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津
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激扬小学
微课的时间通常在5-10 分钟左右,学生只需要花费较短时间,便能够大致掌握本节课要学的知识,自主学生能力得到强化提升。同时,微课丰富的内容和视频授课形式,能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知识点,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学习起来事半功倍。由此本文特分析研究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其一,一周的课时少,教材内容大多为操作性软件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解,学生操作,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就容易磨灭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其思维的发展,甚至影响教学效率。教师教的辛苦,学生也学的痛苦,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二,学生自学能力不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师面对的都是一整个班的学生,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大多忙着对学生疑问之处进行指导,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而班上一些信息技术水平基础较差的学生,遇到问题不好意思提问,则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甚至打击学习积极性。[1]
1.依托微课,实现分层教学。学生和学生之间难免存在差异,信息技术基础不一。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照顾到每个学生,让其都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有所获。当然,要在限定课时内面面俱到的教授学生知识,采用传统教学办法是难以做到的。为此,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的知识点依照难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让学生依据自身能力来选择不同任务完成。微课也分为不同级别,适合不同层次基础的学生学习。基础层级,可以以微课演示制作步骤、操作细节,让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并操作,遇到问题也能在小组的互帮互助下解决。而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微课拓展知识应用,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同时获得更多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走进logo 乐园》这一课的时候,单元内容是让学生通过logo 来绘制图形,而教学核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学生发散思维,在计算机上输入不同的命令,来在屏幕上呈现出不同的图形。这一课的微课便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基础层次是让学生使用基本命令,依照对应步骤,来耐心细致的将图以命令绘制出来即可;拓展层次则是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绘制更多种类的图形,并给学生介绍其编程语言、编程技巧、前沿资讯等,开阔学生信息技术视野。
2.借助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在一些重点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一定困难。对此,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和标记这些重难点来进行微课设计。当然,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三点:其一,控制好独立思考时间。因为信息技术是操作性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设计微课的时候也要注意给学生留下自主思考、独立发散思维和操作练习的时间。其二,演示操作流程与方法。操作流程和方法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在设计这部分的时候要着力细化,为学生后续的自主学习、操作提供参考支持。其三,结合案例微视频。通过案例视频,能够让学生直观理解操作步骤,减少理解难度。[2]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这一课的时候,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明晰教学流程。教师先明确教学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申请电子邮箱。然后在微课的开头,先就电子邮箱的应用进行介绍,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电子邮箱的具体用处。期间,教师可以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电子邮箱的作用,教师适当补充,实现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互动。接着,微课中还设计了电子邮箱具体申请流程视频,学生只需要跟着微课的演示自行操作,便能申请到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在下课后,教师还可以将微课发送给学生,以供理解不透彻的学生反复观看,确实突破重难点,促进自身知识结构形成。
3.立足微课,掌握细节技巧。在过去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大多带领着学生按照教材的步骤来进行操作,但是这容易使学生忽略一些操作细节。通过应用微课,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具体的操作过程,让学生观察了解到每一步的操作是怎样完成的,以便于学生掌握细节技巧,更好的内化为自身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美化你的文章》的时候,可以先以微课给学生展示几种类型的电子文档:有全文字的文章,文章中所有的字号、字体都是一样的,看起来便让人毫无阅读的兴趣;有艺术字和图片嵌入其间的文章,鲜明生动的图片加上活泼的艺术字,能燃起读者阅读的欲望。据此,教师引入新课,并在学生观看完微课示范美化文档的操作步骤后,设置“友情”为主题,然后调整字号、字体,将标题加黑、调大,插入一幅图片来点明主题,两个人手拉手一起回家的背影。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借由微课来让学生掌握一些细节技巧,只要加入合适的元素,便能让文章更具阅读吸引力。
微课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优化,有其重要意义。对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正视以往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依托微课,实现分层教学;借助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立足微课,掌握细节技巧,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学生主动投入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信息技术学习,学有所获,学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