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高校共青团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2020-11-23 10:41:12吴梅玲王威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共青团服务工作

文/吴梅玲 王威

目前,在高等教的育发展过程中,社会信息变化多样,学生创新创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高等教育共青团服务工作有了更高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政策变化、社会现状都为高校对人才进行创新创业培养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我们要不断转变思路推动服务学生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新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需要具有较强的能力。

高等教育不断改革,高校共青团要创新工作思路[1],让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前进,促进共青团服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高等教育的良好学习氛围,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不断创新共青团服务学生的工作模式。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意义

高校共青团开展学生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提高高校共青团的影响力,对强化高校党组织的号召力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共青团工作可以促进团组织的壮大,从思想上、知识理论、文化活动等方面引导学生,加强他们的归属感及主动性,为党组织提供发展对象,有利于党组织的扩充,便于党组织的发展,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2]。

高校大学生是党组织发展的后备主力军,在高校共青团的感染与培养下,可以强化对青年学生的领导与锻炼,让他们从各个方面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升华他们的思想觉悟及价值理念,也进一步促进党团工作发展,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及教学育人,提升党团的号召力。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现状

随着新时代情况的变化,过去的高校共青团工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严峻。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者需要充分分析服务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与角色定位方面存在不足

在共青团的组织工作中以口头传达替代会议、对共青团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材料缺失、混乱等问题[3]。高校共青团服务学生工作不够深入,整个工作更多是流于形式,很多工作只是应付上级检查,团组织管理松懈;进行帮扶工作时,没有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目标充分结合起来,难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共青团工作效果不尽如意。

我国大部分高校内部都设立专门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创业作为就业中的一种形式,高校的共青团组织以何种角色定位辅助学生创新创业,没有明确的职能界定。工作角色不明确会直接影响到团组织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导致工作遇到“瓶颈”。

(二)高校学生受冲击严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思想快速传播与对撞,西方的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产生严重的影响,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创新工作模式、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拓展他们的视野及提高文化水平。

新时代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人才,需要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及艺术素养,还要有国际视野。

高校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面临外界不良思潮、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等问题[4],让共青团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更好地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作用,将社会、学校及学生充分结合起来。

(三)高校共青团服务学生工作的能力有限

高校共青团在大学教育中,仅仅是高校多种工作中的很小一部分,重视程度很低,存在严重的工作敷衍行为,让整个共青团基层组织内部效率较低、工作态度涣散[5],让共青团组织对学生的专业、心理疏导及品德等方面的培养未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共青团工作辅助功能不显著,高校共青团一般对学生心理比较重视,而对学生思想教育相对不够重视。随着各种思想潮流的交汇发展,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特别容易产生思想偏差,也可能在偏激思想的影响下,干扰他们的创新创业目标的确立,需要共青团对学生的思想的正确引导。

(四)高校共青团进行创业教育的师资不完善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利于挖掘提高大学生潜力,对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也是非常有利的。虽然很多的高校都开设了很多关于创业方面的课程,不论是选修课、还是第二课堂等都有涉及,但是高校共青团所起服务作用不明显。从高校共青团方面来看,专业性比较强,专业对口的创业指导教师严重缺乏,聘请的教师不了解共青团的特性以及服务的宗旨,在传授创业教育知识的时候,不能把共青团的优势充分地融入其中,也不能将其重要地位凸显出来;高校共青团中任职的团干部,对创新性创业的思想认识不足,关于创业教育的知识理论和实践也没有过多地学习或者参与到其中。因此,很难找到既了解共青团工作又在创业教育方面有指导实力强的师资队伍,这样也就直接影响了共青团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业指导能力。

三、以新作为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

目前,随着高校及时代的变迁,针对高校共青团服务学生创业工作面临的问题,高校共青团要不断创新思路,积极主动地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探索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路径,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高校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一)完善共青团工作机制

高校共青团要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工作中的激励、约束机制,需要对高校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重视起来,利用得当的方法,以满足青年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可以设置创新创业专业辅导老师,将共青团服务学生工作的目标、内容进行细化,发挥共青团工作的最大作用,帮助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健全共青团工作机制,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提升学生的思政理论水平[6];在高校进行共青团工作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政体制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到学生工作中,增强他们的思想觉悟。

(二)加强共青团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高校队伍建设,加强老师教学文化氛围,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多方的努力,形成良性的教学制度环境,尤其是需要有创新教学组织和运行机制,打造新型教学组织、建设创新教学团队、探索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共青团服务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高校队伍是高校开展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保证,现在很多高校共青团服务学生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老师具有过硬素质及理想情怀;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工作的开展;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便于对学生专业进行指导;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在工作过程中讲究原则性、党性。

(三)创新高校共青团服务学生的工作思路

高校要对共青团工作投入较大的精力,要创新工作思路,将创新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提升高校共青团服务学生工作的成效。

高校共青团可以将党的思想融入工作中,加强共青团老师团队、基础组织、作风建设[7],提升其生命力及号召力,将工作做实做深。

(四)将时代特点融入高校共青团服务学生的工作中去

新时代,大学生的信息感知能力特别突出,共青团老师要对学生服务工作不断创新与变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不断调整工作内容及方式,将日常工作与学生工作融合起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工作中的人文关怀。高校可以将时代特点充分体现出来,通过新闻热点、时政信息及党的最新政策等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开阔他们的眼界[8]。

猜你喜欢
共青团服务工作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38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2016年9期)2016-11-11 08:57:02
抗洪中的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2016年8期)2016-11-11 08:22:44
我要出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