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钦萍 张俊斌
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赛事发展研究*
杨钦萍1张俊斌2
(1.东兴市第二中学,广西 东兴 538100;2.南宁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从已举办的两届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赛事来看,其品质和口碑在不断提升,已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通过对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赛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期望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赛事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马拉松;中国—东盟;发展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马拉松赛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对激发人们的健身热情和提高健身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马拉松赛事可以宣传举办城市的人文、地理文化,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树立城市形象。本研究以防城港市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比赛为例,对赛事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防城港市的影响进行分析。
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赛从2017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它是“国家全民健身”的组成部分,是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最佳体育赛事的载体。
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比赛举办地防城港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坐落在北部湾沿岸,与越南接壤,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河相连的全海景城市,亦是我国最早对外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枢纽城市之一。基于在国内还未举办过东盟国际马拉松赛事,防城港市历年也没举办过重大体育赛事,为更好地向世界展示防城港市“海、边、山”的特色,推动防城港市文化、经济、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于2017年11月19日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赛。它也是国家级大型马拉松系列赛“奔跑中国”的第14站,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田径协会联合主办、智美体育承办。
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是国内唯一一个设置全海景赛道的马拉松比赛,是与东盟十国合作的国家级赛事,还是唯一一个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命名的马拉松赛事,第一个亚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播的马拉松赛。为扩大赛事的号召力及影响力,提高赛事品牌,我国组建了中国精英马拉松队,与其他国家参赛团队共同参与国家组团体马拉松,角逐精英团体奖项。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防城港市建市25周年、建港5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防城港市政府和广大市民非常重视2018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有了2017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举办经验之后,防城港市委、市政府早部署早落实,各部门严格按要求认真负责的安排筹备工作,如文件的下达、赛事宣传、赛道的建设等。
表1 2017年、2018年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项目设置及参赛人数
项目2017(铜牌赛事)2018(银牌赛事) 男、女全程(42.195km)12121492 男、女半程(21.975km)未设置3006 1/4马拉松(10.5km)2211未设置 微型马拉松个人组、家庭组(5km)66248514
2017年、2018年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项目设置、参加人数见表1。
2018年全马、微型马拉松参加人数比2017年多的原因:(1)政府要求学校、事业单位等必须要有一定数量人员参赛。(2)奖金有所提升,吸引力增大。(3)首届赛事获得了最美特色赛道、特色赛事奖和中国铜牌赛事等称号,提升了影响力。(4)加大了宣传力度。2017年东盟十国的外籍参赛运动员只有70人,2018年增长到169人。
2017年、2018年项目设置有所不同。2017年由于是首届,所以设置的1/4马拉松更适合首次参赛的市民。2018年撤掉1/4马拉松改为半程马拉松,让赛事的职业性更高,更符合国际赛事标准,同时也完善了马拉松项目的设置,为今后举办半程马拉松和提高赛事等级打下基础。
防城港市作为沿海边境贸易城市,曾接待过许多东南亚政府领导,也举办过多届中越友谊足球赛,在安全保障上有一定的经验。目前,两届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未出现重大意外事故,确保了赛事的顺利进行和参赛选手的安全。
赛前、赛后保障方面。市发改委、商务局、工商局、物价局和消防等部门对餐饮业的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及定价进行监督管理。酒店提供免费的早餐,将退房时间延迟到下午,并提供礼仪接待、存取包、检查录入、计时、设置补给站、医疗救护等服务。参赛人员、志愿者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凭证件可免费乘坐公交车。为参赛选手免费提供赛后恢复服务。
比赛保障方面。2018年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动用2000多名安保人员,出动警力270人次,警车、救护车22辆90辆次,设置临时管制点48处。共有150名裁判员、29名官方配速员、1767名志愿者、234名医护人员、22个医疗站点、56个AED移动救护。
第一届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参赛选手服装不统一,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方阵,比如红色方块代表教师队伍,黄色方块代表学生志愿者,蓝色方块代表公务员,等等。2018年对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参赛选手的服装进行了统一,以红色为主调,融入了赛事元素,胸前印有“我爱防城港”5个金色大字,寓意防城港市昂扬奋进的姿态,向着新征程扬帆起航。
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赛事路线以海洋文化为主,途径江山半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白浪滩、远古的恐龙化石、贝丘遗址、唐代潭蓬古运河、清朝古炮台等22处人文历史景观,充分体现了防城港市的社会历史文化,展示了海岸线风光和独特的城市地标建筑,让国内外友人深入了解防城港市,推动了旅游产业和招商引资。
表2 2017年、2018年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第一名奖金
名称性别2017年(元)2018年(元) 全程马拉松精英团体名次半程马拉松跑团团体名次全程(市民)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1000040000未设置10000120020000未设置8000未设置5000
2018年赛事奖金比2017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根据项目的不同,奖金均有2-4倍的增加。但是与同类赛事相比,奖金设置仍偏低。
赛事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依靠城市基础设施。当地政府在城市发展上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园博园、德诚商贸中心、三生地产、四通八达广场、CBD超高层等地标项目,重点提升道路建设,把一条4车道公路拓宽为8车道,在赛道旁铺设一条沿海公路,建设国内唯一一条全程海景塑胶跑道。新建“防城港北站—东兴”段高铁。良好的基础设施方便了防城港市民的出行和生活,也方便了外地的参赛选手前来参赛。在就业方面,解决了大批维护花草树木和赛道的工作人员就业问题。可见,赛事与城市之间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2018年防城港市接待国内游客2746.9万人次,比2017年增长36.2%;入境过夜的游客有18.35万人次,比2017年增加5.6%。国内旅游消费高达235.3亿元,增长42.8%;国际旅游消费为7237.85万美元。仅在国庆节期间,接待国内游客167.9万人次,消费达10.35亿;接待中越跨境人员6.3489万人次,增长42.1%,贡献率为61.4%,在广西各地市中防城港市旅游消费贡献率最高。经济的增长与赛事的社会效应、城市地位、形象的提升密不可分。
以防城港市港口区健身房和游泳池为例,自举办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以来,健身房由2017年的4家发展到目前的9家,游泳馆由2017年的3家发展到8家。健身房、游泳馆的增多,说明市民健身意识增强。2018年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参赛人数比2017年多2965人,参赛人数明显增加,微型马拉松组表现最为明显,说明参与体育锻炼的市民越来越多。
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提高了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更多的人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在健身上。马拉松比赛后,赛道上跑步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健身跑的市民把提高赛事成绩作为目标。马拉松赛事路线的选择征求了市民意见,使市民参与其中,市民的参与度和归属感增强。自首届举办马拉松赛事起,政府就不断宣传绿色生活、环保知识,许多家庭参与其中,让小孩从小养成正确处理垃圾的环保意识。
防城港市政府及环保局在环境治理和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建设全长8.96公里的绿色赛道,开辟花带10处,严查泥头车“抛、洒、漏”行为和码头粉尘、露天烧烤、海边燃放烟花爆竹、焚烧垃圾等,重点治理主赛道的港口区跨海大桥附近的海域,发放环保倡议书。2018年防城港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5.7%,比2017年上升14.3%;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均值比2017年明显下降。
2017年首届马拉松赛事,主道路封闭10小时左右,阻碍了一些市民上下班以及渔民的海鲜销售。在微马终点的补给站,由于大多数选手到达终点时间相同,在领取补给物品时出现了混乱现象。赛后赛道的一些附属设施,如警示带、设卡防护栏等回收不及时。这些都说明赛事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和欠缺。
首届马拉松比赛期间,对途经的交通主干线设卡长达10个小时,防城港市民出行受阻,主办方应规划更多交通改道方案。随着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参赛选手会越来越多,需进一步拓宽赛道,精心规划赛道设计,提供更好地比赛服务。2018年微型马拉松组由于报名人数增加2000多人,导致赛道十分拥挤,一些参赛市民由跑步变成走路,发挥不出竞赛水平。
在赛事纪念品开发上,赛事组委会推出的吉祥物只有贝壳纪念奖牌和赛事T恤,且不对外零售,然而防城港市有很多海产品可开发作为赛事纪念品。此外,赛事周边产品的开发不够,如钥匙扣、手机挂件、毛绒玩具、赛事纪念银行信用卡等有很大开发潜力。
根据网络统计,通过搜索报名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的量很少,招募的选手能力不强,世界排名靠前的专业运动员难以邀约到,前来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很少,赛事宣传力度不够。2018年,防城港市全程马拉松第一名的奖金是20000元,与广西南宁市全程马拉松第一名的奖金相比低40000元,半程的奖金低2000元。尤其在赛事刚起步阶段,奖金设置偏低对参赛者吸引力不够,档次也难以提升。
学习国外赛事组织管理经验,并结合防城港市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赛事管理模式;培养具有赛事管理能力方面的专业人才,并成立专门的赛事管理部门,让赛事管理更加专业化。
政府部门大力支持,通过体育赛事宣传,激发市民参赛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提高市民体育健身意识。此外,可组织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或者加入到赛事服务活动中去,促进防城港市体育事业的发展。
有市民建议把比赛路线从防城港市区转移到郊区或者白浪滩景区,从而促进郊区沿海的旅游业发展。据了解,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地的马拉松赛事都是在郊区举办。针对防城港市人口分布特点,进一步开发新的交通资源,建设立交桥、地下通道,完善现有的交通路网,以缓解比赛期间的交通拥堵状况。
赛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政府、公共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在运营模式上以政府统筹管理为主导,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和制度激励。赛事组织机构应对规章制度、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提升。实现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再利用,保证赛事健康快速发展。多组织与赛事匹配的增值增效活动,如赛道现场送福利、举办线下跑友派对、跑者分享会、定制服务、设立“悦跑客栈”等,增加赛事的吸引力、趣味性、参与性,提升品牌赛事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借助新闻媒体提升城市形象,从而提升赛事竞争力。媒体是最具整合力和号召力的。比如,借助网络和手机媒介的力量,加大网络的及时宣传,通过网络直播、抖音、微博、手机短信等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赛事的进展情况。
随着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渐提升,赛事开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随之而来。出于对赛事未来发展的考虑,建议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赛事的专业化组织管理,完善运营模式,适当提高奖金,开发新的交通资源和多样实物纪念品,加大与媒介合作力度,扩大网络及时宣传途径,全面推动赛事健康快速发展。
[1]杨璐.郑开国际马拉松对郑州、开封两地发展的影响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1):125-126.
[2]徐悦.南京马拉松赛事对城市文化建设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8,39(2):47-49.
[3]莫培辉.桂林国际马拉松品牌赛事建设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61).
[4]冯韶文,王晓瑛.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赛事运营管理模式研究[J].田径,2018(10):55-57.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ASEAN International Marathon
YANG Qinping, etal.
(No.2 Middle School of Dongxing City, Dongxing 538100, Guangxi, China)
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Y2015LX215)。
张俊斌(1980—),副教授,研究方向:足球、休闲体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