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总书记关怀的特殊休养院

2020-11-23 01:52
新传奇 2020年43期
关键词:四川省军人护理

住在这所休养院里的人曾经是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勇士,现在是生活中不畏困难、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强者。这些耄耋之年的老兵,带着满身伤痛顽强地活着。因为他们活着,那些血染沙场、英灵永逝的战友们也就还活着。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近日,记者来到坐落在新都区新繁镇荣军路86号的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见到了长年在这里休养的老兵们。听他们述说曾经的惊险故事和现在的乐观人生。

曾经是奋勇杀敌的勇士,如今是身残志坚的强者

1953年至今,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先后集中供养了伤残军人2800多名,其中抗美援朝伤残军人2200余名。目前在院休养的抗美援朝伤残军人共19位,其中一级残疾5人。

住在休养院里的人曾经是战场上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勇士,现在是生活中不畏困难、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强者。

在休养院,记者见到了86岁的周全弟,他是被世界军事史上称为最为惨烈的战役——长津湖战役的亲历者。

战场上,他在零下40摄氏度的雪地里埋伏了三天三夜,严重冻伤致四肢截肢,于1953年12月来到休养院。休养治疗后期,他克服伤残坚持练习书法。

手摇三轮车上的小抽屉里,放着周全弟平常用来练字的两支毛笔和一支钢笔。经过长期练习,他的抱笔书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受到专业书法家的一致好评,并多次参加各级书法作品比赛、展览,获奖累累。

在休养院里,与周全弟一样乐观向上的伤残军人还有很多。

89岁的涂伯毅在战争中被烧伤致残。热爱舞蹈表演的他现在是休养院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讲人,每年都要为前来参观学习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人员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他先后被评为“成都好人”“四川省最美老人”“四川省优秀退役军人”和“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成为伤残军人的楷模。

“老涂跳舞,我给他伴奏。”说起涂伯毅曾经的演出,一旁的汤重稀竖起了大拇指。

85岁的汤重稀在朝鲜作战期间,以手风琴为武器,鼓舞战士打击敌人,两次荣立军功。1953年1月,他在转战途中负伤,致右手截肢、右眼失明。1958年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工作后,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潜心音乐创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歌曲230多首。他克服了截肢的不便,练就了倒背手风琴,用左手演奏乐曲的绝技,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易如元老人也是文藝爱好者。他1951年5月入伍,在65军193师579团高射机枪连任战士,1953年3月在朝鲜西线板门店铁甲山阵地被敌机炸伤,失去左手。休养期间,他勤奋好学,刻苦专研竹笛演奏技巧,被称为“中国的怪笛手”。

“把党和人民的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创建之初,设备简陋、条件艰苦。略加修缮的千年古庙即为病室,几间瓦房便是医技科室和手术室,4至6名伤残军人住一间宿舍,甚至有的一间住10人,人均居住面积仅3至5平方米,直到上世纪末才提高到10平方米。

2019年新的荣军休养大楼建成后,每名抗美援朝伤残军人单独一套室内面积78平方米、两室两厅一卫的住房,配备了全套实木家具及空调、地暖等设施,并为伤残军人量身定制室内装修和无障碍通道,一楼专设医疗区域,方便伤残军人就近接受治疗。

由于抗美援朝伤残军人都有重度的肢体伤残,除了医疗保障,日常的生活护理也特别重要。建院之初,护理员队伍就提出了“做伤残军人的手足耳目,把党和人民的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的口号,曾创造了植物人30多年瘫痪在床未发生褥疮的医疗护理奇迹。

近年来,随着抗美援朝伤残军人老龄化程度加重,休养院引入专业护理服务公司,为这些“国宝级”战斗英雄提供标准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由原来的“一对多”变为“一对一”特级护理、专人专管。同时,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北京解放军301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建立了援助指导、协作共建关系,不定期邀请著名专家来院现场诊疗,让伤残军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全国一流的医疗条件。

有了优质的医疗保障,原本重度伤残的老战士们身体抵抗力大大提高,越来越长寿。目前在院的19位抗美援朝伤残军人平均年龄87岁,最年长的二级残疾军人唐国义已有97岁。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许多抗美援朝伤残军人受伤时才20岁左右,刚到休养院的时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沉悲观情绪。”休养院党委书记刘航说,为了鼓励伤残军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休养院党委把抗美援朝伤残军人的事情当作自己亲人的事情来办。

休养院坚持“边治疗边学习”,在各个休养区成立了伤残军人党支部,组织学习讨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等文学著作,并邀请专业老师教授乐器、舞蹈、书法、手工等课程,挖掘培养伤残军人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为人民服务的“新战场”。

为了让抗美援朝伤残军人们享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休养院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婚姻问题、后代入学问题。目前在院伤残军人婚配率达95%,且已婚家庭中大部分都育有子女。休养院还与当地中小学建立了协调机制,及时帮助伤残军人解决子女入学问题。近年来还在院内设立了社工科,组织社工定期入户到老人家中、病床边,陪伴关怀老人,减少独居老人的孤独感,满足伤残军人多层次和个性化的心理需要。

休养院先后设立荣誉陈列室、建成荣誉馆,成立了以抗美援朝一级残疾军人涂伯毅、周全弟等为主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义务接待小组,专门为来院参观、学习的社会各界人士义务宣讲抗美援朝精神。同时,组织小组成员到机关、学校、部队、社区等,结合伤残军人的英勇事迹和感人经历,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宣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这些耄耋之年的老兵,是那场战争最后的记忆。他们带着满身伤痛顽强地活着。因为他们活着,那些血染沙场、英灵永逝的战友们也就还活着。

(《四川日报》等)

猜你喜欢
四川省军人护理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节假日时的中国军人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军人画军机(六)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