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玉凤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2206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武术教学主要面对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属于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传递着有益的主要思想。这些思想的延伸,需要课程标准,课程教材等理念的发挥。对于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需要思考的是人们经过大脑逻辑思维的产生过程。这也属于一种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判断,也属于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1]思想属于一种信息,体育教学的思想需要在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过程中,提高实践性,形成自身独有的思想和看法。另外,我国地大物博,存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属于现代化教育的宝贵财富。对于学生来说,武术运动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延伸,属于民族文化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属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目前的形式上看,不管是政治条件,还是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全部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武术教育也开始承担起自己所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探究武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思想。根据现状,分析武术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深层的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成因,根据成因,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厘清学校武术教育的特殊发展轨迹,展现学校武术教育的历史发展意义,为中华武术走向学校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也为学校武术本土化的发展,构建不平凡的历程。
根据新时期学校武术课程的发展和规划。从目前的形势上看,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到1960年之间,武术课程发展的阶段属于建国初期筹备与整理阶段。[2]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不存在统一的指导纲要。第二个阶段是,1961年到1986年之间,武术课程发展的阶段属于单一化武术课程。[3]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徒手为主。第三个阶段是,1987年到1989年之间,武术课程发展的阶段属于走向多元的武术课程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出现了器械套路。第四个阶段是,1990年到1991年之间,武术课程发展的阶段展现了身心统一、内外兼修的武术课程发展。[4]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每个阶段当中男女内容存在很强的差异性。第五个阶段是,1992年到1999年之间,武术课程发展的阶段在“全面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实现了武术课程的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内容更加的丰富,出现对练的武术课程。第六个阶段,就是2000年 到2001年,在“健康第一 ”教育理念和“三维健康观”理念影响下,实现了武术课程的进一步延伸。[5]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内容是出现自编自选和特色拳。第七个阶段,从2001年到今天,属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武术课程,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增加了自主性和选择性。
2.2.1 初期筹备与整理阶段
从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上看,首先,属于建国初期的筹备阶段,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当中,得到了有效的内容呈现。将武术列入到选修课程的范畴,并为武术教育和训练、比赛等内容指明了方向。并且在中小学和大学当中都得到了有效的体现。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武术属于国家的瑰宝。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学会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这个时候,学校体育教学就需要将现代化体育教学和民族体育相互结合起来,在达标的制度下,增加师生的健康体质。
2.2.2 单一化的武术课程阶段
《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之后,就在“体质观”的理念下的基础上,不断的修正,并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6]从个体的角度看,需要在大集体主义的观念上,实现整体的服务教育。并规定,小学需要学习基本功、武术操、初级拳等内容。中学生需要学习武术操第二套,初级拳第二套,武术选修的部分。高中学生当中,需要感悟初级拳三套,青年拳和武术选修部分等。对于大学生来说,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实施定制。
2.2.3 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根据武术教学的内容,又增加了“三基”训练的部分。并且还明确规定,需要加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外,还出现了器械套路和攻防动作 。在这个时期当中,小学需要武术操一套,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需要完成,少年拳需要制定合理的一套。中学生,需要学习武术操两套,基本和组合动作,少年拳全部两套。高中的学生,需要学习攻防动作,棍剑术每一个都需要学习一套。不管是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中应用的方法都应该以学习武术文化为中心,体现武术教学对育人、树人的重要价值。[7]以武术段位制的晋级,晋段引导青少年逐步进入武术锻炼行列。[8]
2.2.4 身心统一和内外兼修的阶段
现在社会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9]主要展现的是身心统一,内外兼修的教学特征。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是五禽戏等基本的动作。中学阶段需要学习的是健身拳等主要内容。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内容。男生需要攻防健身圈,女生需要学习太极等内容。在这个阶段当中,属于全面素质教育的武术课程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段当中,小学需要学习基本功或者组合动作。中学需要学习对练部分,高中的学生需要学习形神拳、少年拳等,并且男女之间的学习也出现了细化。在这个阶段当中,展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在阶段当中,学校武术教学是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小学阶段增加了选编特色拳内容部分。中学的阶段,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自编选的内容的部分。在这个阶段当中,学校武术高中阶段的发展变化较小。三维健康体育观念和终身体育的影响阶段主要是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展现目标性和个性化的发展路径。[10]在这个时期当中,学校武术的大纲也出现了变化,小学的纲领更加的灵活,中学阶段更加的简单,高中阶段,开始倡导组织和比赛套路。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学校武术教学也面临着不一样的问题。第一,学校武术是武术普及的主要场所。很多时候,学校将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的实施理念混淆。导致不少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比较的单一和枯燥乏味。那么,开始的时候,需要理解,竞技武术是在体育竞赛的基础上,挑战人类的极限,在“高、新、难、美”的内容理念当中,增强对抗性。[11]但是,学校体育属于武术推广的范畴。并且据相关的内容调查发现,70%的学校并没有设置武术课,还有部分学校不仅没有设置,还将其他领域的延伸也开始不断的消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竞技武术虽然也同等的重要,但是,如果一味的高难度,那么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时候,学校武术想要得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那么就需要在去竞技化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究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文化传承的教学内容,在新的发展起点当中,不断的与时俱进。第二,学校武术教学当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内涵出现了流失的现象。也就是说,学校武术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和问题。这样长久下去,就会呈现比较尴尬的局面。例如:韩国文化符号的跆拳道已经在文化和内涵的结合下,畅销世界各地。但是对于学校武术来讲,需要从本质上,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发展路径。延续竞技武术的模式展现了单一的发展路径,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传统武术的根源,延续传统武术的振兴和发展。例如:从调查可以发现,在不少大城市当中,已经开始由政府出资,设置集民族特色的培训活动。这些活动当中,就存在武术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另外,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包装和宣传体系。探索“过程式评价”,创新民族文化。解决尴尬的局面,制定出深受学生喜爱的武术教学,在学校武术的基础上,迎接新的“拐角点”。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正是由于武术的历史演变过程,才让大家重新认识到了武术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在学校发展的历程当中,起初的时候,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属于内外兼修的体育项目。但是,在后来,不断的演变为民族体育形式。学习武术,不仅需要建设,还需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接着,在单一教学内容的影响下,开始发生演变,并在格斗和功法等内容上,向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不断的延伸。另外一个方面,学校武术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兴趣激发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武术教学。并且,还需要增加对应的师资力量,满足新时期的兴趣需求。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创新教学,将武术的文化和学校武术的发展相互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实现有效的交流和碰撞。对于武术申请奥运会的践行道路来看,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12]另外,在多元化的影响因素下,像跆拳道、空手道等体育项目 “趁虚而入”,让中国武术的推广出现了此起彼伏的现状。例如:跆拳道之所以这样火爆,(1)在近几年来,韩国的文化和影视作品当中,常有体现。(2)跆拳道学习起来比较的简单,并且还可以体现很强的实用性价值。(3)跆拳道的文化内涵较深,比较重视礼仪和精神的修为作用。(4)跆拳道存在统一的服饰,考核系统比较的健全,并且层次感较强。因此,在学校武术推广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跆拳道的发展路径,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树立适合身心健康的发展机制。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不少学校,出现了教师武术知识不足,很难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学生不喜欢上武术课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制定出符合传统文化,并且还可以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其次,需要强化教师的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综合性知识素养。最后,需要在组织上,实现常态化,结合学校的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1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学校武术教学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不同的时期当中,肩负着不一样的历史使命。从目前的形势看,在传统理念下,单一的武术教学课程已经不能适应于现代化的发展路径。需要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内外兼修。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把握健康第一的观念,吸收三维健康观的理念,建立终身体育的发展方向。另外,学校武术,还需要在曲折的发展历程当中,认识到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在传统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兴趣措施,满足学校武术的改革要求,实现大家共同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