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

2020-11-23 10:41:12张春旸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1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人才

文/张春旸

大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多,给市场人才需求岗位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市场中的岗位在数量上没有发生较大变化,而学生的数量一旦增多,后期就业就会出现严重的压力问题,即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出现更大的困难、更大的挑战性[1]。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帮助,分析社会中的就业情形以及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各种问题,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意见与指导,并准确地把握市场在就业方面的需求以及岗位要求,进而提出一些针对就业困难方面的有效举措,去帮助高校学生在社会中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一、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由于国家对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视,因此,高校在学生招收方面扩大了招收量,使得大学生的数量随年增长,但是在社会中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数量基本保持平稳不变,或者是增长缓慢,这就导致两者在供给方面出现了巨大的矛盾现象,大量毕业生的出现对社会的就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尽管学生的招收数量越来越多,但是高校在对于学生的教育质量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就业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力不强,即使有了合适的工作,也会造成就业困难,例如近年来大多数学校进行了升级处理,二本、三本合并为本科,中职院校升为高职院校,这都导致了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有准确的身份定位,出现一些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抢同一职业的矛盾现象。大量毕业生的出现,也对社会招收人才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在对于挑选优秀人才方面也产生了阻碍,可能会导致优秀人才难以就业,造成人才资源浪费的问题。

高职院校指的是直接进行职业方面培训的院校,其与本科院校的区别在于本科院校招收高考成绩达标的优秀毕业生,而高职院校招收的是没有考上本科的学生。因此,社会对其产生偏见,将高职院校的学生称为差生。由于现阶段的社会条件,对于本科院校的教学标准主要是更加重视理论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是进行某一项专业职能的培训教学。因此,社会上就会对这一现象产生偏见,认为高职学校的学生能力不强。但对于任何专业的学习,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须有强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如果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差别对待,也容易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难以选择职业,由于社会上的各单位人员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不如本科教育,在学生培养方面也很难实现人才教育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进入社会中,就会受到社会上的歧视,导致企业在挑选人才时最后才考虑高职的毕业生,使得该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出现很大的困难,也导致学生的就业选择面更加的狭窄,影响了高职学校毕业生的良好就业[3]。

任何单位在挑选人才方面,都展现出要招收名校毕业生或者本科毕业生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社会在对人才的招收方面将其招收水平拉得过高,直接影响了本科以下或者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由于社会上普遍认为名校以及高校毕业生有着更高能力与高素质,因此频繁发生淘汰高职院校的学生、甚至没有经过能力方面的检测就放弃任用的情况。如果只是依靠学校的知名度以及学位的高低进行就业,很容易导致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矛盾突出。另外,加上一些能力强但因高考成绩差而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后期无法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这都导致了现阶段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方面的困难和用人方面的浪费。

(二)学生原因

除了社会方面在用人挑选过程中存在着偏见问题外,学生自身的能力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生必须要加强对科技以及新事物的适应能力。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也在后期的职业选择方面非常重要。现今社会中,对于任何人才的要求,都是需要有全面的素质能力,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对于任何新事物的学习接受能力都必须加强,在人格方面也要健全,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与道德理念。从现今的就业情形可以看出,许多高校毕业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出现了敷衍的现象,导致毕业后的专业能力非常差、知识不足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些都会导致后期进行职业岗位选择时出现问题,造成社会中在任用高职学生时抱着怀疑的心态。因此,必须提高高职学生的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就业矛盾问题。

高职学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认为自己是失误而造成学校选择方面的问题,对自己的能力方面没有过多的分析,因而造成了后期学习过程中依旧敷衍了事的现象,对于自己在专业方面的学习过程仍然不认真,进而发生了毕业后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由于学生在自身能力方面有着错误的认识,在挑选工作时,就想选择工资较高、轻松的职业,对于一些工资较低、挑战性过高、比较辛苦的职业直接避而远之,在工作能力方面不进行认真分析,这都导致了后期毕业时在职业选择方面出现错误的现象,在后期的工作挑选方面很难实现自己的心理预期,但是依旧不想去从事一些艰苦的工作,造成了毕业生大量堆积的问题。

从现在的社会就业情形来看,高职院校在进行一些职位的面试过程中,会出现弄虚作假的问题,这都影响了社会对高职生在社会中的印象。一些高职学生为了选择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职业,对于自己的学位以及能力会进行夸大介绍,在后期被发现时也可能会出现违约等不良行为,这都使得高职学生在社会上留下负面形象,因此在挑选人才时将这些学生淘汰。

在面试的过程中,需要有非常强的心理素质,对于考官的问题要有从容回答的心理状态,但是一些高职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很差,在后期的职业面试过程中会产生畏惧的心理,导致不能够正常地发挥,从而失去了相应的职位,造成就业问题的出现。

二、高职学生就业对策

通过对就业问题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对高职毕业生的社会就业方面问题的解决措施提供一些浅要的参考。

(一)注重培养高职生正确的就业观念

在职业挑选方面,必须要有正确的职业选择理念,不能只挑工资高、轻松的职业,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把握,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职位。对于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要先将自己放入社会中进行磨练,先实现能够就业的目标,然后在各方面能力提升后,再去思考选择职业的问题。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观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指导中,要不断地去培养学生们的对于自己职业方面的规划要求,从而针对学生的规划去做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高校要重视对于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可以邀请社会中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培训,让学生们在讲座中吸收正确的就业观念。

(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人才

社会在人才需求方面,需要的是专业能力很强的人才。同时,在自身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选择的是拥有健康心理状态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方面,要提高相应的教学质量,使学生们更加扎实地学习专业知识,进入社会后,有足够的能力去从事相关的职业。要注重学生们心理素质的发展,培养出道德素质高的学生,使其进入社会后就会受到更多的重视。而进入社会后,要与各方面的人员进行交流,因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极为重要。同时,学生要有过强的心理素质去面对各种社会上的困难与挑战,这样才能在后期的社会就业方面有更强的就业能力。

三、结语

在社会中职位对于人员的任用要求以及学生自身的就业思想都是就业问题中非常重要的方向,要不断地去研究相应的问题,然后提出合适的对策。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矛盾十分突出,要不断地去探讨问题的原因所在,去帮助高职毕业生正确地选择职业,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帮助高校毕业生都能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人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