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中的哲思

2020-11-22 07:25:54王楚雨
散文百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睡莲毕加索美术馆

王楚雨

华南师范大学

睡莲,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在它诞生之时,就仿佛接受了众神的祝福,成为纯净又妖艳的化身。纯净,代表了女神般的圣洁,妖艳,又折合了妖精般的魅力。

老家曾经有一缸池水,里面种了两株睡莲,小时候我喜欢趴在缸边,看着它们圆润的叶子在水中静谧地漂动。在清凉的水气中,柔嫩的花瓣翕动,向幼年的我倾诉着玄之又玄的东西,最后成为童年回忆中珍贵的剪影。所以去日本旅行的第一天,我最想看到的莫过于地中美术馆里珍贵的五幅《睡莲》,当然,他们因伟大的作者莫奈而出名。

在众人的印象里,莫奈比起梵高、比起毕加索,生平也许过于贫乏无味,与刻板印象里艺术家叛逆、出格、热烈敏感而追求极致的形象有些出入。

说起梵高,人们会想起那个热情又孤独的孩子。他的梨花、他的星空、他的黄房子、他的向日葵、他的乌鸦飞过的麦田像他本人的人生一样寂寥而传奇。那痛快的画法,用灵魂书写的酣畅淋漓的粗犷,洗刷眼睛般漂亮的颜色,不舒服,却震撼。

说起毕加索,又带着神秘意味的抽象,或是用强烈而流动的线条带给人们虚拟世界的感情,或是呈现层层分解的几何化平面表象,随心所欲的构图和毫无逻辑的笔法,同他本人的桃色旧闻一样奇怪又捉摸不清。对不同艺术风格不断求索和创新的热忱,贯穿了毕加索的一生。

我不了解莫奈,满怀欣喜地期待与他的作品见面。可了解了他的一生之后,才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这位伟大的画家终其一生都在记录光、描绘光、追随光。在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一手打造、与自然融为一体、所谓“看不见”的建筑里,他的五幅《睡莲》混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就这样安静地等候着造访的人。一位画家和一位建筑设计师,他们仿佛心灵投契、一拍即合,一个追求光的灵动多变,另一个追求光的无限。光,在艺术里成为他们忠实的伴侣,甚至矢志不渝的信仰。

在穿着白大褂的展员带着日本味儿的英语的指导下,我们脱去鞋子,走进了藏着五幅《睡莲》的展厅。安藤忠雄是一个利用光线的天才,用柔和的乳白色灯光营造出神圣的气氛。我赤脚站在白色石子铺成的地板上,好像踩在北极的冰山上,被早上的太阳温暖着。莫奈的五幅《睡莲》则好像真的睡美人一般,带着朦胧的笔触和光影的变幻,凑近了甚至能听到她们均匀而甜美的呼吸。

我在展厅里缓慢移动着,眼睛被画儿给吸走了,在明明暗暗的色彩中,仿佛和一个孤独的老人在睡莲池边一待就是一天,四周被精心打造的水池包裹,打开了深藏于心的“第三只眼睛”。

早上的睡莲是清新可人,天真烂漫的,到了傍晚,才逐渐变得庄重起来,直到晚上,在月光的映衬下,清冷的气质一览无余,又因为黑,而显得神秘而不可靠近。铺天盖地的、可爱的小小莲叶,像苔藓一样长满了池塘,让人被突如其来的灵巧和细腻击中,好像能感受到生命中的所有浪漫和美好,在一天之内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而换了模样。灰暗的、浓烈的、朦胧的、无法诉诸语言的全部情感,都被莫奈留下来,以睡莲。

我从未想过印象派的温暖柔和可以如此坚定有力,因为过多的数量容易显得画作只是机械的重复,但《睡莲》的每一笔却又饱含丰富的灵魂。

地中美术馆的《睡莲》是莫奈晚年的作品,从属于一个系列,它并不仅仅只有地中美术馆珍藏的五幅,可以说这五幅连个零头都算不上,因为莫奈一共画了二百四十二幅,这接近二百四十二幅画耗费了他三十年的光阴,包括修建园子和种植照顾他的睡莲们,白内障也没能摧毁他继续画下去的信念和对哲学中无限性的追索。想让一个瞬间留下来的心愿不断膨胀,于是艺术成为了莫奈唯一通往生命永恒的道路。

可惜,追求光的人,也往往不能摆脱黑色的影子。光与影,光明与黑暗,好像永远缠绕在一起。也许是命运喜欢与天才开玩笑,视音乐为生命的贝多芬失去了声音,视色彩为生命的莫奈失去了色彩。在生命的漫长征途中,伟大的艺术家们一直在与终极的谜底作斗争。

平常的二百四十二幅画对一个画技高超的画家来说也许也并不算什么,难得的是二百四十二幅的每一幅都不尽相同,而灵动非常。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对着睡莲画了三十年还饶有兴致,失明了也割舍不下,怕是在梦里都想着睡莲,和睡莲谈着恋爱。跳跃的光斑和潇洒自如的笔触下,你能感觉到色彩只是媒介,或者通往更高形式的一种手段。

走出展厅的一瞬间,人们都眯着眼睛,感到一阵恍惚。

美术馆的出口是纪念品商店,里面有各种艺术作品再创作生产的周边。印着睡莲的明信片和眼镜布、小徽章都很漂亮,我和友人沉浸在睡莲的美丽中,最后一张明信片也没带走,而是买下了一个莫奈的石膏小头像,这个石膏小人微微噘着嘴,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我想起中学美术课本上莫奈的画像,那一张他年轻些,却也是皱着眉,露出无辜又苦恼的眼神。

他仿佛不善于向世人亲自表露感情,所以他的温柔格外不易察觉。诗人雪莱曾为他写了一首诗,“他清澈而优雅的眼神,在眺望蔚蓝的天空时,会把它当成是和我们生命同等的色彩去观察。”

地中美术馆外的小径,在粗壮树木的隐秘掩映下,突然撞见一小片愉快生长的睡莲,在树叶缝隙透过的阳光下呼吸,似乎是从馆里的画中跑出来的精灵,像是在挽留,又像是告别。

曾经有一个男人就这样深情地望着它们,画下它们的样子,亲手为世人制造一场温柔异常的美梦。我想,在所有和花有关的梦里,这一场睡莲之梦是我最不想醒来的。

猜你喜欢
睡莲毕加索美术馆
少年美术馆
你好,睡莲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学研究(2022年5期)2022-10-29 02:35:38
大同美术馆
现代装饰(2022年4期)2022-08-31 01:39:58
睡莲盛放
中国慈善家(2021年5期)2021-11-19 18:38:58
《梦》和毕加索
幼儿100(2021年7期)2021-04-10 06:32:14
睡莲
毕加索之夏拾遗
现代装饰(2019年9期)2019-10-12 08:46:42
去美术馆游荡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00
《牛》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