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润霞 朱萍萍
在市场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人才资源备受企业关注,企业调动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人才的培训开发,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地位日渐提升[1]。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是培训的首要环节,对培训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开展培训的重点。大多数培训组织者没认识到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忽略这一重要步骤,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培训的动因之一是现实绩效与理想间存在差距,企业希望针对员工技能、知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展开相应的培训以弥补差距,促进绩效的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作用是确认差距,有助于企业找到影响绩效的根源问题,进而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培训开展的基础性工作。
培训需求分析通过各种方式会搜集到大量的数据及信息,包括员工对培训的需求、企业对培训的期望等,这些信息可以形成一个与培训相关的信息库。信息库的建立能够为当前及未来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2],如确定培训内容、形式及培训考核方式等,保障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
不少企业会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方案的制定只考虑企业自身需求,而忽视了员工对培训的需求,效果不尽人意。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需求分析,让员工明确自身与岗位要求之间存在的不足,让员工感觉被尊重、有参与感,可以调动积极性并减少抵触情绪。培训需求分析有助于让企业掌握员工对培训的期望,了解员工的态度,制定企业和员工双方满意的培训方案,为培训效果奠定基础。
培训需求分析找出员工的绩效差距,明确需要培训的人员和所需的培训内容,确定培训费用。企业能在培训开始前对培训成本有清晰的了解,可根据预算金额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以此来更好地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
迫于内外部压力,不少企业盲目跟风进行培训,在进行培训前没有认识到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忽略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企业自身的需求定位不清晰,实施时流于形式,没有发挥作用,出现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
企业希望能培训改善员工绩效促进企业发展,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过度强调企业的单方面需要,忽视员工的需求,没有在考虑企业需求的同时结合员工的培训需要,既不能实现培训的预期效果,也不利于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多样,企业在运用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方法,在进行调查前没向员工说明情况,员工由于误解而不配合调查工作,导致信息获取不全面。培训需求分析要回收整理信息形成分析报告,不少培训组织者会有“当局者迷”的情况,带着极强的主观意识分析信息,受主观性影响统计口径不一,使分析结果呈现极大偏差。
企业战略是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高度集合体,对企业的发展起领导作用,深刻影响企业内各项制度的设计。培训需求分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忽略与企业战略有机融合,没有充分考虑影响培训实施的内外部因素的动态变化,会导致培训与实际情况不符,违背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对提升整体绩效起不到实质作用。
职业生涯管理的员工培训理念认为,企业和员工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利益上具有相关性,企业的发展应建立在员工发展的基础上,员工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企业这个平台[3]。培训需求分析能了解员工的需求,忽略企业培训计划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匹配,割裂了企业与员工相辅相成的关系,将会影响员工对培训的积极性,不利于培训效果的实现。
随着培训开发重要性的凸显,管理者在意识到培训对企业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当纠正以往对培训的错误观念,正确看待培训的作用,更加全面地了解培训的流程。培训需求分析作为企业培训的起点,了解员工知识、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的同时,能更好地结合企业战略对人员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
不少企业在培训中只关注企业自身的需求,为员工安排的培训都是围绕企业某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主要强调企业的利益,忽略了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这种做法是企业把自身发展的压力转移给员工,不仅不能实现预期的培训效果,反而会对员工造成极大的负担。企业为了避免培训与员工职业规划脱节导致短期培训行为,可以围绕员工个人的性格特点、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情况及个人的胜任素质等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使企业培训成为员工提升自我、实现职业规划的重要途径,以此推动企业培训与员工需求的结合。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管理工作,将企业的培训需求和员工个人的职业规划相结合,既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又对员工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对激发员工的学习意愿,提高工作效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实现员工职业成长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企业还需要协调内部资源,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把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管理者身上,为培训活动与员工个人发展相结合做好保障工作,以保证该项工作稳定进行。
“三要素模型”强调培训需求分析要有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这三个层次不是单独存在的,应当是三层次结合。组织分析要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情况、企业能在培训上花费的资金以及培训成效的目标,从组织目标、组织资源及组织战略变化入手分析[4]。培训需求调查结合组织分析具有前瞻性的意义,要基于组织层面调查员工对培训的态度,找出组织内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培训进行的因素,其中包括组织目标、组织资源的分析、培训的转换环境等方面。
分析任务要通过收集与培训岗位的相关信息,例如运用资料分析法借助岗位说明书、招聘职责要求、任职资格等获取,确定工作的关键任务,明确对人员的知识、能力的要求。在进行任务分析时除了要确定岗位的关键工作,员工的基础日常工作也应当充分重视。人员分析要从绩效差距入手,明确被培训员工的主要信息,可从员工的绩效考核情况、上级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能力的评价或者是通过履历分析获取员工信息。
科学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企业有必要提高信息系统资源的管理和共享能力,通过培训需求分析所收集的信息与其他人力资源信息,可以建立一个以培训开发为主的数据平台,并通过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5],在平台数据库上记录每一位员工的培训经历、在本企业内的绩效情况和岗位情况等信息,掌握员工的基本培训信息,建立培训电子档案便于快速查询。培训需求分析本质上是科学合理借助各种技术方法搜集、整理分析与培训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的过程,通过建立数据平台录入员工信息,不仅有助于培训需求分析,并且能构建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数据库,使企业掌握员工的情况,方便企业后续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在数据平台建设完善后,可以利用互联网分析功能,对员工的学习偏好、学习能力、个人性格特征进行深度分析,形成动态的变化数据,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动态管理企业的培训活动,增强企业信息的整合能力。
不少企业在组织培训时并没有清楚了解培训需求,以至于出现培训内容过于空泛、投入资金却没有收益等情况。为了解决企业对培训需求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培训需求分析可以聘请培训专家来协作,为企业寻找到真正的培训需求,指明正确的方向。
企业培训与开发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合理、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活动能让企业生机盎然,并且现如今培训不仅成为企业培养员工以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少员工的理想福利。做好培训需求分析能找到企业真正的培训需求,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为提升培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为企业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