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素玲
广西百色市迎龙小学
思维能力是在对事物感知、表象时,从而对事物进行分析、概括、归纳后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针对小学生这个时期的思维正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新课改提出了对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的初步培养,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更加注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发掘,帮助小学生培养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的能力,增加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的奥妙,领略数学的魅力。
当今社会,相关工作部门一直在强调小学生学习及作业方面要减压减负,但是还是会有部分小学生的学习方面仍面临着紧张的状态,除了学校学习的科目外,课后家长还要给小学生们报各种兴趣爱好班,使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是略微紧张的,这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定负面作用。学习压力大了,容易造成小学生对各学科学习兴趣的降低,因而导致上课容易走神、不能认真听讲,对学习产生烦躁情绪,甚至还会抵触学习,因此教育者需要多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情绪情况,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在日常学习中,让学生更牢固更灵活的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秉持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单单地按照教材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太过于根深蒂固,使授课方式变得没有太大吸引力,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减弱,导致数学教学教学质量下降。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导致小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降低。另外,当前我国各学校之间为了达到一定标准的升学率,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这一原因也使教师把学生的成绩看的非常重要,因此,导致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新课改的内容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学是为学生而服务的。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欠缺科学合理性,一般是先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情况,然后再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和接受情况,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没有很好地准确把握小学数学的特点,整个教学计划中都是由老师来主导学生,让学生看起来很被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老师讲,没有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新教育理念,老师也则是在力求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在进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今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单纯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但在实际教学课堂中,小学教师对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仍有待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的意识欠缺,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没有深刻理解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新课改下,要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实际教学中深入贯彻新课改这一标准,站在学生角度去处理课堂教学内容,另外,小学教师还要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理念,才能正确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始终站在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角度出发,以正确的数学思维理念为指导方向,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入手,积极主动的多与小学生沟通、互动和交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需求。由于每个学生又是独特的人的特点,教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公正平等的引导和发掘每一个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不同发展水平的小学生实现良好发展。
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这是小学生这一时期发展的主要特征,小学教师要针对这一特征增加活泼生动的授课内容,如在授课内容上多增加小游戏、小故事等,可以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可以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教师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增设教学情境来吸学生的注意力,不断的提高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要全面了解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各类因素的影响,积极的将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