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炎帝是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我们常说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从那时算起。正是他的睿智创造与发明,使人类摆脱愚昧进入文明社会。炎帝神农氏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现在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这是历史典籍的记载,是汉唐宋元明清以及现代国家层面的说法,无可置辩。为了让海内外炎黄子孙更加认知与感知中华文明发轫起源的神圣地标——炎帝陵,笔者特地深入炎帝陵及其陵区调研,悉心发掘与整理了考究炎帝陵及其陵区文化张力的俎豆馨香。
关键词:炎帝陵;文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K9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240-04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166
一、前言
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的陵墓,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誉。炎帝陵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17公里处依山傍水的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公里,区内青松叠翠,古木防围,烟云出没,气象万千,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朝圣、旅游观光的胜地。迄今,炎帝陵景区包括有:炎帝陵大殿、御碑园、皇山碑林、咏丰台、圣火台、洗药池、神农大殿等人文景观,还有鹿原洞、龙垴石、龙爪石、洗花池等自然景观,均是引人入胜的去处。2019年12月,备受海内外炎黄子孙前往膜拜与瞻仰的炎帝陵,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为5A级旅游景区。这,无疑是给炎陵陵及其陵区蕴涵着炎帝文化再一次飞跃提升。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炎帝是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我们常说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从那时算起。正是他的睿智创造与发明,使人类摆脱愚昧进入文明社会,根据《国语·晋语》、《史记·补三皇本论》记载,“昔少典娶有乔氏,生炎帝,炎帝以姜水成,故以姜姓。”炎帝生于湖北的隋州,长于宝鸡姜水,名叫姜石年,炎帝晚年到南方遍视,一面体察民情,一边尝百草,为民宣医疗疾,一天,因誤食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也就是现在的炎陵县鹿原陂。史载汉代以前有帝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一天做梦梦见炎帝,于是他派人四处寻找炎帝陵,在鹿原陂找到陵墓后,“立庙陵前,肖像而祀”,历代不辍祭祀,不失修葺,俎豆馨香,经久不衰,从宋太祖算起,到清朝末年,历代帝王祭祀炎帝陵200多次,现查到的彻祭祭文50多源,历经沧桑1030多年。炎帝陵一直经过20多次大的修葺,1954年春节因香客失火,主殿、行礼亭全被焚毁,1983年全国人大代表吴占魁、马安健等23人在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联名提出重修炎帝陵议案,1984年9月得到国家文化部的批复,1986年6月破土动工,1988年10月竣工,修复期间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捐款500多万元,重修的炎帝段原则上是修旧如旧。
1986年4月17日,胡耀邦同志为炎帝陵题字“炎帝神农氏之墓”;1993年9月4日,江泽民同志为湖南省炎帝陵题字“炎帝陵”;1994年4月,国务院批准酃县更名为炎陵县。清代《酃县志》(酃县即今炎陵县)有“炎(帝)陵志卷。”两位国家最高领导人题字,国务院批准以“炎陵”更县名,有时代久远的专志证明,湖南株洲炎帝陵的唯一性,排它性不容置疑。炎帝神农氏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现在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这是历史典籍的记载,是汉唐宋元明清以及现代国家层面的说法,无可置辩。
1992年,国家旅游局将炎帝陵列为“寻根朝翼”之旅专线;199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炎帝陵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并恢复炎帝陵公祭;1995年湖南省委将炎帝陵列为全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最佳景区;2002年被评为国家4A景区。江泽民、陈云、胡耀邦、王任重、周谷城、赵朴初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炎帝陵亲笔题词,其中胡耀邦、毛致用、彭佩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炎陵县指导工作并拜谒炎帝陵,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旅游观光者甚是络绎不绝。现在,为了让海内外炎黄子孙更加认知与感知中华文明发轫起源的神圣地标——炎帝陵,笔者特地深入炎帝陵及其陵区调研,悉心发掘与整理了考究炎帝陵及其陵区文化张力的俎豆馨香。
二、炎帝陵大殿考述
炎帝陵殿共分五进,第一进——午门。为何炎帝陵也有个午门?据了解,清朝的陵殿一般都是仿清皇宫建筑风格,整修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午门,所以就有午门,这个“午门”,又叫端门,是正午正阳之门,它是古代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和标志,也是指开启祈福之门的意思。穿过午门,迎面可以看到竖立一块高大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陵”三个字,这是江泽民同志1993年9月4日为炎帝陵题的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炎帝陵的高度重视和对炎帝的敬仰之情。在石碑的左边卧着一只美丽温驯的鹿,右边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鹰,它们跟炎帝又有什么联系?原来炎帝的母亲叫女登,当她生下幼小的炎帝石年就到山上去找野果子去了。那时候还是渔猎社会,为了行走方便,她将幼小的石年放在向阳的山坡上睡觉,石年醒来饿得哇哇大哭,被天上九玄女王听到了,当她低头往下一看,坏了,石年正哭着哪!于是她马上命仙鹿给炎帝喂奶,作为他的奶娘,神鹰给他遮荫,是他的养母,这就是传说炎帝的另外两位母亲。
现在再看第二进——行礼亭。行礼亭也就是祭祀者杀鸡宰牲祭陵、烧香祭祖礼拜的地方,中间一张石祭台,是祭祀的工具,香烛就插在那上面。据传炎陵县有一习俗,就是隆重的祭祀活动或过年过节都要杀鸡宰牲用血来祭祖,这是一个传统的祭祀方法。在这里杀鸡宰牲,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淋在地上的鲜血不会有苍蝇、蚂蚁叮咬,而且被杀的禽畜即使是三伏天也可以保持5—7天不变味。人们都说这是炎帝显灵的地方。据说炎帝显灵,还有许多例子,比如:《炎陵志》记载,炎帝陵“自古祭祀无风雨”,过去的祭祀活动具体情况难以考证,但近年来的祭祀活动都得到应验,即使祭祀前还是刮风下雨,一到祭祀即刻就是云开雾散,红日高照。1997年10月8日湖南省各界公祭炎帝陵,10月7日整天是雨,8日清晨天空阴沉,8时20分公祭车队一到炎帝陵前的神农大道,天空出人意外地变化着,浓重的雾云渐渐四散,8时29分,鼓乐声起,公祭队伍在神农大桥上缓缓前移,云层淡薄,当午门徐徐开启,公祭各界人士踏上午门台阶时,蓝天如洗,阳光普照。公祭结束,公祭宾客散去后,天空开始出现云朵,下午5时,朝舰广场刚刚收拾、打扫干净,天空就飘落雨点,傍晚已是大雨涝淀。2000年7月,国家计生委李宏规副主任前来拜渴炎帝陵,从株洲到炎陵,一路上都是大雨,陪同的市计生委领导王淑元和他打赌说:到了炎帝陵包管雨过天晴,李副主任面带疑色,到炎陵后,县里为他组织了一个开午门仪式,当车子进入炎帝陵停车坪,大雨便嘎然而止,乌云变白云,白云出空隙,祭祀时,天空射出了丝丝阳光,祭毕返回后,又是大雨如注,李宏规同志面对现实,连说炎帝真灵。在行礼亭,上方悬挂的那块“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横画,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的手书,两旁则是碑坊,里面放置8块清朝原始御祭碑和民国原刻的记事碑。
行礼亭后面的这栋建筑就是第三进——炎帝陵主殿。主殿是炎帝陵最高大的建筑,从外观看,它跟北京故宫的建筑非常相似,门前回廊的两根大石柱上悬挂一幅楹联:“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概括了炎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大功绩。大殿门额上悬挂一块横匾:“炎黄子孙,不忘始祖”,这是陈云同志83岁高龄时题写的。主殿是炎帝神农氏金身神像安放地,殿内,老祖宗正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圣坛上,他慈眉善目,满脸微笑,左手持一束稻穗,右手拿两朵灵芝,两腿之间放的一只竹筐,里面装满他亲手采回的药草。这充分体现了炎帝的三天功绩:奠农、工基础,开医药先河,农业体现在稻穗上,工业体现在炎帝的竹筐上,医药体现在灵芝和药草上。
接下来是第四进——墓碑亭。墓碑亭为四角攒尖式结构,亭高5米,高8米,进深5米,中置汉白玉墓碑,墓碑亭正中放置一块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神农氏之墓”七个大字。碑铭“炎帝神农氏之墓”为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手书。碑身高1.986米,碑冠高0.4米,厚0.17米,暗寓碑铭题书时间为1986年4月17日。炎帝为什么又称神农氏呢?因为炎帝始制耒耜(原始农具),教民播种五谷而食之,故而称之谓神农氏,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被列入我国古代三皇三帝,又称为农皇,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以农业立国。
亭后是炎帝神农氏的陵墓,即第五进。炎帝陵“汉代有陵”,其陵墓位于炎陵山西麓,封土堆高4.58米,南北长80米,东西宽40.5米,总占地面积3240平方米,陵墓前碑上的“炎帝神农氏之墓”系清道光七年时任酃县(今炎陵县)知县沈道宽所书。老祖宗炎帝神农氏就一直安息在这里,几千年来墓前一直香火不断,即使在十年浩劫时期,也经常有人来这里偷偷烧香、祭祀。
三、御碑园考述
御碑园包含御碑园和御碑廊。御碑廊分列陵墓东西两侧,为硬山卷棚式仿古建筑,东西廊全长84米,陈列明清御祭文石碑51块和历代记事碑5块,共56块,依据时代顺序排列。御碑园位于炎帝陵寝后山,面积6400平方米,东西两侧为碑廊,园区面积280平方米,刊明、清朝御祭碑51块及历代记事碑5块。园中心筑有九鼎台,列石制方鼎九座。北端为《神农功绩图》画壁。壁前立有现代大型祭祀祭文碑、纪念碑和题词碑等近百通。
御碑园是记载历代皇帝祭祀炎帝和各种公祭活动的地方。1996年,炎帝陵管理局自筹资金130余万元兴建了这个景点。御碑园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园内古松参天,林木蓊郁,气象万千。主要景点有:碑廊、九鼎台、回归碑和《神农功绩图》壁画等。首先说说碑廊,了解一下历史和古代皇帝对炎帝的敬仰之情。炎帝陵从宋太祖建庙祭祀以来,历代皇帝便“三岁一举,率以为常”,每次祭祖完毕就会刻一块御碑以作纪念。根据史书记载,明清一共有御碑51块,明朝最早的御碑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祭祀的祭文碑,明朝的御祭碑除明太祖外,其余全部都是皇帝继位元年的御祭碑,也就是每一位皇帝继位时都祭一次祖,祈求祖宗保佑江山稳固,国运昌顺。清朝有康乾盛世之称的康熙在位时到此祭过8次,乾隆在位时祭过11次。
两条碑廊共有51块御碑和5块记事碑。其中有一块最突出的碑,那就是胡耀邦同志的《为人民多做好事》碑。胡耀邦1963年任团中央书记兼任湖南省委书记和湘潭地委第一书记期间,曾两次来到炎陵县作社会调查,两次都拜谒了炎帝陵。第一次来到炎陵县在县机关党员大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多做好事》的报告,报告中历叙了炎帝十大功绩后说: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尊他为始祖,至今人们还在怀念他……为了紀念胡耀邦同志这次重要讲话,借以激励后代儿孙,炎陵县就把记录稿送请胡耀邦审定后,刻碑立在这里。
再来看看九鼎台,九鼎台前方有两块汉白玉石碑,一块是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纪念碑,一块是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纪念碑,这两块碑正面都刻有九龙云图,所以叫做九龙碑。那么为什么把两块回归碑放置这里呢?还是请大家先回头看看九鼎台上的九只鼎,鼎在中国古代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九只鼎代表九州,九州统一,就包括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两条碑廊中的56块代表着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九州,九鼎台是依据“九州方圆”这成语建造的,外圆内方,外圆寓意天圆,内方则寓意托起地方,天圆地方,江山稳固。香港、澳门回归碑立在这里,寓意一是为了纪念祖国统一;二是为了告慰始祖,我们炎黄子孙将世世代代紧密团结,奋发图强。
在御碑园北面的照壁上,有一幅长长的壁画——《神农功绩图》。整个壁画由268块黛青色辉绿岩石板和12块花岗石毛板组成,全长40米。它以粗犷的手笔,写意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地表现了炎帝神农氏的十大功绩,整体效果尤如一幅经过装裱的巨大手卷,古朴凝重,气势恢宏。从一幅幅的画面就可以昭示炎帝神农氏的十大功绩:“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就是神农氏创造的弓箭,这是第一大功绩;“重八卦为六十四卦”,神农氏和雨师赤松子推究伏羲氏的八卦并“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对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第二大功绩;“普尝百草,宣医疗疾”,则是炎帝第三大功绩,原始社会,先民穿树皮,吃树叶,常被猛兽斗伤、咬伤,常有病痛缠身。炎帝苦苦探索,普尝百草。据《路史·外记》记载:“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齄,尝百草而正名之,审其平毒……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极含气也。”《帝王世纪》载:“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天伤人命。”这些记载生动描述了炎帝在与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终于总结出治病疗疾的医药知识。后人为了记住神农氏的这一功绩,将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医药书称为《神农本草经》。第四大功绩是炎帝神农氏“教民耕种,种植五谷”。生活在原始社会渔猎时期的先民们每天都忙于寻找食物,炎帝常常思考怎样才能改变“捕猎无获就挨饿”的状况,一边思索,一边漫山遍野寻找可以充饥的野生植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诚意感动了天帝,天帝便命布谷鸟衔了许多谷种交给神农氏,而他又将这些种子分给先民,教他们耕种,从而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为了方便种植,提高效率,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发明了早期农具,这是第五大功绩;先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以后,对精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追求,在劳动实践中知道削桐为琴,结丝为弦,发明了五弦琴。据《世本·下篇》记载:神农琴“长3尺6寸6分,上有弦,日:宫、商、角、徵、羽”,神农氏利用桐木和丝线制造了五弦琴这种最早的乐器,每当岁末年初,先民们便围着五弦琴,伴着皎洁的月光,跳起傩舞,以祈求来年丰收,这是神农氏的第六大功绩。后来五弦琴又称为神农琴,以永远记住和纪念神农氏的这一功绩。“始造明堂,相土雨居”是神农氏的第七大功绩。明堂是人类居住的最早的房屋.它只有顶盖,没有四壁。明堂的建造源于鸟儿窝,鸟儿白天飞出去觅食,晚上又能飞回窝里憩息,神农氏想:如果人们也有这么一个固定的“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是钻洞穴,那多好呀。“明堂”的问世,逐渐结束了原始游牧生活。神农氏的第八大功绩是“耕而作陶,土延填为器”。《资治通鉴·外记》及《路史·外记》都有关于神农氏制作陶器的记载:它利用粘土的粘性、火能使粘土固定成形的原理,制造了最早的陶器。在陶器发明以前,人们对食物的加工处理只能用烧烤的方法。有了陶器以后,人们就可以把食物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储存,这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食物卫生、身体健康及延长寿命起着重要作用。第九大功绩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由于原始社会人类以树皮、兽皮遮身,神农氏教先民种麻桑,织布帛。这使人类社会向文明发展迈出了重大的一步。神农氏最后一大功绩是“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当人民生活逐渐得到改善,产品有了剩余时,神农氏首辟市场,提倡交易,互通有无,以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要。
从炎帝的这十大功绩中可以得知,我们炎黄子孙今天的衣、食、住都起源于他的创造发明,离不开他的创造发明,炎帝这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立足点,经过无数先辈的继承和发扬,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四、皇山碑林考述
皇山碑林位于御碑园东侧之麓,建于1999年。碑林因山就势,设为上下两区。从入口处右行,有登山道路,路左立石碑10余方,为社会各界祭祀炎帝陵文碑,以青石刻制;沿山道左拐,上行十余米,为一宽6米,长约40米的水平梯带,倚山修建碑墙。嵌海内外知名人士和著名书法家为炎帝陵题词刻碑。整座碑林翳在苍松翠柏之间。
参观皇山碑林时,第一眼看到的会是“神农藏药洞”。为何有个“神农藏药洞”?这里面有个传说说,上古时代神农氏在这一带采的药草全都冷藏在这个洞里,就是在三伏天洞里也非常阴凉。站在洞口边上,观瞻者仿佛闻到了当年药草的清香。
拾级而上,来到了名人题词碑廊,这是为迎接1999湖南省各界公祭炎帝陵兴建的。上面集有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单士元、孙轶青、启功、沈鹏等社会知名人士为炎帝陵题的词,这些题词风格各异,集当今书法之精品,颂炎帝神农功德,既可参观鉴赏,又可作科研教学。登上九十九级台阶,很快见到了天下第一大印——“神州第一印”,这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李立先生的手笔,它重达4吨,印面一平方米,印高1.5米,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印章,我们已将它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印章的右边是“崇德坊”。炎帝陵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人们纷纷解囊相助,这些捐款纪念碑充分体现了炎黄子孙不忘始祖的精神。
沿着印章左边的游道,穿过一片幽静的小树林,就是“咏邮亭”。此亭是为了纪念1998年10月28日炎帝陵特种邮票发行而修建的。洁白的汉白玉上,雕刻着一套三枚邮票,全部都以炎帝陵三个主要景点为图案,《炎帝陵》邮票的设计者是李德福先生。
五、咏丰台考述
“云天碧影倚山开,北斗平临紫气来。圣火功碑相对出,千秋传颂咏丰台。”这是《咏丰台》记载的诗句。咏丰台座落于湖南攸县龙珠山西面山坡,与圣火台遥相呼应。咏丰台始建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民国初年倒塌。1988年修复炎帝陵时,重建于炎帝陵殿的左侧山坡上,原台上有咏丰亭,八角重檐式,顶高7米,亭额悬“咏丰台”横匾和“台记丰年咏,亭留旧日香”楹联。2002年修建炎帝陵公祭区时,改建于龙珠山西面平台之上。现咏丰台石碑由一座花岗岩整石制作,碑高2米,边长1米,重约5.5 吨,碑顶雕有四方龙陛。
顺着炎帝陵午门往南山坡步行30米处,便是咏丰台。面对云秋山,俯瞰龙脑石,隅谷圣火台,临洣水而立。詠丰台是清道光七年酃县知县沈道宽感岁无旱涝,民歌屡丰,遂与邑人谋建“咏丰台”。台上有咏丰亭,八角重檐式,台顶高7米,四周石栏围护,亭额悬“咏丰台”横匾和“台记丰年咏、亭留旧日香”楹联。亭前竖立日本国群马县书道协会名誉会长、群马大学教授米仓大谦题赠“耕不尽”石刻碑。站在咏丰台朝南眺望,可看到前山坡有一巨大朱红色石头,那就是炎帝陵另一重要景点——圣火台。按照现行总体规划,咏丰台已改建于龙珠山西侧,正与山顶圣火台遥相呼应。
六、圣火台考述
圣火台位于炎帝陵殿南约80米的龙珠山,是为采集1993“炎黄杯”世界华人华侨龙舟系列赛取圣火火种而修建的。台高40米,中央是一方3.9米高的巨大点火石,正面石刻有1.5米高的朱红色“炎”字。台面3层宝塔形,每层高60厘米,直径分别为9米、6米、3米,底层嵌砌鹅卵石50万颗,外护正方形花岗石拦板,边长100米,大家可看到整个圣火台内圆外方,取“天圆地方”之意。
1993年8月15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在这里为“93炎黄杯”世界华人华侨龙舟系列赛点燃了火炬。2000年中华炎黄圣火传递采集活动也是在这里举行,炎帝圣火火种再次由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采集。游客登临圣火台,可远眺炎帝陵全貌,领略炎陵山恰如卧龙的山川。顺西北角往河面望去,还可看到栩栩如生的龙头正张开口在河里饮水形貌,这就是龙脑石、下游百十米河边的龙爪石。2002年建设炎帝陵公祭区,圣火台原南北石阶被废,换之从台西辟一石砌台阶,共132阶,下与咏丰台相接。咏丰台景色,堪称蔚为壮观。
七、龙脑石、龙爪石考述
龙脑石、龙爪石位于炎帝陵殿前山脚下的水岸边,巨石临江,状似龙爪。至今龙脑石、龙爪石风韵犹存,巨大的龙爪兀立江边,栩栩如生。附近的秀色优美,环境优雅宁静,十分迷人,为炎陵自然胜景。
说起龙脑石、龙爪石,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炎帝晚年巡行南方的茶乡(今湖南茶陵),一面了解民情,一面尝百草为百姓治病,由于误尝断肠草,不幸中毒身亡。跟着他一起采药的胡真官,根据他生前说的,死后要葬在南方的嘱托,决定把炎帝安葬在有温泉的资兴汤边。于是,大家选定黄道吉日,把炎帝灵柩用木排载运,由治丧人员护送,沿着洣水,逆江而上,一路浩浩荡荡,吹吹打打。谁知当木排运到鹿原陂时,惊动了洣水中的一条金角苍龙,以前炎帝到鹿原陂采药时,曾为它治过病,当它听到灵柩路过鹿原,便跃出水面来迎接,它这一跃,只搅得江面波涛汹涌,天空顿时漆黑,电闪雷鸣。恍惚中,人们瞧见苍龙朝炎帝灵柩恭敬地点头,邀请炎帝入龙宫做客,只听一声巨响,炎帝灵柩被卷入水底,治丧的人霎时吓得大惊失色。玉皇闻讯大怒,责怪苍龙胆大妄为,于是马上大施法术,罚它变为石龙,龙头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龙脑石,龙爪化为江边的龙爪石,龙身变为白鹿原,龙鳞、龙尾变为原上的大树护卫炎帝陵。因此,站在圣火台远眺炎帝陵全貌,领略整个白鹿原,巍巍炎陵山,恰似一条卧龙护卫着炎帝。
八、洗药池考述
神农洗药池,又名“天池”。位于罗霄山脉系炎陵山之巅,宽约2亩许,其水夏凉冬温,清碧澄清。传当年炎帝常在此洗药,尝味草木,故其水浴之可以健肤,饮之可以强体。
说起洗药池,也得从一个古老的故事说起。古时候,先民生食禽兽和野果、草茎,一旦生病,又没有医药,因此经常受疾病折磨,甚至早亡。炎帝日夜思虑,要是有什么东西能治病疗疾,解除痛苦多好啊。一天,炎帝从茶陵铁甲山徒步来到洣水河边的鹿原陂,见山上古木参天,奇花异草,百鸟争鸣,景色诱人,高兴极了,炎帝便一边尝草,一边欣赏风光:在鹿原陂、狮形岭一带,炎帝采到每一种草,都要在这个池里洗干净,然后坐下來咀嚼、品尝,经过多次反复品尝,感觉到有的草苦,有的草辣,有的草甜,从中悟出了它的药性,有的经先民们品尝还解除了身体不舒适的痛苦,治好了许多人的病,由此,发明了医药。池水尽得百草之精华,尽融神农之精神。后人为了纪念炎帝发明医药、为人治病的贡献,将这池称之为“洗药池”,又称“天池”。并在尝药的地方建了一座“味草亭”,以纪念炎帝功德。现在洗药池还保持着原貌,池水清澈,周围林木茂密,百鸟争鸣,景色宜人,也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九、神农大殿考述
庄严雄伟的神农大殿坐落在炎帝陵殿中轴线东侧,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13平方米,清式仿古建筑。大殿面宽37米,进深24米,高19.6米,由大殿、东西配殿、连廊和两个四方亭组成。大殿正面的外廊上,挺立着10根浮雕的蟠龙石柱,石柱高5.4米,直径0.8米,为福建花岗岩整石制作。大殿左右外廊及殿后外廊,挺立着20根石柱,它们高5.4米,直径0.6米,也是福建花岗岩整石制作。大殿匾额“神农大殿”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
凡来观瞻者都会有同感,进入了神农大殿,中华民族的始祖,伟大的炎帝正在注视我们。他永远是那么亲切,那么慈祥,他一手拿着谷穗,一手握着耒耜,教民耕种,首倡农耕,这是他对人类的最伟大的贡献。他的右边立着鹰,左边卧着鹿,这是人类的两个亲密朋友,相传也是炎帝的两位母亲。炎帝石雕身高9.7米,底座长8.9米,宽4.7米,为福建光泽红花岗岩雕琢,整个造型就像一座山。是的,炎帝神农氏,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确是高山,耸立在历史的昨天,也耸立在现实的今天;也是大河,奔流在历史的源头,也奔向澎湃的未来。
炎帝陵及其陵区的景观还有许多,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一一累赘了。当然,炎帝陵及其陵区的文化解读远远不止于这些,还需要更多的发掘与扩容拓展,目前,炎帝陵风景名胜区建设总体规划已经描绘宏伟蓝图,区内规划面积超百平方公里,共分拜谒祭祀区、故道游览区、农耕文化区、神农采药区、日市集贸区、华夏归根墓园区、风景区发展备用地等七大功能区。届时,炎帝陵及其陵区的文化解读将愈加深邃广阔而隽永弥久,其文化内涵将愈加体现天、地、人的东方哲学思维与其信仰意识的文化内涵。
罗霄东来,返古归真神农谷;湘水南溯,谒祖炎帝陵。近年来,炎帝陵的建设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炎陵县20余万人民作为炎帝始祖的守陵人,始终同海内外炎黄子孙一道,为保护和建设好炎帝陵作出贡献,完成这一上慰先祖、下荫后世的盛举,让千古圣陵以更加宏伟壮丽的雄姿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海内外更多炎黄子孙前来旅游观光,拜谒先祖炎帝。
炎帝神农,华夏共享的人文始祖;炎帝陵,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巍巍罗霄兮,涛涛洣水;楚尾吴末兮,眠吾始祖;炎帝神农兮,以开农耕……”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一支又一支、一排又一排、一列又一列前来祈福祭祖的炎黄子孙身着古装在神农大殿前台阶上肃严、整齐排列,齐声高唱《祭炎帝》,其颂歌雄壮,气势恢宏。弘祖圣德,华夏永昌!千古文明一脉传承的祭典盛事,既虔诚地表达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对始祖炎帝神农氏的赞美和敬仰,更象征着炎黄子孙的情感祖带、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复兴筑梦的动力源泉!
作者简介:刘奇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湖南神农炎帝研究会理事,湖南省株洲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著有长篇小说《红豆生南国》《论语》《拂尘记》《清水》《人寰记》,散文集《赤子吟》《两地情未了》《我思故我在》,中篇小说选集《无悔我执著》、中短篇小说集《资水从武冈拐了个弯》,编著《武冈黄埔情》《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民间故事集《云山脚下的传说》等。至今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人民日报》《小说月刊》等报刊发表作品320万余字,现系《株洲文化》杂志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