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瑶 闫凤丽
1.碧波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0;
2.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总校凉水河小学,河北 秦皇岛 066500
“互联网+教育”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互联网+教育”正处于教育改革中的快速发展阶段。学校教育为提高教学质量,正逐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与在线教学融合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在线教育顺势“生长”,既实现了个性化,也实现了规模化。自从有了互联网技术,我国线上教育开始逐步发展起来,“教育+互联网”萌芽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以网校为介质进行的远程教育进行授课,历经几十年的技术革新,经历了从萌芽期、短暂繁荣期、徘徊期,到2010年,在线教育进入井喷式的快速发展期。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教育的活跃指数再次飙升,“停课不停学”的政策给在线教学再次带来“生命力”,加快了在线教学教育方式的变革,也打破了传统教育中“老师教”-“学生学”的灌输式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可以把现实中的教学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到在线教学中去,做到一师一优、优师优讲,从而推进不同地区的教育向公平化发展。在学习方面,在线教学也不断推进学生能更主动、更积极的学习,并拓宽获得知识的途径,使学校在教育教学思维能变得更多元化和立体化。
蔡元培先生曾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一主张的推行,促进体育起到了改革教育、尚武求强的作用,这样的倡导肯定了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为设置体育课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增强体质、强健体魄是每个青少年心智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必要前提。学习固然重要,但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做支撑和保障也是必要的。体育作为学校里唯一一个明确可以增强学生体质的课程,更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曾发表重要讲话: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伟大的民族复兴就在眼前,面对我国近三十年的学生体质健康不断下降,这十六字方针的提出,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实时推进的奋斗目标。随着体育逐步纳入中考、高考考试范围之内,体育老师不再“被”生病,体育课也将“有增无减”,并逐步与三 大主科(语、数、英)“平起平坐”。
“互联网+”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向互联网数字化发展转型,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成的学科,需要紧跟信息化技术的脚步,与时俱进地融合发展才算得上是新时代下的好教育。疫情下,在线网络教学风靡一时,无论是直播课的精彩互动还是录播课的详细讲解,这种教学形态的转变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因疫情推迟开学带来的“燃眉之急”,但“隔空喊话”下的上传“学习视频”“打卡作业”的成果真的是学校体育要想的目标成果吗?小学体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石,疫情下,体育的教育教学真的可以通过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就可以解决的吗?
毛振明教授在1994年《中国学校体育》发表的《试从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比较来探索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一文中写到:体育学科内容不是依托体育学,而是依托于体育运动项目和方法。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实施是需要在室外完成,学生在体育学习后的反馈效果是具有当堂课的时效性(如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儿童舞步,学生对步法的掌握、奏感的律动,体育老师是一目了然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学生彼此间的交流、合作、探讨、竞争也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所以单一的体育在线教学并不能满足体育学科特殊性的要求。
疫情下,中小学的体育在线课程大都以录播课为主,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来看,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是隔着屏幕,用“照葫芦画瓢”的形式,来模仿学习视频中老师的技术动作并上交课后作业。其他学科的网络在线教学是学生依托于前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架构一个“高阶”知识点进行新框架的“搭建”(如,一年级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是建立在“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在没有学情分析,没有师生互动,没有分层次教学的课堂中,体育老师的状态是被动的。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从教学方面来说,授课教师并不了解屏幕前学生的学情状况,从而导致体育教师无法调整或改进教学目标或内容;从监督方面来说,“隔空示范”和“隔空学习”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实际的学习中依然有“屏幕里的老师辛苦讲解示范,屏幕外的学生横躺沙发玩游戏”的情况存在。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们大多数的孩子能快速的学会并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和软件,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逐步引入到体育教学中,这种模式的转变把传统的线下体育课资源转化为线上,激发学生能更灵活、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根据学科目标的要求,体育教学需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推进教学内容也应该由基础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