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 玲
江西省文化馆
开心麻花团队成名于2003 年,因为当年他们首创了贺岁舞台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并在北京话剧市场中脱颖而出。针对该作品的评价非常丰富,其中针对精彩动人故事的描述、幽默表演风格的演绎、智慧盘点年度事件等等都成为关键。这3 点其实也是开心麻花团队为群文戏剧小品所带来了的最大影响。
开心麻花团队是非常注重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合理选题的,他们紧密关注年度话题与新闻热点内容,它为麻花作品打上了标签。从其创作的作品类型、内容来看,它并非一味关注生活表面,而是在重新结构事件方面下足功夫,同时也大量融入了创作者希望表达的主题内容。在作品本身盘点年度热点话题过程中,他们也会表现某些严肃主题,引发观众思考。在2012 年,开心麻花登上春晚舞台并奉献了小品《今天的幸福》,这一小品非常贴合当年惠民民生政策事件,因为其题材就来自于当年中央电视台所开展的一次全民调查,调查主题就是“你幸福吗?”而在2014 年春晚舞台上,开心麻花又推出了《扶不扶》,作品中对于社会道德与公民良性进行了考量,内容丰富且点明要害。2015 年春晚上,开心麻花团队的《投其所好》则直指十八大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推出了反腐败力作《投其所好》。可以看出,开心麻花团队作品是非常注重把握时代脉搏的,他们在题材选择方面非常接地气,深受观众青睐。
开心麻花团队是非常注重作品重构的,他们在构建小品戏剧架构方面颇下功夫,例如比较经典的作品《魔幻三兄弟》,它所表现的魔幻主义现实色彩浓重,无论是故事完整性、情节推动翻转与高潮设置都非常合理,就像创作了一部微型话剧电影。另外,团队也曾经致敬喜剧大师卓别林,在作品《小偷去哪儿》中经典结构了小品内在结构内容。整部作品以默剧形式呈现,但在故事展现方面却相当完美,作品中所希望表达的社会现象风气与艺术文化内涵足以引发观众共鸣。[1]
开心麻花团队是主攻语言内容的,他们在关注语言幽默滑稽运用方面非常直接到位。观看过开心麻花团队作品的关注都能了解到他们的作品都是出其不意的,许多作品中对于语言包袱的埋伏非常巧妙,他们结合网络热词、传统曲艺段子创新词汇,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不同审美需求。在作品语音、词汇、情境、修辞这4 方面上都有创新,幽默包袱层出不穷。
比如说在作品中,开心麻花特别注重“文噱”,例如在小品《落叶归根》中,他们就将黑色幽默发挥到极致,通过推销墓地来现实影射当前房屋交易实际情况。整个作品剧情相当荒诞夸张,但是其创作结构正确,语言表达犀利,且演员表现也非常出彩,特别注重语言幽默的滑稽运用,这也说明了开心麻花团队是主攻语言的,其创作风格表现突出。
开心麻花团队中的戏剧小品表现类型相当丰富,其中就包含了滑稽喜剧、荒诞喜剧、形体喜剧、讽刺喜剧等多种类型,这些作品都是与时俱进的,且与年轻观众之间没有隔阂,拉近了相互之间距离。小品本身在表现类型、表演方式上都有突破创新,且创作意图非常大胆,其中主要利用到了大量高科技与数码技术内容,传播载体则主要是新媒体平台,而在传播方式上则真正突破了传统小品信息传播方式。
比如说,真实反映传统夫妻矛盾的作品《39》,其创作中创意构思新颖,描述了“话癌”这一绝症,配合倒计时舞台道具装置就直接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喜剧题材元素。再比如说,客观反映战争的喜剧作品《热带惊雷》就上演了一出巧妙的三人踩雷奇遇记,这种喜剧艺术表现手法非常巧妙,颇有四两拨千斤的味道,这样的作品在开心麻花团队中其实是屡见不鲜、时有出现的。
实际上,开心麻花无论在选题亦或是取材方面都是就事论事,结合年度大事件进行选材,确保传播方式多元化。而与此同时,将作品停留在事件描述与情景重现方面更有针对性。例如上文提到的“你幸福吗”央视全民调查这一案例就创作了开心麻花作品《幸福学堂》,它其实也借鉴了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太太学堂》,二者在创作规律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开心麻花团队在作品的整体结构上就事论事,尽量降低重复率,基本形成了鲜明的戏剧化对比效果。
当然,开心麻花的作品并非是靠幽默与搞笑语言进行堆积,它其中对于台词元素的运用非常巧妙,他们的台词能够客观准确反映人物,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事件中的特定表现,这是许多戏剧小品所无法做到的。[2]
开心麻花团队所创作的作品对群文戏剧小品创作带来了大量启迪,他们在想象与创新方面不会胡编乱造,特别追求群文戏剧小品创作的现实化优化,同时也引入了大量的荒诞甚至是魔幻内容,让群文戏剧小品的创作思路更广更有趣。这种艺术创作是独树一帜的,这也是开心麻花创作团队的独到之处,非常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