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诗宋词里百花齐放

2020-11-23 07:31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竹石相思树合欢花

范仲淹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于古人而言,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是理想的人生进阶之路。他们捧起书、提起笔,在经典中追寻价值、在诗词里写下抱负,花草蔬果化为无形的情感与志向。他们以诗明志,引药入诗,在人间品味甘苦,倔强地活出自己独有的气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

竹,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本草纲目》里,竹叶、巾实、竹根、竹笋均可入药;生活中,竹可观赏、可食用、可制衣、可搭棚、可净化污水等.空心而有节,凌冬而不凋,竹的品质深得人心,多少文人借物喻人,以竹表达自身的高洁、正直、不屈不挠等美好品质。《竹石》便是代表之一,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竹子都无所畏惧,“我”也将顽强乐观地生存下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柳丝摇曳,是春的气息。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栽培柳树了,它耐寒、耐涝还耐旱,温暖、高温都喜欢,好看又好养,还可区分疆界——古蜀鱼凫王就是以柳树来定界的。因和“留”同音,古人常折柳赠别友人。柳永仕途失意离京,写酒醒后所见的“柳”“晓风”“残月”,就是以凄冷之景表达惆怅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柳与风、月一起,搭配成离别画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松,树叶形状像一根针,能防止水分蒸发,这是它能在干燥环境下生存的秘诀。松还与竹、梅并称“岁寒三友”。在诗词中,松常是坚毅刚直、傲霜斗雪的典范,高洁品质的象征。《山居秋暝》是王维的山水名篇。天色渐晚,皓月当空,花已经凋谢,但还有如盖的青松。月光洒下,清冽的山泉闪闪发光。青松、清泉,既是如画的景,也是诗人高洁心志的体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菊,“花中四君子”之一。凌霜綻妍的菊花,自带清寒傲雪的品格。它是花中隐逸者,陶渊明则是人中隐逸者,从“采菊东篱下”开始,陶渊明便与菊花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陶公痴心于山水田园,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他的诗就犹如他笔下的菊,清气逼人,逍遥自适,清静无为,别有一番滋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酸酸甜甜的葡萄,可以洗净了直接吃,制成葡萄干吃,酿成酒吃,根和藤还能入药。作为最古老的果树之一,葡萄的栽培与食用历史悠久,诗赋中也常见它的身影。《凉州词》里,开篇就是盛大的筵席,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中,欢快的琵琶乐声响起,即将出征的将士们豪饮美酒。只是酒虽美,千古沙场却永远残酷,古来征战者几人能回呢?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纳兰性德《生查子》

合欢,又叫作苦情花,是地地道道的爱情之花。民间有言:“合欢花开,月老搭桥,旧爱难逃。”合欢叶片白天对开,夜晚合拢,历朝历代,这朵粉粉的“小扇子”似乎都在做诗人们凄美爱情故事的守护神。如同纳兰所写一般,妻子病逝,“不见合欢花”,所爱之人踪影全无,只留下自己一人空倚相思树,凄清孤独之苦溢于言表.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莲花即荷花,又被称为菡萏、水芙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它的高洁品质。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早在人类出现前就已存在,是“活化石”。莲叶、莲花、莲蕊等都可用来做药膳,而诗词中,莲常作为夏日景致出现。看,微风拂过,圓圓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荷塘之景便瞬间活了。

猜你喜欢
竹石相思树合欢花
合欢花和彩霞
竹石
心中的相思树
竹石
难忘“竹石”监督
《甄嬛传》里的合欢花 不只好看还能治病
反光问题 〔外一首〕
名家古诗系列印之《竹石》
马来西亚婆罗洲马占相思树蜂蜜化学成分研究
我好像答应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