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妤
丹桂飘香的季节,我利用园内已有的自然资源开展桂花系列活动,在孩子与桂花发生的趣事中感受童言稚语。在游戏中,我学会了观察幼儿、追随幼儿,解读幼儿行为背景下的内心世界。
大自然总是可以带给我们灵感,深入探索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在我们幼儿园的一隅有几棵桂花树,每当秋季一阵的清香弥漫在校园里,沁人心脾。一天午餐后的散步,我带孩子们经过,他们纷纷驻足,仰着脑袋看着满树的桂花,小眼睛闪闪发光。
激发兴趣,观桂于色
——寻觅桂花的颜色
微风阵阵,“桂花雨”从树上撒落下来,飘在孩子们的身上、掉在他们的手上,“老师,这个桂花是黄黄的颜色”乐乐说。“它们的花瓣好小啊!”“妈妈说过风吹来才会有味道”“让我来摇一摇桂花也会落下来”萌萌拉住我:“老师,这棵树的花是白色的,和其他树的颜色不一样”“想知道为什么吗,那我们捡起几朵不一样颜色的花,回去一起了解一下吧。”乐乐和萌萌对桂花的好奇出乎我的意料,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现在竟然很想一探究竟。回教室后,我们一起在网上找到了许多关于桂花的图片。原来桂花有四个品种,分别是黄色的金桂、白色的银桂、红色的丹桂和黄白色四季桂。金桂和丹桂的香味最浓,其次是银桂和四季桂。这时,我发现乐乐张开了自己的手掌心,看了看剛才捡到的桂花,对一旁的萌萌说:“你看,这里的花瓣是黄色的金桂,还有白色的银桂。”萌萌仔细地数着桂花的花瓣:“一、二、三……”一共有四朵花瓣,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孩子们都知道桂花在秋天开花,它的花小小的,有四个花瓣、黄颜色,闻起来香香的。
卢梭强调“教育要在自然的环境中,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萌萌和乐乐观桂于色,仔细探寻着关于桂花的秘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观察自然环境,萌发了热爱自然的情感。
笔尖作画,画桂于形
——童心绘画日记
孩子们对桂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户外活动、午后散步时,他们都要去看一看桂花。于是我们一起观察、记录了桂花的变化。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本小画册,是专属的“小龙班桂花绘画日记”。校园里的桂花树一直在发生着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记事,孩子们的画册内容逐渐丰富起来。10月14日,桂花树上有点绿色的花苞,只有很少的花朵,但是有一点淡淡的香味;10月18日,桂花变成了淡黄色,很香很香了,我看到乐乐将桂花的颜色涂成了黄色;10月23日,桂花的颜色有点深黄色,校园的桂花树上开满了花,徐徐清香;10月26日,桂花变成了咖啡色,许多的花掉在了地上,没有什么香味了。孩子们的画册细腻地展现了他们观察桂花的故事,那桂花为什么会这么香呢?我开始引导孩子查找资料,原来桂花的花瓣上有一种芳香油会随着空气中的水一起散发,这是桂花比别的花香的原因。而芳香油的多少和花瓣颜色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金色香味浓,白色稍淡。除了这些,孩子们还在他们的画册上画出了不一样的东西,他们告诉我:“桂花的叶子是深绿色的,玉兰叶子是浅绿色的”“桂花树像个鸡蛋、圆圆的。”“桂花树有许多树枝,有的很低。”“叶子弯弯的,像笑脸。”
巧用资源,拾桂于乐
——小小工具用处大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又一起去看了最爱的桂花树,乐乐激动地告诉我:“老师,地上的桂花都没了,但是树上面还有很多的桂花”,他的眼睛闪着光,好像又发现了什么宝藏。“那怎么可以采到上面的桂花呢?”乐乐说:我要是再长高点就好了。“还可以站在桌子上”“爬到梯子上可以摘上面的桂花”。“垫个桌布在树下,也可以用报纸。”孩子们想到了很多办法。萌萌自告奋勇找来了旧报纸,有的幼儿从教室的柜子里找了袋子,有的幼儿从体育器械库找来接力棒。我看到乐乐和其他几个男孩子一起轻轻敲打桂花树,乐乐对他们说:轻轻地拍让桂花掉下来,太重了树叶都会打下来的。女孩子们则拿着自己准备的小工具接桂花。之后,我们专门找了一个容器放置孩子们辛苦收来的桂花。
我和幼儿一起发现秋天园内弥漫的桂花清香,续写我们的桂花记事。这段与桂花的记事是编织在孩子生命中美好的故事。在这些精彩的游戏或故事中,他们的行为或言语带给我启发,引发我的思考。而我作为教师,也会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发现、探索,成为“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聆听孩子们心底的声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