结满了果实,他们采摘下来分享给其他班的孩子,并介绍了他们种植橘子的经验,在听到“橘子好甜”的称赞时,他们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3.开展自然活动的过程评价
伴随着自然活动的开展,幼儿会有意识地运用观察记录的形式进行活动过程的梳理和评价。例如,在种瓜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生长方向的“西瓜藤”和“黄瓜藤”的测量,幼儿就运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还展开了针对自己和他人方法的评价。
(三)运用形式多元的自然笔记,让幼儿有效地与自然对话
在适宜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活动中,幼儿才会有记录的兴趣和需求。同时,观察记录要科学有效,需要幼儿在自然活动过程中不断尝试和运用。
1.在自然笔记中,幼儿可以记录什么
(1)开放五感,记录外显特征
自然笔记有别于美术活动,记录的重点应该是仔细观察、真实记录,而不是创意想象。不同记录水平幼儿的记录不尽相同,但始终要把“真实”作为第一导向。
(2)回顾过程,记录活动经历
在自然笔记中,对观察时间、对象及经历的过程进行记录同样重要,在某些自然笔记中,天气、温度和环境也是需要记录的,尤其是时间,它在自然笔记中具有重要意义。
(3)表达感受,记录真实情绪
幼儿的感受比较抽象,除了借助语言来表达,也可以将感受用图画记录下来。这既可以丰富感受的表达方式,又可以让感受留存下来,作为后续分享和交流的重要素材。
(4)梳理思考,记录问题
对问题的记录是幼儿自然探索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既让幼儿学会了分享问题,也为幼儿提供了共同交流的契机,提升了幼儿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对问题解决过程的记录同时也是幼儿反思自己行为的工具。
2.在自然笔记中,幼儿可以怎样记录
(1)空白框式
空白框式是幼儿自然笔记中运用的最广泛的记录形式。在活动观察过程中或观察后,幼儿用图画、符号、照片或直接将实物粘贴在白纸上,就是很好的记录。空白框式之所以最受幼儿欢迎,是因为它的无限可能性和普遍适宜性。幼儿可以在空白的纸上记录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样子,记录天空的景色,记录自然场景,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然体验活动中发生的故事。例如,图1是一名大班幼儿对“宝宝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的猜想,他把各种可能性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小班幼儿在观察树叶落下的样子时,用了螺旋线做标记(见图2)。这种方式适用于多种内容和不同记录水平的幼儿。
(2)记录表式
表格式的记录常常是有预设的内容和相应的要求,适用于有多项内容或内容要持续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它对幼儿的观察内容具有较明确的引导。例如,小班幼儿春游时观察花的外形后,教师提供的表格可以有更明确的内容指向——对花瓣数量的比较观察。此外,温度记录表、降雨量记录表、月亮的日记、向日葵生长记录表、春夏秋冬四季颜色收集表等也适用表格的形式。
(3)自然拼盘式
这是一种收集自然物的记录方式:幼儿把收集到的种子、树叶、豆荚、果实、野花、羽毛、树枝之类自然物放在自然桌上和自然收集盒中,向大家介绍每一种物品的名称和来源,和大家一起欣赏。例如,秋季,大自然中有很多成熟的果实,可以让幼儿把这些果实收集起来,直接呈现在自然盒中,而不是以绘画的形式表征。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只是捡拾,不要为了收集而去采摘植物和破坏自然。
(4)艺术作品式
我们对自然的感受是通过直观方式获得,但是可以用艺术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可以将自然物做成创意的自然作品来呈现,也可以以小诗的形式记录对自然的感受。例如,秋天时,孩子们利用捡回的树叶做成树叶挂帘,以呈现树叶的美。此外,孩子们将大自然中观察到的春天景色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也是一种笔记的方式。
(5)故事书式
这是自然体验系列活动所见所想的记录,它以连续性、深入的绘画方式展开,最终以自创的故事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大班幼儿用自制绘本的方式记录自己是如何摘橘子的,从工具的选择到第一次尝试,再到调整方法后的第二次尝试,最后到摘到橘子的整个过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连载故事的形式,呈现较长时间内的自然观察。例如,中班幼儿对银杏树进行了一年的观察过程,经历了观察银杏发芽、长叶、变黄、落叶,捡树叶,制作树叶画,玩银杏叶游戏等一系列的自然活动后,同一小组的孩子就把所有的观察记录装订成一本可展开的“我和银杏树”的故事书。
3.在自然笔记中,老师如何支持幼儿记录
(1)提供适宜的观察记录工具
我們需要大致罗列幼儿在进行不同自然观察活动时可能用到的工具,如放大镜、小手电筒、收集盒、卷尺等辅助材料和白纸、记录表、观察本、彩笔、照相机等观察记录工具。例如,记录植物生长需要用到卷尺或自然测量物,观察小虫卵会用到放大镜,户外写生和记录时需要有纸、笔和硬板夹,收集自然物需要用到收集盒和手套。
教师引导幼儿使用工具材料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幼儿的能力,3~6岁的孩子很少能用非常精准的数字或文字记录来做笔记,因此投放多种类型的记录材料就很有必要。其次是幼儿的选择能力,过多的材料投放并不能有效地支持幼儿的观察,反而会影响他们的专注力。最后是看投放的工具是否适合幼儿使用。合适的使用工具会促使幼儿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不断发掘有用的工具,并寻找适合自己的使用方法。
(2)提供足够的自主记录时间
教师将自然活动的观察记录融入课程中,调整幼儿一日生活的时间安排。比如:延长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时间,为幼儿的个别化自主观察记录提供保障;对于集体化的自然活动,教师可以做好预设,预留好时间。
(3)创设可以分享的空间
孩子的分享主要有集体分享和个别谈话两种。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兴趣,捕捉幼儿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我们形成了每周两次固定时间加随机生成讨论的分享机制,组织幼儿开展小组或集体讨论,让幼儿有机会倾听其他人的观察发现,分享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教师或同伴好的方法。同时,师幼与幼儿之间还会有即时的对话和交流。
走进自然,师幼需要拥有一颗好奇之心,拥有一种开放接纳的态度,拥有一种深入探究的能力。做自然笔记的过程,就是体验自然、融入自然、了解自然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英格里德·查鲁福,张澜.与幼儿一起发现自然[M] .熊庆华,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克莱尔·沃克·莱斯利.我的自然笔记[M]. 王子凡,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3.
[3] 帕蒂·博恩·塞利.儿童自然体验活动指南[M].肖凤秋 ,尚涵予,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4] 陈鹤琴.活教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 章丹.银杏叶引发的探究[J].幼儿教育(科学版) ,2018,(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