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生化学学习的负面因素分析及对策

2020-11-23 10:15冯继梅
职业·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化学学习高职生对策

冯继梅

摘 要:高职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给高职学校的化学教学增加了难度。本文从学生、教材、实验仪器、评价体系、培养导向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影响高职生化学学习的负面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生 化学学习 负面因素 对策

化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学生在中职学校已经学习过该课程,跨入高职学校后还要深入学习,进一步为专业课学习打基础。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发现,在开学初的前几节化学课上学生还能跟上进度,后期的化学课上多数学生听课状态不佳,甚至一脸茫然。这表明中高职化学课堂不能与中职化学课堂无缝对接,学生对化学学习存在一定的盲区,多种负面因素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严重“不适应”。

一、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负面因素探讨

(一)学生主观上不重视

多數学生对化学这一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没认识到该课程为其后期专业课打基础的重要性。这种学习态度导致学生“课上身在课堂,心在室外游荡”,动辄抄袭作业,极个别学生干脆放弃复习,等着补考过关。而有些学生刚开始在教师的鼓励下能投入饱满的热情去学化学,但一遇到困难并不是积极应对,而是畏难、消极回避,久而久之,学生对化学的热情锐减,觉得化学索然无味,最终产生放弃的念头。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虎头蛇尾、意志力薄弱等因素都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二)教材的选择、配置不科学

高职学校的化学教材多选用没有专业区分 度的通用教材,难以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且高职教材内容量大、难度深,对于多数由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来说难以适应,因为其化学基础知识早已还给了老师。

(三)实验过程形式化

对化学教学来说实验必不可少,高职阶段的实验较中职阶段的实验有一定难度,侧重于实验验证。课时的缩减使实验课更少,也让一些实验没有时间开展。实验仪器少,实验小组人数较多,导致多数学生没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加之教师担心学生误操作或操作不当损坏仪器,因此大多情况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在旁边看实验。化学实验仪器利用率低,做实验流于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空谈。由于实验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久而久之,对学生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化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单一性

目前多数高职学校采用应试教育模式来考核学生,总评成绩由平时、期中、期末三部分成绩组成,侧重于理论卷面考试,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导向不相符。而学生则会利用期中、期末卷面考试比例较大这一特点,在考前加强机械记忆,考试大多就能蒙混过关,而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升。从这一现象,不难看出高职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陈旧老套。

(五)学校培养导向的倾斜是化学学习的障碍

高职学校以培养技术型、实用性人才为导向,倾向于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远超基础课,基础课的课时数被大量削减。很多高职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参照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将化学理论知识缩减,实验课只是单纯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为专业课奠定基础。还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高职生的能力理所当然地要比中职生强,高职生的学习能力被无形拔高,其实际能力难以与课堂教学的快节奏相匹配,这些因素无形中成了学生化学学习的绊脚石。

二、消除化学学习负面因素的对策

(一)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多数高职生在中职实践期间就深刻地认识到自身欠缺太多专业知识,亟须充电学习,这说明他们的学习观念已在悄然转变。但不同的学生观念转变的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去积极引导。倘若教师课上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课下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学生就不会讨厌化学,而会认为化学并不是想象中的晦涩难学。

(二)借鉴并开发适合的校本教材,构建实用性课程

化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教材的选取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选取教材可以参考平行院校做法,突出化学与药学相契合的特点,且应符合药学专业实情。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基础,内容要有趣味性及实用性。对教材知识的选取要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的教学,在条件许可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开发教材,加强与全国同行的沟通,征求总结学生对所学教材的意见,结合学生对教材提出的合理建议积极改进。总之,高职师生要合力为本校构建实用性的化学教学。

(三)多渠道创新实验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

高职学校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主旨,因此制订教学计划时应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数。即便一些指导实验的理论课还没上,但在实验遇到理论问题时,学生还是可以带着疑惑去查资料或咨询老师,因此实验不仅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教师还可将一些重要的实验先录成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线上预先观看了视频,课上实际操作时就相对容易。学生做实验时,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直接告知教师,师生共同分析解决方案。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改革评价方法,形成多元化考核体系

高职生在校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考试,成绩合格,因此他们比较看重成绩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完善、公正、公平的考核体系,对高职生来说至关重要。应对原有评价体系进行革新,总评成绩由平时、技能、期中、期末四部分组成,加大技能考核比例。平时成绩考核也要形式多样,如化学手抄报、小组考核、生活和药用化学知识调研等,都可算到平时考核中,而且平时成绩取学生较擅长的部分按比例计入总评成绩。这样学生平时就会有事可做,生活中就会不经意间关注化学知识。期中考试必要时可以允许学生开卷答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利用培养短板,建立全方位学习机制

高职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应尝试用微视频或网上授课软件拓展与药学专业有关的内容模块,通过多媒体开展实验教学。学生还可利用网络答疑解惑,这样学生就可以合理地借助网络学到更多感兴趣的、实用的化学知识。应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将学生自主探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注意转换角色,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机制,扩大化学教学的信息量,拓宽课堂的广度,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小结

笔者针对影响高职生化学学习的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旨在使高职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便捷,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莹,马雪岩.浅谈高职化学教学困境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5).

[2]刘晓艳.论五年制高职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12).

(作者单位: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化学学习高职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