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万 浪 彭 聪 王桃娇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北黄石 435000
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伴随症状有耳鸣、眩晕、耳闷堵感等[1-3]。突发性聋根据听力损失累及的频率和程度分为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1]。突发性聋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上已证实了包括甲强龙等激素在内的治疗方案的疗效[4]。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类型,激素作为治疗该类耳聋的主要药物,其给药途径包括全身给药及局部给药,两种给药途径均证实有临床效果[5-6]。激素的局部使用不仅避免了全身性的反应,而且还减轻了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血糖和血压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4,7]。对于伴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聋患者,静脉使用激素会对血糖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有引起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可能,激素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对于此类人群可考虑局部注射激素。本研究拟对比经鼓室注射和经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对血糖的影响。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伴2型糖尿病的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1];②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8];③突发性聋均为首次发病,病程2 周以内,听力损失发生在2 周以内,1000 Hz 及以下频率听力下降,至少250 Hz、500 Hz 处听力损失≥20 dBHL,未经过其他治疗。排除标准:①中耳炎、内耳畸形、内听道或桥小脑角病变等疾病者;②颅脑外伤及药物中毒等病变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全部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耳后注射组和鼓室注射组,各36例。耳后注射组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35~68岁,平均(43.3±12.1)岁;左耳17例,右耳19例;伴耳鸣15例,伴眩晕5例,伴眩晕及耳鸣4例。鼓室注射组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37~70岁,平均(45.6±11.8)岁;左耳20例,右耳16例;伴耳鸣10例,伴眩晕3例,伴眩晕及耳鸣3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两组患者主要的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物、能量合剂、B 族维生素等基础药物治疗,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耳后注射组患者取坐位,患耳朝上,75%医用酒精局部消毒,耳后沟后1 cm、耳后皱襞上方1 cm 处予以垂直刺入乳突骨面,局部注入甲强龙40 mg,注射完毕后予以无菌棉球压迫注射部位5 min,保持体位30 min。常规治疗1次/2 d,共5次。鼓室注射组患者取坐位,患耳朝上,头向后仰,外耳道皮肤经75%医用酒精常规消毒后,丁卡因棉片置于鼓膜表面,行表面麻醉后于鼓膜前下象限穿刺,缓慢注入甲强龙40 mg,保持体位30 min。常规治疗1次/2 d,共5次。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监测血糖,并控制血糖水平。
患者在治疗14 d后行纯音听力测试,计算听力阈值及听力提高值,比较两组的疗效、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依据201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1]评价疗效。痊愈:受损频率听力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 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 dB。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监测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及治疗后2 h 血糖,比较血糖控制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有无面瘫及局部感染发生、局部疼痛、一过性眩晕等不良反应。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的听力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的听力阈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耳后注射组的听力阈值低于鼓室注射组,听力提高值高于鼓室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阈值及听力提高值的比较(dB,±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阈值及听力提高值的比较(dB,±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听力阈值治疗前 治疗14 d后组别例数 听力提高值耳后注射组鼓室注射组t值P值36 36 50.65±10.63 52.76±11.68 0.232 0.762 23.16±10.28*34.49±11.12*2.231 0.042 29.16±10.18 20.56±9.26 3.345 0.035
耳后注射组总有效率高于鼓室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mmol/L,±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mmol/L,±s)
组别 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耳后注射组(n=36)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鼓室注射组(n=36)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5.7±1.2 5.8±1.2 0.665 0.478 7.0±1.1 7.1±1.2 0.396 0.692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治疗后组间比较值5.8±1.1 5.8±1.3 0.685 0.412 0.432 0.672 0.453 0.638 7.1±1.3 7.2±1.1 0.452 0.634 0.381 0.712 0.482 0.612
两组患者均无面瘫及局部感染发生;耳后注射组局部疼痛、一过性眩晕、鼓膜穿孔、局部出血、耳鸣的发生率均低于鼓室注射组,鼓室注射组1例发生鼓膜穿孔的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后,鼓膜穿孔2个月后愈合。两组局部疼痛、一过性眩晕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突发性聋病因目前尚并不明确,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微循环障碍、血管因素、血液黏稠度改变、病毒感染、膜迷路破裂及自身免疫等。内耳微循环障碍为最主要的机制。由于糖尿病对于微循环的影响,伴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聋患者听力损失更大,预后更差[9]。
糖皮质激素疗法是突发性聋治疗的标准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4,10]。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局部水肿、解除血管痉挛,从而改善内耳的微循环状态。糖皮质激素全身给药为目前治疗突发性聋的常规方法[11]。但血-迷路屏障的存在使得药物难以在内耳达到治疗所需的浓度及维持时间。由于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血糖升高,对于伴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聋患者,全身给药可能导致糖尿病病情的加重。有研究结果[12-13]显示,药物可通过圆窗进入耳蜗,这提供了经耳后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理论依据。因此,激素局部注射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与全身用药相比,局部应用激素可以提高内耳的药物浓度,减少激素用量,对血糖的影响较小,因而疗效和安全性更高[14-15]。
众多研究[16-19]结果显示,甲强龙适用于局部治疗,且起效迅速,通过耳后注射甲强龙,激素在内耳中能维持较高的浓度且持续较长的时间,治疗效果较好。本研究采用局部注射甲强龙治疗伴2型糖尿病的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结果显示鼓室注射、耳后注射甲强龙两种方法均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各种伴随症状,包括眩晕、耳鸣等均有改善。耳后注射组总有效率高于鼓室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不同部位局部注射甲强龙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伴有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且耳后注射效果优于鼓室注射。
糖皮质激素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主要机制:①通过与广泛分布于内耳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而产生一系列层级反应,从而产生抑制免疫反应、改善内耳微循环;②通过恢复内淋巴液钠、钾离子平衡,保持内淋巴液中离子成分稳定等效应减轻膜迷路积水,达到治疗效果[20-21]。耳后注射避开了血-迷路屏障,激素经过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或乳突筛区导血管进入内耳后在体循环中保持较低的浓度,提高了局部药物的浓度,同时大大减少了全身用药所引起的全身并发症。
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一般单侧发病,女性多见。其病变主要在耳蜗,蜗后听觉通路基本正常。本研究结果显示有部分患者耳鸣症状未完全消失,提示患者治疗后耳蜗毛细胞功能并未完全恢复正常,这可能是患者出现耳鸣症状的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全身并发症。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鼓膜穿孔。经严格控制血糖后,鼓膜穿孔2个月后愈合。相对于耳后注射组,鼓室注射组的患者往往较为恐惧,感到剧烈疼痛,甚至有部分患者可出现短暂的眩晕。本研究结果显示鼓室注射组患者局部疼痛及短暂眩晕的发生率均高于耳后注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耳后注射甲强龙发生不良反应少于鼓室注射甲强龙。
综上所述,耳后注射甲强龙能有效提高伴2型糖尿病的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可改善耳鸣、眩晕等伴随症状,且对血糖浓度影响较小;简单实用,可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