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生心理学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

2020-11-23 05:12李典典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0期
关键词:受访者心理学医学

李典典 刘 益 王 博▲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四川成都 610041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心理学通识概论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还能帮助其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挫折应对能力[1],对培养高素质、具有人文精神的医疗卫生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2],自1987年起,原卫生部已明确规定医学心理学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必修课。但是,我国现阶段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临床医学生是未来医疗服务工作中的核心力量,因此临床医学生的医学心理学教学情况尤其值得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值得思考和探索[3]。为了解临床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教学现状,为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建议,笔者开展了此次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开展于2019年10月。纳入标准:①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5级、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②已完成医学心理学课程学习及考核。排除标准:①未参与医学心理学课程学习及考核;②因语言限制、疾病等原因不能配合完成问卷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5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科生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同意参与本次调查。

1.2 方法

调查采用统一自制调查问卷,根据医学心理学课程特点和以往课程满意度调查经验,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预调查30份后针对相关问题讨论后修改完善问卷。调查员经培训合格后指导受访者填写问卷。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受访者一般情况;②受访者接受医学心理学课程的现状;③受访者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其中满意度调查的各条目采用五点Likert 量表[4]进行测量,5代表“非常满意”,4代表“比较满意”,3代表“一般满意”,2代表“不太满意”,1代表“非常不满意”;将“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定义为“满意”[5-6];④受访者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认识与期望。本研究对有效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一般认为信度系数高于0.8,则问卷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较高[7];当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共同因素累积变异量>50%时,说明主成分可较好解释各项目的指标,问卷的有效性较高[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a3.0 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克隆巴赫信度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方法进行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8%。调查对象中,男,129人(52.2%);女118人(47.8%);临床医学(五年制)207人(83.8%),临床医学(八年制)40人(16.2%);191人(77.3%)处于临床相关课程学习阶段,而56人(22.7%)调查时处在临床实习阶段。

2.2 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问卷总体信度系数为0.82,表示本研究的信度水平较好。对调查问卷进行KMO和Bartlett 球形检验,KMO值为0.91,Bartlett 球形检验χ2值4377.81,检验显著性P<0.01,表明各因子之间有较高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值>1的6个公因子,可解释方差变异的70.4%,说明问卷结构效度较好。

2.3 临床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教学的现状

调查显示,目前受访者所接受的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仍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而以案例讨论分析等为主的教学模式较少。受访者所使用的教材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主,但多数学生认为教材联系实际较少,并认为所学知识在今后临床中一般或较少用到。闭卷考试仍是主要考核形式(表1)。56.7%的受访者未参加过医学心理学或医学人文方面的实践学习。

表1 临床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教学的现状(n=247)

2.4 临床医学生对医学心理学教学的认识与期望

开卷考试和过程考试是受访学生最希望的考核模式。如表2所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医学心理学必要或非常必要,通过学习可以起到进一步认识、改善医患关系等多方面作用;但仍有部分受访者表示不太重视该课程,认为与以后的临床工作关系不大。44.94%受访者认为课程应设置在临床课程阶段。同时,84.6%学生认为该课程需要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增加临床见习机会和更多病例分析讨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表2 临床医学生对医学心理学教学的认识与期望(n=247)

2.5 临床医学生对医学心理学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59.9%的受访学生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现状表示满意,满意度平均分为(3.78±0.85)分。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模式、所使用教材和考核形式不满意的学生分别占29.5%、38.8%、40.9%和50.6%。受访者对课程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多选题)为教学模式单一(58.7%)、考核方法形式化(53.9%)、教材内容脱离实际(36%)及教师讲解晦涩难懂(23.9%)。亚组分析发现,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参加实践学习情况、教材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以及考核方式不同,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也存在差异(P<0.05);而教学模式或教材类型不同,其总体满意度并无差异(P>0.05)(表3)。

表3 临床医学生对医学心理学教学满意度的亚组分析结果(分,±s,n=247)

表3 临床医学生对医学心理学教学满意度的亚组分析结果(分,±s,n=247)

亚组 人数 总体满意度评分 t值 P值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满意不满意教学模式理论讲授非理论讲授实践学习参加过未参加过教材类型国家统编非国家统编教材是否结合临床实际12.15<0.01 174 73 4.10±0.71 3.00±0.62 1.61 0.11 182 65 3.73±0.85 3.92±0.85 3.20<0.01 107 140 3.97±0.83 3.63±0.84 0.23 0.82 190 57 3.78±0.84 3.75±0.91 8.26<0.01是否99 148 4.26±0.72 3.45±0.78考核形式是否为闭卷考试3.17<0.01是否191 56 3.69±0.84 4.09±0.82

2.6 临床医学生对医学心理学教育满意度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单因素分析中4个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对课程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将“对教师教学水平是否满意”(否=1,是=0)、“是否参加过实践学习”(否=1,是=0)、“教材是否结合临床实际”(否=1,是=0)、“考核形式是否为闭卷考试”(是=1,否=0)分别赋值,同时赋值总体满意度(不满意=1,满意=0),回归分析发现,对教师教学水平不满意是导致受访学生对课程不满意的最重要因素,而教材不结合临床实际、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未参加过实践学习也是不同程度影响学生总体满意度的重要因素(P<0.05)(表4)。

表4 临床医学生对医学心理学课程满意度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优化课程设置,深化人文医学观念

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学习医学心理学是必要的,以后临床工作会常用到。这提示目前临床医学生对心理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也反映出近年来社会、学校对临床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教育上的投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我国医学心理学教学体系仍存在诸多的矛盾。如:大部分医学生在校学习时更重视生理学、内外科学等学分比例高的必修课程。虽然医学心理学涵盖了丰富的人文医学内容,但仍有许多医学院校将其设置为限定性选修课,课时数通常在18~36 学时[9-10],导致师生最终以应付考试为目的,难以避免该课程逐渐被边缘化。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达到培养目标的客观保障。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临床医学生医学心理学课程主要设置在临床相关基础课程阶段,但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受访者认为该课程应该设置在临床课程阶段或以不同教学形式贯穿整个本科阶段。心理学理论内容与临床实践的分离不足以体现出其在临床工作和个人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应根据专业实际,以医学心理学为核心,将医患沟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相关课程纳入医学心理学课程体系,在不同阶段设置各个课程,既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又加强课程的应用性[11]。如:在低年级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等课程,帮助学生早期适应并合理规划大学生活;而在大三及以上年级设置以心身医学、医患沟通等临床心理学方面为主的内容[12]。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医学心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质量。

3.2 整合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度是影响医学心理学教学总体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P<0.05)。医学心理学对教师的专业背景要求较高,除了临床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研究能力,还应强调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但在很多医学院校,满足上述条件的教师却很少。因此,可从教学医院中选拔一批有一定心理学理论基础、人文素养较高、医患沟通经验丰富的临床一线医生,进行医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问题,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临床实际。除辅导员之外,一些医学院校已经开始建立本科生导师等制度,该制度是大班化教学的重要补充,有助于针对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的导学方法,对于医学生早期接触专业和综合素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3]。可由院校教务部门主导,将上述导师、辅导员等师资进行优化整合,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到导师对学生专业和品德的具体指导中;同时,学生跟随导师参与学术活动和观摩临床工作时,也是课堂外进行医学心理学教学的重要时机。因此,医学院校应通过多种机制鼓励这部分师资参与到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当中。

3.3 丰富教学方法,改革考核体系

目前临床医学生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教学模式仍是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而案例讨论分析、临床实践、PBL 为主的教学模式所占比例较小。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可以更多引入小组讨论、辩论、PBL教学、病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等模式[14-17]。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和临床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和自身工作体会予以讲解。教学地点也可不仅限于课堂,调查中68.9%的受访者希望增加临床见习机会,故医学心理学教学可以穿插在心理咨询门诊、精神科以及其他临床科室见习当中。

调查显示,闭卷考试仍为受访者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也是降低教学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在考核学生时特别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试的连续性、综合性[18]。医学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于为临床医疗服务,可借鉴国外经验,将客观型的闭、开卷考试与主观的研究报告、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等形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探索性思维,动态评估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知识运用能力[19]。

3.4 调整教材模式,强调实践能力

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临床医学生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但该教材内容以理论为主,联系实际较少。心理学教材编写者大多不从事临床工作、缺乏临床经验,对于临床医学生使用的教材,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医务工作者都应参与到教材编写中,使教材内容与临床实际工作相关性更大。同时,心理学属于医学人文科学,普通教学资料很难通过展示图片、实验等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研究发现,视听教材在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的应用能精炼教学内容,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20-21]。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教育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有一些方面亟需改进,还需要每一位临床医生、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优化课程设置、整合师资力量、丰富教学和考核方法、调整教材模式对提高临床医学生心理学教育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受访者心理学医学
今天,你休闲了吗?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