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灿
创新是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核心,只有通过创新创业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自党的十八大开始,我国就一直在落实创新创业工作,在政策与法律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这些都是有效加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国各高校都需要秉持有关部门所提的标准,针对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展开改革与实践,促使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教学意识与能力,为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在现代教学领域中,创新创业教学和学术这两种教育地位相同,主要是指地方高校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思想、知识及意识作为重点[1]。在全球经济朝向国际化发展同时,我国提出教育领域需要将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并要求高等教育需要在保证基础教育同时,针对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因此,地方高校就需要在开设创新创业教学前提下,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平台与体系,从而切实符合要求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现代社会对于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要求十分严格,主要因经济管理一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主要需求,只有做好经济管理,才能促使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因此,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已经逐渐成为重点教育目标[2]。但实际上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创新创业并没有被归入到教育专业学科,所以大部分地方高校仅在对经济管理专业教育时,创设一两门有关于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这样就会导致创新创业教学不具备明确目标,最终培养出来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也不会同时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导致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学标准不符。
在创新创业中十分注重教学与实践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意识以及思维,简单来讲就是创新创业教学需要通过实践进行体现,于是大部分地方高校开始在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中,开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织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基地中开设创新创业项目。虽然通过建设实践基地,能够增加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特点,促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体验到创新创业中蕴含的乐趣,但实际上地方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时,仅将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而忽略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训,这样就会致使经济管理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不够健全,无法系统且全面地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属于一项独立学科,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时,其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基本都是对学生展开创新创业知识教育,再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讲座或比赛[3]。实际上创新创业应模拟与施展这种模式,但直到目前,在地方高校中采用这种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数量极少,很多地方高校都会将创新创业教学重点放在不同层次上,这样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无法接受全方位创新创业培训与教育,最终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地方高校组建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时,主要问题表现为:其一,创新创业意识不足,创新创业教学在我国发展中比其他国家发展较晚,大部分专业教师依然认为只有做好专业学科教学才是高等教育重点,也有部分教师将自身精力与时间投入在论文发表与申报课题等方面,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学没有正确意识,工作中也会将重点放在专业课教育与论文编写上,最终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彻底落实;其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大部分地方高校都不具备开设创新创业专业,我国开展并重视创新创业时间较短,这就促使大部分教师自身不属于创新创业专业出身,很多教师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不符,在后期教学中才学习创新创业知识。而且如今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都是从事经济管理等专业的教育工作,这类教师自身对于创新创业本就缺少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更是无法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展开全面培养。
目标是专业教育中主要前提,只有在目标明确后专业教育才能可以发挥效果,因此,在地方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时,需要按照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内容,建立各不相同的创新创业教学目标,将能力导向作为基础原则,根据各个阶段、各个层次对于创新创业实际需求,构建递进式的创新创业教学目标[4]。其一,对于一、二年级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按照学生目前已经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开设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与内容,在此阶段属于创新创业实验阶段,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并促使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加强经济管理能力;其二,对于三年级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根据学生目前已经掌握的创新创业能力展开模拟实践,在模拟实践中分析学生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便可根据学生自身需求,调整后续教学目标与重点,确保学生所掌握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专业知识足够完整。
所谓融合教学是指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新型教学方式相互融合,这样在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时,能够通过现代新型教学方式,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不足之处,并通过传统教学方式,促使现代新型教学方式更加完整,从而在增加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效率的同时,促使地方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与现代教学标准更加贴合[5]。例如,经济管理专业中的“会计学基础”“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通过融合教学,将涉及管理、财务、营销等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相互融合,如果学生因自身创新创业基础不够牢固,无法在融合教育中了解教师所讲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微信等软件,将融合教育重点录成视频,这样学生便可自行挑选时间观看视频所讲内容。除此之外,在经济管理专业建立融合教学内容时,利用现代教育理念整合融合教学内容,不可依然秉持传统理念要求学生,这样学生长期处于良好氛围中学习专业知识,就能促使学生个人能力与意识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切实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发展提供推动效果。
在创新创业教学中多元教学就一定要通过实践平台落实,因此,地方高校若想促使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建立多元教学平台:其一,构建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场所,此场所主要符合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在实践场所中需要具备创新创业培训、实践及模拟三个区域,其中,培训区域需要具备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创新创业意识培训、创新创业思维培训等内容,实践区域需要具备创新创业项目开设,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开设创新创业项目,模拟区域需要具备创新创业企业注册、创新创业环节模拟等功能,这样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才可以在其中得到更好教育[6];其二,可以向地方相关企业寻求合作,在经济管理实践教育中不能缺少校企合作环节,在创新创业教学中更不能缺少校企合作环节,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够促使经济管理专业与创新创业得到有效落实。
为切实解决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组建问题,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都需要增加对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的组建力度。其一,地方政府需要增加对创新创业教学关注度,并通过政府宣传组建创新创业师资团队,这样才能促使创新创业师资团队足够完善;其二,在地方政府已经为创新创业提供一定支持后,地方高校需要按照自身发展并联合相关企业,在社会中组建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并针对地方高校内创新创业现有团队展开专业培训,促使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可以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在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中落实创新创业教学。
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时,如果学校或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学意涵不够理解,就容易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硬件条件不足、自身意识不够精准以及教学平台过于简单等问题,最终创新创业的教学效果就无法切实彰显出来,从而失去创新创业教学开展的意义。因此,地方高校需要增加创新创业教学硬件条件,并明确学生精准意识,再根据创新创业教学构建全新的教学平台,这样不仅能够在根本上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展开全面深化改革,而且还能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实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