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弗朗西丝》中的女性心理学

2020-11-23 07:34赵一阳
戏剧之家 2020年33期
关键词:惰性价值观

赵一阳

【摘 要】《弗朗西丝》讲述了一个名叫弗朗西丝·法默的左派演员,她不随波逐流,顽强地与传统抗争最后变疯的故事。本片作为典型代表,讲述了一个聪敏杰出的女性因自身的矛盾而犯下了主观性的错误。分析本部影片的目的,是希望帮助人们对社会工作和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能够具有自我批判的精神。

【关键词】弗朗西丝;女性心理学;怜悯;价值观;思维逻辑;惰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3-0142-02

电影本体心理学意味着通过对影片的分析来检验人的行为或人的本体自在(因携)是否有功能性,也就是检验观众、消费者、导演的本体自在;(因携)的功能性,即识别出:观众在影片画面的影响下,观众那被激活的情绪和动力是否符合其功能性(比如人的健康、责任心、自由感等),抑或是影片画面对观众起到了扭曲、固化、停滞的作用,也就是对心理深处起到了污染作用。

《弗朗西丝》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弗朗西丝的左派演员的故事,她没有与世浮沉,而是倔强地与传统对抗,最后她疯了。本片作为典型代表,讲述了一个聪敏杰出的女性因自身的矛盾而犯下了主观性的错误。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遇到坎坷时,大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在反对自己。可以说,人的错误大多是由于对自己不负责所造成的,因为自己的行为方式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但又责怪别人,这是因为主体忽视了日常生活的细节问题,因此需要理性批判和个人的责任感。

一、怜悯

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有一个需要遵循的普遍规律:任何领域都有一种规则,如果想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功,要么适应这种规则,要么就会被淘汰出局。

在这个电影中我们发现,以怜悯心对待爱人,反而会加重她的病症。电影中的那个记者让弗朗西丝在社会上遭受了许多磨难和悲剧:他是个记者、评论家,他应该清楚,以那种方式让弗朗西丝离开疯人院,只会使她的病情变得更坏。回过头来,他却责怪别人,责怪他的同事们。整个新闻界的生存基本上就像古希腊的伟大诗人米内莫斯所说的那样:这是个恶习成性的群体,它不关心群众,只知道利用他人的不幸做文章。

记者如果真心爱她的话,应该非常谨慎,他是个机智的人,懂得社会上邪恶的一面。他应该教弗朗西丝认识事物的本质,教会她在严酷的社会斗争中使用什么样的策略。他背离了最普遍的社会规则,致使弗朗西丝的头脑更加简单和幼稚。即使为了自己,他也应该试图以强势的态度为她想办法,如果她不能会意,那就离开她。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她会停止心理上的自杀。虽然离开了这个记者,弗朗西丝依旧会犯错,但在他不在的情況下,情况反而会有利一些。所以说,虽然表面上记者是弗朗西丝的保护者和救助者,可他未能称职地帮她预防或挽救错误。

很多女人最初拒绝的可能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后来结交的却是糟粕。弗朗西丝就是这种女人,而且她总能找出理由来为自己辩解,说那个人是最要好的男友、最体贴人的兄长、最理想的丈夫、最好的牧师、最好的心理治疗医生等等。她以一种暧昧的方式建立了一种情结转移的关系,她便把个人的人格分裂进程合法化和社会化了。

二、价值观

电影里所有的男人中,唯一一个睿智的人恰巧是弗朗西丝所不能理解的人,也就是影片中的制片人。弗朗西丝本可以同他交往且不必爱他,但在这样做时,不应该把个人的感情、生活的理想道德观和生物周期的演变混淆在一起。在弗朗西丝所处的高层次环境中,从事演艺行业是一回事,而道德伦理又是另一回事。

这里说的是不同等级的价值观而不是从形而上学的观点出发。女性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价值观,而性观念在其中并不重要,因为任何一个男人都不会把性看成重要的事情。所以,女性应该懂得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女性应该具有心理创造力,心理生产力。生产力是一种为自身产生出新构思、新投资的能力,从而获得新的收获,这是女性的成长。但是,在文明社会中,这种思想却没有发扬光大。

不同层次的价值观是一直存在的,每个人从自身的前提出发必然会取得相应的成果。一个人要做到自我实现,必须不断自我成长,不断地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会在社会生活中反映出来。性爱是短暂的,但智慧是持久的,为此需要时刻选择适合聪敏才智发展的机会。

三、思维逻辑

有些男性善于及时捕捉女性的思想弱点。他们的策略是:使用女性的思维逻辑同其交往,以达到真正占有的目的。他们不是那种渴望占有女人身体的男人,而是那种能够抓住女人最为本质、最为关键问题的男人,他们善于掌握女人在性生活中的情绪变化——女人会把性、那种母亲式的性爱进行转移并升华。每个女人的内心深处也有她自己的思维逻辑、奥妙的宗教色彩和道德观。说谁高尚、谁卑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女性心理内部都有欺骗性,虽然外部表现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内心迷乱,找不到真实的自我,心灵深处承受折磨。

四、惰性

惰性从孩提时代就形成,一直保持到成年阶段直至更久。弗朗西丝使用的仍然是儿时的战术:做一个乖孩子,长辈会给予她奖赏。所以,她以这种生存方式易如反掌地得到了某些利益。这种惰性最初是在顺从父母的意识下养成的,每个孩子都有这种天性。这已经是属于一种代代相传的惰性了,它束缚人的思想,使人僵化。这种惰性最初适合孩童时期邪恶的一面,但随后使他僵化,使他在丰富多彩的新生活里缺乏创新、投资、试验、发明等各种能力。僵化等于固化:杀死人的聪敏才智和情感。这也是从生物意义上讲的僵化:神经元僵化,它们之间没有沟通,不能交换各自不断接受到的最新信息。这是神经元的轴索在不断僵化的过程。因此,总是由这样僵化的轴索,由这种化学神经系统来接受自己所喜爱的外部信息和刺激。从生物意义上讲,如此下去,感知能力、发明和富于创造性的幻想力也都僵化了。即刻板定型决定了机体器官的功能,也就是说,功能创造了器官,但这是病态的,并且从化学意义上讲,器官也僵化了。

所以说女主人公的关键问题是,她要不惜一切保护自己的幼稚惰性,其次才是焦虑和害怕。尽管害怕,但她仍可以像大多数人一样去尝试改变。但她总是躲避现实,幼稚地寻找懒惰的捷径,她不肯付出。最后,她害怕出丑,而被面子所征服。尽管那种机械的异化机制在起作用,但正常的生活道路还是可以找到的。

分析电影《弗朗西丝》的目的,是希望帮助人们对社会工作和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能够具有自我批判的精神,任何人都不能原谅自己因情结的影响而日趋退化———个像弗朗西丝那么漂亮的女人,怎会落得如此悲惨的境地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她自身找到答案:她错就错在内心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唯我论和独断专行,她从未想到还有别人的存在。她要是说:“我,除了我,还有别人!”就不至于落得这种结局了。

电影投射、文化投射、形象投射、艺术投射、政治投射,最后,什么都成了投射。那么我们就应该通过分析找出促使那种“活动形象”、那种运动形成的因素是什么,还要找出那种活动的因果关系和目的。这种活动可以是一部影片、一部喜剧、一种政治行动、一种群众活动、一种革命活动:总之,那是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的活动。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分析事情发生后的效果。一部影片或一部舞台剧是以完整的形式投射出来的:我们可以对其阅读、观察,并能参与到其中,被其打动,然后在我们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思时,我们要进行对照,目的是使自己更好地进步,走得更远。事情的结果和效应更能说明原因,这些结果和效应特别能让我们形象地看到作者、创作者的意向性,从而来剖析作者创作的动机。这一切都可以被我们当作故事、历史来阅读,但这种阅读仅仅局限于自身含义上。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破译生活的代码来分析影片,每种文化、每部影片、每种产品的出现都是符合本体自在的动力准则的:根据我们的观点,凡是一切同本体自在的特征相符合的便是好的,也就是说,一切同其相类似、相符或者说有同一性。

所以说,电影本体心理学旨在离析和识别出那些同生命因携的特征相类似的动因。反之,如果没有,那么也要离析和找出那些导致相反效果、病理状态和不成功的原因。我想,从总体上来说,这应该是电影本体心理学要分析的基本动力和内容。简单地说,我们就是要分析我们“反射出来的东西”,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弄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从我们自身寻找原因。在照镜子时,我可以从镜子里反射出来的情况进行判断、分析,哪儿满意,哪儿不满意。而那些令人满意的现实,不仅使我高兴,还要同本体自在的十五个特征有相似的地方。

另外,电影本体心理学可以以根据当时的文化氛围的需要、在场观众的意识化的程度,被用来做自我确认的方法。这里没有绝对化的标准,然而每件事情都有自身的現实,但在观察者、消费者的眼中又是另一种样子。

参考文献:

[1](英)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胡敏,译.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2]刘静.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启示[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5.

[3]杨小彦.镜头与女性:看与被看的命运[J].读书,2002(06).

[4]罗媛.女性意识的发现与建构——新时期大陆女性电影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惰性价值观
离散分布对惰性基弥散燃料传热的影响研究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无机惰性介质对面粉爆炸的抑制效果与机理
列举法的惰性——老师,我怎样学会深度学习(新定义集合篇)
运动多枯燥 惰性需克服
刺破天空的“忍者飞镖”——美军神秘的新型惰性制导武器
基于惰性基质燃料PWR嬗变技术研究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