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珍宝盒:拜内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

2020-11-22 20:47周成刚
意林彩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斯特林馆内耶鲁大学

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还有另一个身份——前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这几年我每年都带队去国外搞一次名校穿越活动,从新西兰到美国,又从英国到澳大利亚,穿越过程中见过不少印象深刻的中学和大学图书馆,也常常为它们或古朴或现代或丰富的藏书而啧啧称羡,其中最特别也最令我难忘的是耶鲁大学的拜内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 BeineckeRare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1 9 1 8年,约翰、威廉、斯特林(JohnWilliam Sterling)给耶鲁大学捐赠了一大笔钱,用来建造斯特林纪念图书馆,由于捐赠的钱只能建楼不能买书,耶鲁一位叫昌西、布鲁斯特、廷克( Chauncey Brewster Tinker)的教授因此号召耶鲁校友捐出自己收藏的古籍和珍本,为新建的图书馆增光添彩。校友们纷纷行动起来,捐赠中就包括后来成为镇馆之宝的《谷登堡圣经》等。到1958年,耶鲁大学收藏的珍本、善本及手稿已经高达十三万册,原来的斯特林纪念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藏书,于是,捐赠过多种珍本的拜内克家族决定再捐钱建造一座专门用来收藏珍本和手稿的图书馆,拜内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由此而来。

拜内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在耶鲁大学的多个图书馆中别具特色,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专门保存稀有书籍和手稿的图书馆,现在藏有约一百万册的珍本书及数以百万计的手稿。该馆竣工于1 963年,由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戈登、邦沙夫特( Gordon Bunshaft)设计。图书馆独特的设计属于现代主义流派,却与耶鲁校园内其他复兴风格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图书馆是一栋长方体建筑,底部有四根大柱子支撑,整栋建筑的外墙上没有窗户,外立面由产自佛蒙特州的大理石板镶嵌而成。白天,薄薄的大理石墙能透过柔和的日光,同时又能让室内的古籍免遭阳光的直射。夜晚,在馆内灯光的照射下,图书馆的外墙会呈现出琥珀色的光芒,看上去像一个珍贵神奇的珠宝盒。

图书馆分为上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是大厅和阅览室,上层是书库。书库共分为六层,每层设七格书架,外罩一层玻璃幕墙。这里的所有书籍均可借阅,但只限于馆内阅读。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牛顿在耶鲁大学建校初期亲自赠予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你可以看到第一个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容闳的手书,你可以从纸莎草和羊皮纸上触摸到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

拜内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是《谷登堡圣经》,目前仅存世48本,全书1282页,分上下两册。1 5世纪50年代,约翰内斯、谷登堡( Johannes Gutenberg)在德国美因茨排印的这本拉丁文圣经,被公认为是西方世界活字印刷的第一本书。此外,该馆还收藏了享有“世界上最神秘的书”美称的《伏尼契手稿》。1912年,美國珍本书商威尔弗雷德、伏尼契( Wilfrid Voynich)发现了此书。经测定,这本书大概写于1 5世纪早期。《伏尼契手稿》厚约240页,以奇特的字母写成,有星体、植物和裸女等装饰插图,不同于我们目前已知的任何语言,至今无人能够破译。

拜内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向耶鲁大学的学生和老师开放,外部研究人员如果是科研需要也可以使用该图书馆。但因为这些馆藏图书往往都是无价之宝,在馆内借阅图书的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借阅规定,任何读者的借阅过程都有摄像头的严格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图书馆的防火措施也体现了该馆的用心良苦,图书馆一旦火警响起,收藏珍本和手稿的中央玻璃藏书室内能通过高科技设施迅速变成真空状态,确保这些书籍免受火灾。

拜内克图书馆建成之初,受到了众多人士的抨击,这座现代主义建筑与耶鲁大学中的古典风格建筑格格不入。然而几十年过去了,这样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少,拜内克图书馆已经成为耶鲁大学重要的地标建筑。

(邱露岭摘自微信公众号:

周成刚在路上)

猜你喜欢
斯特林馆内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的52岁新生
当小提琴演奏者翩翩起舞
寻宝博物馆记
一起跳
逛图书馆
讨说法的“分母”女生
最炽热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