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青
“双一流”建设,即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从2015 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颁布,到2017 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双一流”建设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果。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双一流”战略是一项旨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齐头并进的长远战略,一些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院校,如行业特色型院校和地方院校的建设、发展与提升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甚至认为这些院校的发展若得不到提升会直接影响我国“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初衷与根本目标。本文仅结合笔者所属的成都体育学院(以下简称“成体”)在国家“双一流”战略提出以来所进行的改革和探索,就高等体育院校的大学建设进行再思考。
2019 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2]。“双一流”建设某种程度上讲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的一种治理策略,《决定》亦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遵循。《决定》最重大的意义是深刻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根本性的政治问题。笔者认为,推进“双一流”建设亦应从思考“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基础问题出发。
显然,要明确“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需要坚持历史的视野,从回望来路中总结经验,探寻发展路径。笔者认为,新中国大学70 年的发展历程和格局可以从“两个纬度”去认识,即“两次”重大结构性调整和“四次”重要发展时间节点。
两次“结构性调整”分别指,1952 年前后的“院系大调整”和2000 年前后的“高校合并潮”。
“院系大调整”是指1952 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旧有高校所进行的调整,此举是为了突破“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英美高等教育体系,为新中国确立对高校的实际领导扫清道路,而且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工业建设亟需大量的工科人才,要求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紧密相联,按产业部门、行业甚至产品设立学院、系科、专业。在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院系调整”确立了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3]。“高校合并潮”是指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到2000 年前后基本结束的高校大合并,当时国内有2/3 的高校经历了撤分与合并,这是1952 年院校调整以来,中国高校布局进行的最大的一次改革。1952 年的院系调整突出的是专业化,新一轮的调整强调的是综合性,20 世纪90 年代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及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国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带有综合性,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而单科性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可以说高校合并是高等教育发展顺应国家发展的又一次选择。
笔者认为:新中国大学建设史有四次重要发展时间节点,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次是1958 年左右,其标志是一批新型大学的产生,其最重要的背景是,国家超英赶美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家开始鼓励和支持在边远地区建立大学,如广西大学、吉首大学等;并开始突破苏联模式设立一批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并设的大学,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等,另建立了一批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如一批省级中医药大学。自此,中国高等教育开启了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继承传统文化、服务国家战略的改革创新之路。第二次是1978 年左右,其标志是国家确定了一大批全国重点大学。这是在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大背景下的一次大学改革,此次改革中国务院确定的88 所重点大学得到各行各业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公认,其时所确定的“好大学”的标志一直影响至今。也为1995 年启动“211 工程”奠定了基础。第三次是1998 年左右,其标志是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是面向新世纪中国大学发展的新抉择,随之诞生“985 工程”(也称“世界一流大学”工程),经由这次改革,中国大学在世界的学科竞争力开始大幅提升。第四次是2018 年前后,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出炉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是在新时代,在一个强起来的时代、更加自信的时代和中华民族愈走向国际舞台中央的时代,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大学发展的又一次启航。
综上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两次”重大结构性调整,还是“四次”重要发展时间节点,对应的都是一个国家“大改革、大发展”的“特别的时代”。新中国大学70 年发展的这一特点或经验启示我们,谋划学校的发展应坚持与国家的建设发展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正如2018 年“五四”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所强调的,国家发展同大学发展相辅相成,我们要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办好高等教育[4]。显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在体现中国特色上下功夫。
作为旨在促进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战略之一,“双一流”建设的前提是“中国特色”。2015 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方案》明确指出“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5];陈宝生部长进一步阐释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它的定性就是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6]。以“中国特色”为遵循,推进“双一流”建设。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养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因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其二要坚持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办好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要在中国特色上下功夫,坚持“中国特色”的核心就是坚持“文化自信”,即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要有坚定的信心;其三,不能盲目照搬世界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而是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中国标准’”,并要把向世界贡献中国教育智慧与方案作为价值追求。不可否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是借鉴甚至是在模仿和复制西方及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起步和发展起来的,时过境迁,当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应积极探索、设计和建立一套遵循教育基本规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加开放、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的中国特色大学建设之路,建立并形成中国路径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不同于1978 年左右的确定重点大学及后来广为社会认知的“211”“985”工程,“双一流”属于动态概念,主要强调的是大学及高等院校在发展中形成的比较优势。曾经的一流大学极有可能经过一段时间而沦落为二流大学,而二流大学也可能发展成为一流大学[7],同时,“双一流”是一个绝对概念,即体现了某所大学或某个学科比较过程中所处的绝对优势,同时其也是一个比较概念,有些大学综合实力可能算不上世界一流,但是不能排除其特色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如世界体育大学中有影响的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俄罗斯莫斯科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等,严格讲还算不上世界一流大学,但这些院校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和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有目共睹,办学水准为业内公认。同时,“双一流”并不是单因素线性评价的结果,学校的综合实力、社会贡献和声誉等都属“双一流”建设评价的重要指标;此外,“双一流”建设强调的高层次不等于高水平,反之亦然。笔者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和“双一流”战略范畴下的“水平”指服务质量的高低,其和所谓“高层次”并不必然划等号,“高层次”有可能服务质量并不高,即低水平;所谓“低层次”也可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的“双一流”建设是在以往“985”工程上进一步升华,“985”工程是一定历史时期,针对特殊需要主要解决面向“高层次”大学的“高水平”水平问题。“双一流”则不仅仅面向“若干所”高层次、可培养博士等高精尖人才的大学,亦关照所谓的培养职业教育技能型“低层次”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其既有通常排行榜的涵义,如建设一批世界TOP100 的大学;同时其还有结构性涵义,即不仅要建设高层次高水平大学,也要致力于提升一些似乎“层次”并不高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和职业高校的办学水平。
综合这些因素,笔者认为,对标“双一流”战略,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进行建设,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高等体育院校亦不例外。不仅如此,对于在我国高等院校体系中整体发展算不上高水平的高等体育院校而言,“双一流”战略是前所未有的历史良机,更应积极抓住这一重大战略历史机遇,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
如前所述,新中国70 年大学发展的特点是始终与国家“大改革、大发展”同频共振。“双一流”建设战略机遇面前,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要求,高等体育院校与国家建设发展一方面应以更高“服务”水平的夯实和支撑“健康中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如成体应积极服务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成都市的“三城三都”建设,广州体育学院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另一方面要按照“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出世界一流大学”要求,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在“中国特色”上下功夫、在更加增强“文化自信”与思想解放上下功夫,真正体现“实力、贡献和声誉”。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突出的是“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于竞技体育”[8];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强调以“培养中等体育师资”为主;20 世纪80 年代后以服务“奥运争光”为主的教科训“三结合基地”建设;2000 年前后各体育院校开始优化办学方向和专业人才定位,不断突破单一学科发展的格局。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同样是在积极顺应国家高等教育、体育事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与国家“大改革、大发展”同频共振中不断成长,在推动我国体育与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日益全面的作用和发挥着其他综合性院校或师范院校体育院系难以替代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成体”也不例外。
“成体”的前身为成立于1942 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初期发展十分“坎坷”,在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才真正迎来相对稳定的发展,并不断成长壮大。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来看,学校近80 年的发展历史呈现出两个大的阶段性的发展特征。
4.1.1 体育和医学为主:区域、行业和特色发展阶段(建校初期~20 世纪90 年代末)
截至20 世纪90 年代末近50 年的发展时间里,“成体”主要以体育专业和培养体育师资为主。20世纪50 年代末在著名武医宗师郑怀贤先生的主导下,学校创办了中医骨伤科专业,并于1958 年创办了全国首家附属体育医院,两年后于1960 年正式创办运动保健专业(后更名中医骨伤专业);20 世纪60 年代,在时任党委书记胡晓风同志的带领下,学校开启体育史研究,为“成体”形成体育史研究优势和特色奠定了基础;20 世纪80 年代,学校为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关于“直属体育院校要为‘奥运争光’战略服务,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要求,创办了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专业和附属竞技体校,开始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同时,在全国率先进行体育新兴学科研究,编撰出版了至今仍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体育科学丛书》,体育学科得到长足发展。此阶段学校主要是面向区域(四川、西南)、行业(体育、特别是体育教育领域)办学和特色发展,并由此成就了两个学科即体育学和医学以及3 个特色点,分别为武术、运动医学、体育史。这些优势、特色一直持续到20 世纪90 年代末直到今天,是学校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形成的重要基础。这一特色、优势为国家体育事业、教育事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造就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医学——张世明等医学名家,武术——习云太、王树田等武术名家;体育史——李季芳、周西宽等体育史专家),也为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开始开设如新闻学、经济管理及新近开设的全国体育院校首个文物与博物馆等专业、创办广有影响的体育历史博物馆以及2000 年后建立康复专业和创建2 家三甲医院建立、省级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医学专业通过国家行业认证等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医一文”作为支撑学科还为学校创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做出了特别贡献。
4.1.2 以体为主、多学科:转型、跨越和创新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末~)
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学校顺应国家高等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积极拓展学科布局,增设相关专业,呈现“多学科”趋势。2015 年以来,学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需要,在国家“双一流”战略引领下,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先后提出并统筹推进“运动医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大力推动学校特色办学与内涵式发展,不断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实际效果。现成体已经拥有1个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4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5 个二级硕士授权点,以及22 个本科专业,隶属8大学科门类,呈现“体、医、文、艺”四大板块特征。当前,正努力实现两个“转型”。一是办学方向、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型:由行业性、单学科、应用型学院为主,向区域性、多领域、体育为主体、运动医学为重点的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大学转型。二是办学条件转型:正由生活设施简陋、教学设备落后、校园面积狭小,向能够承接各类国际赛事的世界一流的集体育、休闲、康养一体的开放、智慧型校园转型。
在这一阶段,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目标、类型定位、学科方向等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凝练和认同:办学特色:“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办学目标: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类型定位: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学科方向:构建以体育学为主体,运动医学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体育”学科群战略及人才培养模式“一线两翼”战略。
4.2.1 抓机遇
回望历史,笔者认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是学校不断成长的重要支撑,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3 个新机遇,积极谋划:第一抓住成都打造“三城三都”(文创、旅游、赛事名城,音乐、饮食、会展之都)、实施“东进战略”、奥体城建设,以及承办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的机遇,确立了以国际一流、现代开放的智慧型校园为目标推进新校区建设,努力实现“与城市未来发展的契合”。现学校新校区建设已经纳入成都“奥体城”建设规划,明确确定为2025年“世界运动会”主赛场。第二抓住东京奥运会、2022 年北京冬奥会及成都举办世警会、世乒赛、大运会、世运会等行业机遇,提出深度参与,彰显学科、专业优势和行业话语权的发展策略,以推进学校软实力再上台阶。现已实现了在“世警会”“大运会”等赛事的全面参与,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其三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2015 年8 月,国家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以来,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内“双一流”建设要求,结合学科特色、优势和行业院校特点,主要围绕体育学、运动医学两个重点学科进行打造。目前,体育学、运动医学被列入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近两年来,学校正致力于“补短板”,调整与创新科研工作机制和人事薪酬机制,力争在科技创新、团队打造,以及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和奖项上取得突破。
4.2.2 促改革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体”在长期的发展中坚持了通过“促改革”求发展。近年来学校重点抓了如下改革:一是积极对标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行业特色”。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升,实施“一线两翼”战略,主要是:恢复了校代表队训练和竞赛,以通过扩影响、提升行业影响力;通过增加学时和课酬系数等强化了学生术科“专修课”;在奖学金、免推研究生等政策“分类指导”,对学生参加全国以上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给予政策“倾斜”等等,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学生竞技水平节节攀升、代表队成绩屡创历史新高。二是积极推行“大学”院系体制、机构改革。2015 年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和对标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体制、机构改革,如2015 年4 月,响应国家校园足球战略需要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足球运动系,并以其为试点,在国内率先推行了以项目(群)设置院系人才培养单位的改革,如取消了原体育系、运动训练系(按专业)建制,分别组建了体育教育训练一、二、三系(现分别更名为篮球排球系、田径游泳系和小球系),设置了足球运动学院、体操学院等等。学校还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需要成立“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为进一步筑牢马克思主义底色、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学校的指导地位,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队伍建设,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根据国家教育教学评估要求,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学质量与评估中心;响应成都市国际赛事名城建设需要,成立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院;为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强学校文化底蕴,配合新设立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建设需要,以历史悠久的体育史研究所为基础和全国唯一的体育历史博物馆为平台组建成立了历史文化系。学校还推进“大学”院系构建,撤系设院,相继成立了武术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运动休闲学院等;为了强化院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职能,在构建成立学院设置过程中,独立设置“中小学体育研究所”“西部体育产业研究所”“郑怀贤武学研究所”等。三是推进人才队伍及人事、职称制度等改革。“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在于人才及师资队伍和科研水平提升。为此,学校近年来一方面不断加大对优秀人才及高水平师资的投入,引进和“柔性引进”各类人才;另一方面,按照“放、管、服”的有关政策精神,在校内教师职称评定中推行“分类评价”(将行业裁判、科技攻关服务、艺术节目主创、教学成果、比赛成绩、学生论文指导获优、双创指导获奖等纳入评定依据,并按照科研型-训练型-教学科研型-教学训练型分类评定)“低职高聘”“唯一代表作评价”等新举措,调动各类教师积极性。同时,还通过加大经费支持和评聘倾斜等系列举措,鼓励中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提高,在博士生、硕士生导师遴选中选拔承担国家级以上科研项目的教师为研究生(项目制)导师,探索试行教师特殊岗位“年薪制”和40 岁以下青年教师“科研岗”等,取得良好的效果。四是强化“立德树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招生、就业、竞赛成绩、学生表现等实行与学生管理部门和项目(专业)教研室业绩“双挂钩”,坚决克服“两张皮”,构建起“全员育人”新格局。
4.2.3 筑平台
近年来,学校在改革和发展中注重通过构筑平台,来拓展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主要构筑8 个平台:其一,赛事竞技平台。即不断强化运动项目代表队建设,“树品牌、扩影响”,其二,文化传承平台。通过“体育历史博物馆”“郑怀贤骨伤研究所”“郑怀贤武学研究所”“中华国术院”等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和学校自身的学科积淀。其三,协会话语平台。抢抓国家协会改革机遇,积极依靠四川省民政厅挂靠学校成立有关项目(运动舞蹈、校园足球、搏击、大学生网球、体育文化产业促进、冰雪等)协会。其四,校友联谊平台。成立校友会,建“校友博物馆”,搭建和联系各地校友分会,一方面通过优秀校友,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也积极汇聚校友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能量;其五,情怀教育平台。不断完善和创新极富仪式感的开学、毕业典礼和各类师生表彰、庆祝活动等,加强情怀教育,浓厚关爱学生、尊师重教氛围,唱响成体“好声音”,汇聚成体正能量,增强成体自信。其六,社会服务平台。依托特色优势学科,不断抢占行业制高点和抓牢行业话语权,服务社会功效彰显。如运动医学专业特色服务“科技奥运”取得实效,服务方式正在实现两个转变:从服务一般成绩运动队到专注服务奥运会冠军队的转变,从个体队医到团队保障转变。体育历史博物馆服务大型体育赛事巡展,受到广泛好评;体育赛事策划、新闻媒介报道、国际体育赛事翻译等团队不断发挥积极作用,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不菲业绩。其七,校政(企)合作平台。为拓展学校影响力和学科声誉,学校积极和有关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体操运动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体育局、成都市以及广元、达州、广安、峨边、洪雅等)、企业(舒华药业、腾讯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其八,国际合作平台。加强了和台湾地区、澳门、香港和德国、比利时、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地区)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增派进修教师和学生访学。加大学生国外、境外进修学习机会,留学生人数显著增长。
4.2.4 强“党建”
十八大以后“党的全面领导”已经深入人心,对高校而言,就是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这是彰显中国特色大学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成体”在改革和发展中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明确了以全面贯彻“党的全面领导”为目标导向,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内生力,全力扭转“重业务、轻党建”和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导向。先后通过实行二级院系党总支会议制度及党政联系会议制度,人事任免、师德师风、职称推荐等由党总支研究决定;重大行政事项必须事先由党总支会议研究后提交党政联系会决定,调整和纠正了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只管学生”或“主要管学生”的错误定位以及“行政领导代替党组织决策”等问题;明确了院(系)党政负责人都是主要领导;提出了“两个习惯于”的工作要求,即习惯于在监督下工作,习惯于在协商下决策,压实了各级党组织书记的责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深刻含义在全校上下入脑入心。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成体”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大学之治对标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要通过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及水平、全面提升行业话语权、全面提升学校及学科竞争力。
回顾过去、放眼未来,笔者认为,当下“成体”具备冲击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独特优势,体现为:一是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鼓励各类院校走特色发展、差别化发展,特别强调“国际竞争力”,突出“引领”世界。体育被誉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国际体育舞台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我们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二是经过近80 的积淀,学校形成了具有“成体”特质的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如和谐包容、自强自信等,我们具备一定的文化优势。三是成都市确立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正在积极打造国际赛事名城和天府奥体城,将承办2021 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2025 年世界运动会等。学校新校区建设也得到了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大力支持,正按照对标未来国际赛事名城、对标区域产业高地、对标世界一流运动康复中心的“三个对标”的建设目标实现了开工建设,我们具备一定的平台优势。
正是基于对当下形势、任务、要求以及自身实际的综合考量,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作出了“学校处在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我校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的判断,可以说成都体育学院已经来到了“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关键十字路口,面临着学校办学史上绝无仅有且不可错失的发展良机。在这一重要的关口,我们要走的是一条具有成体智慧、成体风格的发展道路[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部署和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中国正在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不仅需要强大的体育实力彰显国际竞争力,也需要体育超越国家、民族、制度、文化的不同,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主张的重要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我国体育领域最高学府的高等体育院校,当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会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通过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智力支撑,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突出行业“引领”功能,进而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世界关注度,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0]。可以说,对于我们正在走的这条特色之路,我们具有不可撼动的坚定决心、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也具有无比广阔的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