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一川 陈曦
日前,“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启动,温州继去年荣获十大“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后再次入围候选名单,鹿城区、瓯海区、乐清市和瑞安市入围县(市、区)候选名单。
如今的温州,不仅“好人”现象成风,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也今非昔比,城市风貌日新月异、文明风景精彩亮丽……行走在温州,风景处处有,文明处处见。
文明,已经植根在这座城市,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中。
今年6月5日,“‘浙里好人 德润之江”——向战“疫”“浙江好人”致敬交流活动现场,永嘉县乌牛街道大嶂村村民黄金余的故事让人动容:疫情期间,年过七旬的老人黄金余,把子女孝敬他的2万元生活费捐给了抗疫一线的派出所民警,虽然目不识丁,但他却一直默默付诸道德实践。
这是温州注重知行合一,筑起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高地的缩影。今年以来,温州市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系统打造“诚信社会、大爱城市、道德高地”的城市道德品牌,提升精神文明高度和人文温度。
在今年的系列好人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众多抗疫典型,获评浙江好人14人,温州好人55例,其中7例获颁抗疫“浙江好人”。同时,温州还将着力点放到了“從娃娃抓起”上,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办好“未成年人十件实事”,组织开展温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阵地和“春泥计划”示范点评选申报。
同时,温州打造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并指导各地逐级成立“总队-分队-小队-特色志愿服务队”,健全志愿服务“菜单制”,完善“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服务模式,线上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线下打造志愿服务驿站网络,构建起“10分钟志愿服务圈”,并通过分级响应、系统调度、点单配送、保障护航等机制建设,打造出一套行之有效、复制可行的志愿服务体系。
交通文明能折射出整个城市的文明。目前,温州机动车保有量为264.5万辆,驾驶人保有量为290万人,市区每百户家庭汽车保有量居全省第一,而紧随发展而来的是拥堵、停车难、出行难等管理难题。
针对这一情况,早在2007年,温州全国首创把斑马线礼让手势交通指示牌挂上街头。今年4月中旬,市委市政府联合开展以“市容环境、交通环境、市场环境、工地环境、小区环境、校园及周边环境”六大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对97条重点道路实施严管重罚,查处不礼让斑马线1.8万多起,查处电动车违法8.28万起。截至今年8月,市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守法率达到98.81%。
针对快递行业违规情况,温州全国首创快递行业“四色”管理法,推动市区重点路口视频检查守法率上升至97.79%,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达到98.30%;温州率全国之先,对低头族进行处罚,探索低头族管理,创造了3亿+阅读量。
为突出日常生活“关键小节”,温州市创新推出文明好习惯养成工程,深化“垃圾分类”“文明出行”“文明就餐”“文明排队”“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实践活动。同时,出台《温州市公筷公勺使用规范》,倡导餐桌文明,营造社会新风。
视诚信为生命,是温州向外发出的最庄重承诺。曾经的民间借贷风波或许让很多人跌倒过、受伤过、失信过,但温州人始终没有忘记,诚信,是这座城市的生命。
温州是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深化全国守信激励创新试点,探索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守信联合激励机制,营造“信用有价”的良好社会氛围,温州市个人诚信分(瓯江分)于去年10月19日正式上线运行,在信用温州微信公众号率先开通查询,并发布“信用+借阅”“信用+停车”“信用+旅游”等首批场景,有力推动了我市守信激励创新工作,提升守信主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温州市已在借阅、停车、旅游、健身、金融、审批、购物、住宿等8大类190个应用场景开展瓯江分应用,与金华、嘉兴和湖州建立诚信分互认机制,让守信者得到更多实惠和便利。自去年10月上线以来,瓯江分累计开通数达28.87万人,查询应用59.92万人次,其中信用借阅30余万次,信用健身517次,信用停车47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