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现状研究
——以西部某高校工科学院为例

2020-11-23 10:41:12李倩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困难毕业生家庭

文/李倩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帮助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通过建立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方式,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弱势群体之一,其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与家庭经济相对较好的学生相比更加严峻。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对其就业空间的扩宽造成了极大的限制[1]。其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就业起点低、薪资待遇低等困境,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因此,各个高校必须从彻底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质量方面着手,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根据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范围中的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指的是大学生以及其家庭经济能力无法满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生活等基本支出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较多,且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范围广泛,因此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就成为衡量和检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帮扶工作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人数也呈现出持续增加的发展趋势,而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不仅体现出了高校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宗旨,而且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效地缓解了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顺利就业,有效缩小了贫富之间的差距,体现出我国教育与就业的公平公正性特点。

二、西部某高校工科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帮扶模式单一

西部某高校工科学院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问题,主要采取物资、现金资助等方式,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是一种以奖、助、贷、补为主的帮扶体系。例如,学习成绩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发放的奖学金、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方式获得资助帮扶,虽然这种授予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方式,起到了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作用,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过大的问题,甚至于有时候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和现金资助,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反而会导致其产生了懒惰、依赖的思想,对其毕业后的就业创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综合素质不足

根据对西部某高校工科学院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所处家庭环境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培养严重缺乏的问题。绝大多数的经济困难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让孩子考上大学改变家庭命运的目标,过度地注重孩子的知识教育,忽略了孩子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出现了创新能力、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语言表达等各方面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的问题[2]。另外,由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与竞争力是决定其大学毕业求职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再加上这些素质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以学习为主、职业规划和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的难度。

(三)心理健康堪忧

西部某高校工科学院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都会因为自身家庭境况等原因产生自卑心理,在遇到事情时过于敏感且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些问题导致其在毕业后求职过程中,出现了自信心和勇气不足的问题。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受到教育资源匮乏、家庭文化程度低、就业观念过于陈旧等思想的影响,使其在进入大学校园后,迫切地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改变家庭生活质量,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求职就业时,出现了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自身长远利益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同时,部分课程仍然采用的是我讲你听的传统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其毕业后的顺利就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在日常学习的空闲时间,往往会去做一些兼职工作,但是这些兼职工作大多是以促销员、餐饮服务等报酬相对较低的职业为主,甚至于还有一些学生会利用暑寒假到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基本没有剩余的时间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活动,因此也就错过了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机,这种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却没有将兼职与未来求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不但无法将自己日常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而且对其心理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促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就业创业政策

第一,全面优化和完善就业政策。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企业在待遇水平、福利收入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都倾向于待遇好且发展空间大的企业就业,这一问题是制约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始终无法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积极优化和完善就业政策,通过创造平衡就业环境的方式,推动企业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第二,完善创业政策。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不仅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和机会[3]。但由于创业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即便内心有创业的想法,也会因为缺乏资金支持和创业指导,而放弃自己的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政府以及学校应该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指导、贷款担保、减免税费等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首先,改变帮扶工作模式。将传统的“授鱼式”帮扶模式改变为“授渔式”帮扶方式,由于高校当前采用的以奖、助、贷、补为主的帮扶体系,虽然能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一部分经济困难,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期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因此,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以及各个高校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帮扶模式,加大对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开展学生就业技能大赛或者团队训练的方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创业能力的稳步提升,帮助学生解决后期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其次,全面开展就业创业指导。现阶段我国各个高校设立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要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就业创业的相关指导工作,而并未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专职的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导致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过于大众化,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效果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各个高校在今后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时,应该将如何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其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首要工作目标,根据政府部门颁布实施的有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地探索和研究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方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内容,通过开展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就业创业指导活动方式,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提升学生自身素质

首先,充分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日常学习中,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外语、计算机等相关应用技能,为日后的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深刻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树立勇于拼搏的精神。再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必须积极地融入到校园群体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使其人际交往、组织协调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要拥有良好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同时还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入到基层经济建设中,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部分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不仅事关其个人、家庭的命运,而且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总体战略目标,政府部门以及各个高校,必须根据当前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全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措施,才能在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效率的基础上,为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困难毕业生家庭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