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桃春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竹笮江铃希望小学
小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注意力也有限,在课堂上可能注意力最多集中十几分钟后就会走神,那么他们就更不会花很多时间在作业上了。在放学之后就回去玩,把作业的事情抛之脑后,就算写作业也是心不在焉的,就会导致他们效率很低,对于作业敷衍了事。那么该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呢?就要求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去设计符合他们的作业形式,让他们可以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获得知识。
学生们大多不会喜欢那种枯燥无味的课堂,在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干巴巴的讲课,课下留的作业又只是简单地抄写课文,或者单纯地做课后习题。这样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那么学生们就不会认真地去完成作业,因为年龄小,他们大多都喜欢动手的作业,或者喜欢玩游戏,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将作业设计得更多元化,不只是通过纸质的方式实现,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致使学生认真地去完成作业。[1]
比如,老师在讲完课之后,想要让学生在课下去做一篇阅读理解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给学生布置出这个作业,让学生放学之后去完成的话,他们就不会对作业产生兴趣。在听到老师布置作业之后,他们之后感觉到很累,不会去认真完成,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将作业布置得多元化一点,老师可以跟学生说:“我们上课学到的课文,大家觉得有意思吗?”学生们可能会回答:“有”,有的可能会回答:“没有”,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说:“那你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是不是也是不一样的?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学生们可能会回答说:“是的”,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说:“那我们课下自己做一份阅读理解,自己仔细阅读文章,作出后面的习题,在下节课的时候,我们邀请几位学生来分享一下自己对这篇课文的见解,看一看能不能说服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学生。”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们就会为了在下节课的时候可以展示自己,就会认真完成作业。通过这一方式既让学生完成了作业,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都是课本直接上给出的,老师在讲解之后会直接给出学生一个总的知识框架,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学生们的能力就会被限制,他们的资料整合能力就无法得到培养,那么他们在之后的生活中遇到需要他们去整合零碎的信息的时候,他们就会感觉到无力。那么老师就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整合资料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资料整合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手机资料的过程的乐趣。[2]
比如,老师在讲完《七律·长征》课文之后,可以跟学生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红军的知识,了解到了建立国家的不容易,那么我们课下的作业就是通过自己收集资料,然后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在下一节课的时候,我们邀请几位学生上台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然后我们全班进行民主投票,选出总结的最好的学生,然后可以给那个学生一个奖励。”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而不是老师直接给学生内容让学生整理,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手机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搜集资料的乐趣,在他们自己进行搜集资料并且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他们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红军的精神。然后让他们上台展示,即可以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又可以起到一个督促学生认真搜集资料,让学生可以认真地完成作业的作用。
学生们在课堂上,如果只采用老师在讲台上讲的方式,学生们会感觉到很无味。老师应该创新课堂方式,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其他的教学方式。小学生一般都喜欢表演,老师可以将表演融入课堂,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更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比如,老师可以给了学生布置一个课下作业,可以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在课下,大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这篇课文表现出来,在下节课上课之后,邀请几个小组上台来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会对这篇课文产生兴趣,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在扮演的过程中,他们会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人物,从而理解他们的性格,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将表演融入课堂,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如果老师可以正确地加以运用,就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表现力,也可以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在作业设计上也应该更加多元化,让学生更有参与感,动手去实践,而不能只是纸质上的,如果只是纸质上的,学生们便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内容、了解知识。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就需要老师花时间去想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式,这样便能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