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国
【摘 要】新时期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也跟着迈上了新的台阶。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国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其工作水平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文章就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积极意义、新时期下我国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开展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措施
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社会形态的重要内核。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促进我国的战略发展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相关文化部门需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视,结合当前群众文化的变化,制定完善的开展群众文化的措施,以此来提高群众文化的开展水平。
1.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积极意义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开展群众文化有着较多的积极意义。群众文化本身就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其工作内容主要包含着传播先进的社会思想。因此,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也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其具体意义如下:
第一,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可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基层群众的社会生活目标就始终围绕着经济增长,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相对的属于空白区。而在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基层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逐渐的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而群众文化工作刚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第二,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可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社会生产水平也出于世界顶尖水平。但是,相对群众文化素质则还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第三,做好群众文化工作,还有利于维护我国的长治久安。21世纪是信息时代,社会文化传播逐渐多样化,其所面临的文化阵地也较为多样化。通过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可以避免其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提高群众对文化的分辨能力,促使其吸收更多的正面的文化,最终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实现国家发展的长治久安。
2.新时期下我国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现状
2.1群众分化现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在开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群众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群众被分成了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甚至是不同区域,在群众概念上也从过去的“大群众”概念逐渐演变成为了“小群众”概念。具体表现为:第一,群众利益分化。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以及不同区域的群众,其在利益方面也是不同的,有时候会出现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第二,利益多样化。当前社会,人们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以外,也逐渐的开始追求政治、文化、法律以及人权、环境等方面的利益,这些也会导致群众分化成各种各样不同的群体;第三,利益具体化、受到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等方面的影响,群众的具体利益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对群众文化的,开展造成影响。
2.2群众主体意识越来越强
和过去相比较,现阶段,我国群众的主体意识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是,无形中也增加了群众文化开展的难度。群众的自我意识和思想水平越来越高,其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并且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进步,这就需要相关文化部门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时候,充分考虑群众的思想,进行文化活动创新。
2.3社会问题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
在现在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群众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其在行为上也逐渐的多样化,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所包含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另外,上文也提到了在新时期下,人们在利益追求方面,也突破了传统的只追求经济利益的局限性,越来越开始重视政治、文化、生态、法律以及人权等各个方面的利益,这些也增加了社会问题的复杂程度。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充分发挥文化工作的作用,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群众的思想就成了一个难题,需要相关文化部门积极考虑。
3.新时期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
3.1增加群众文化宣传力度
文化部门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时候,首先需要增加群众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政府、各基层群众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认识,使其可以积极主动的参加到群众文化工作中。具体措施如下:第一,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将群众文化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然后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级省、市、区政府,加强对群众文化工作的监督;第二,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也需要加强群众文化的宣传和建设,提高群众对群众文化的认识,使其意识到要想实现文化的繁荣昌盛,是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进而提高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开展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
为了避免是文化的单调性,相关文化部门需要将各种文化融合到一起,开展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一,新形势下,在文化内容上,出现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餐饮文化以及老年文化等。文化部门需要结合实际的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及各民族的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二,文化部门还需要结合国外的一些文化活动,例如,舞蹈艺术等,可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增加芭蕾舞、交谊舞等。另外,文化部门还需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如,可以在群众文化工作中融入传统节日等内容,增加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实现各种文化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利用,最终可以形成更加完善的文化形态。
3.3积极争取社会的配合和支持
群众文化工作从本质上来理解是一项公益性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政府以及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还需要社会的支持,为此,相关文化部门需要积极正确社会的配合和支持。第一,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可以便利群眾参加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构建相关的事业单位,负责群众文化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以此来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第二,各社会事业单位也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群众文化开展提高社会支持。
3.4强化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在我国整体的文化繁荣中起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工作人员作为开展群众文化的人才支撑,其素质水平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效果。因此,相关文化部门需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为此,第一,文化部门需要结合实际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要求,并对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提升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第二,文化部门还需要为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建立终身学习机制,促使相关工作人员不断的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更新,完善群众文化工作理念,保证自身的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第三,文化部门还需要重视干部成员领导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其对群众的号召力,最终可以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群众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可以为群众提供文化权益保障,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因此,文化部门需要加强重视,结合当前的群众文化现状,完善开展措施,不断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空间,最终促进我国文化的整体繁荣。
参考文献
[1]刘俣辛.对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研究[J].才智,2018(19):243.
[2]谭伟.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路径探析[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9,000(009):265.
[3]陈霞.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若干思考[J].才智,2018,000(00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