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奉珍 王静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致使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834万人,2020年人数增长到874万,同比增加40万,创历史新高。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就业工作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据麦可思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5%,同比呈现持续缓慢下降趋势。其中,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五年持续下降。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企业对应届生的需求规模同比下降22%,应届生就业困难再度加剧。因此,继“史上最难就业季”之后又迎来了“更难就业季”,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也持续升高。
当前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及提升。例如,学者朱新秤[1]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孙长缨[2]提出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罗莹[3]研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然而,少有学者从大学生内部动机出发研究如何激发其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广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要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务必从毕业生个体就业动机出发,并激发其内部动机,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国外学者对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育、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国内对自我决定理论的相关研究也在快速发展中,检索中国知网有关文献可以发现,将自我决定理论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结合的研究几乎没有。笔者立足于毕业生个体就业的内部动机,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角度探析内部动机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从而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出建议。这对于拓展和丰富就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能够检验自我决定理论在毕业生求职就业领域的适用性。
梳理有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就业竞争力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定义,尚无统一的界定。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认为:就业竞争力是能让劳动者获得就业机会、保持工作的一种能力。就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如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
关于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张静[4]以陕西省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是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李正卫[5]等人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际沟通能力和求职心态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最为显著。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是阐释人类行为的动机理论,由Deci Edward L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SDT主要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缺乏动机三部分。该理论从个体的行为动机、能力、自主等基本心理需求出发,为如何理解、解释个体动机及其来源提供了新的视角。
梳理上文相关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是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其就业动机。相关研究指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报效父母”“找好职业”“追求事业成功”,说明大学生努力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将来能有好的就业机会。当大学生有了明确目标后,就能激发其内部动机,促使其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以自我决定为主的就业动机是毕业生求职行为产生的原因,对其具体行为的产生和表现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从而决定他们最终的求职结果。内部动机强的毕业生,会更主动地去分析合适自己的职业并规划未来,因此能够有目标地去学习、掌握技能、培养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从而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而缺乏动机的求职毕业生,既不会主动向用人单位自荐,也不敢参与各种就业竞争,在整个求职就业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基于自我决定的就业动机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自我决定理论的不同动机出发,基于高校和个人两个不同视角,给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的内部动机是人类出于追求新奇、挑战等心理需求,自发产生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的某种倾向。其与个体的内部因素(如兴趣、成就感、满足感等)密切相关,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反映了最高水平的自主性。因此,不管是高校还是个人,都应注重内部就业动机。
高校应该加强人才市场调查研究,根据市场需求状况适时调整自身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在招生和教学培养上充分地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使毕业生更具备就业竞争优势。其次,高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个人能力、兴趣爱好等,辅助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研究指出,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就业心理素质整体偏弱,因此,高校可以加强有层次的、系统的就业指导。例如大一时期,邀请求职成功的毕业生对新生分享自己的求职体验、择业观等,使学生对就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大二、大三时期设置相关学习课程、开展讲座、实践活动等,大四时期注重传授学生求职技巧、心理疏导等。
就个人而言,首先要目标明确、自我认知清晰,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夯实。据了解,很多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例如安排学生进行笔试,要求学生提供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单等。其次,根据自身兴趣点、特定岗位(或职业)、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等,调动自主性,有计划地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未来在求职就业中很大可能会脱颖而出。
自我决定理论指出,外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结果而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如“为了找到好工作努力学习”。也就是说,个体为了感受到自身价值、得到认同等,会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表现和行为,内化部分的外部动机。
笔者认为,高校可以采取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帮助其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内化部分就业动机。目前,校内实践的主要方式有助管、助研和助教,可以鼓励学生担任助管,能够提升其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积极引导高年级学生担任助研、助教角色,可以使学生深化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加强对外合作,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实施校企合作全程培养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拓实践基地,强化双方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在大学中后段时期鼓励学生校外实习或去合作机构实习。这种校外实践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加深对社会、职业和人际关系的了解,还能增加其职业体验,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自我决定理论的缺乏动机则是最缺少自我决定的动机类型,特点是个体认识不到他们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对所从事的活动毫无兴趣。而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是自主,自主意味着在出于自身兴趣、认同以及自我价值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和决策。因此,只有获取和调节个体的心理需要,才能使其产生预期的表现和行为。
一般来说,与大学生就业需要紧密相关的是其发展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及归属需要等。很多学生一直将“稳定、高薪”作为择业标准,这往往容易造成其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匹配,导致就业难。因此,学生自身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培养战略眼光,正确评价目前社会的就业大环境和自身优劣势,对就业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高校可以围绕学生发展采取不同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例如,鼓励考研、出国留学等慢就业方式,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对强调自我实现和归属需要的就业学生,鼓励其去西部、基层等就业,不过度关注薪资待遇、地域等;为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实践平台等,培养其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管是慢就业、创业,还是先就业后择业,都是为了学生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