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未来三年我国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到2022年,要全面建立严格有约束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使之成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硬约束”。
市场监管总局将按照《指导意见》部署,持续研制发布一批以绿色理念为引领的重要标准,以标准助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目前快递包装的现状如何?新要求的落实又将面对哪些困难?相关企业迅速作出反应。
新政出台“硬约束”
企业提前布局
在北京一家快递企业的站点,记者看到,短短半个小时内,快递员共包装了15个快递,使用的包装材料包括各种规格的快递袋、包装箱、胶带、泡沫、塑料填充物等。
在另外一家位于北京的大型电商仓配基地,大量日用百货、快消产品、电子产品正在源源不断地发往北京消费者的家中。负责人介绍,像这样的仓配基地,他们在全国共有38家。
北京苏宁物流总经办主任富有博表示,传统包装的日均使用量是四万个,每天要支出约八万元。
调查显示,中国快递业每年产生超过900万吨废纸和约180万吨塑料垃圾。加强快递绿色包装的标准化,支持快递包装污染问题的妥善处理,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据了解,此次绿色包装新标准出台前,一些快递企业和电商平台已经提前布局,在绿色包装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不少做法已经开始落地执行。
新材料成本高成痛点
未来市场机会大
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家物流企业尝试绿色包装的同时,给了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巨大的市场机会。
记者了解到,过去,快递包装降解材料的价格是传统材料的三到五倍,这也是造成快递绿色包装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看到巨大的市场机会,材料生产企业正在主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抢占绿色包装市场的先机。
辽宁东盛科技集团董事长文起东表示,他们公司现在研发的生物基的降解材料,就是由原来两万多元降到了一万多元,虽然比传统的石油基还高百分之五十,但是随着全国不断上量,规模上升后制造成本还会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成本的因素,面对市场机会,包装材料生产企业还需要把握国家对绿色包装的新标准,选择合适的技术路径也是关键。
中国包装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跃中表示,在众多产品里,选择适合自己物流企业使用、电商使用、快递使用,以及选择哪种技术,都是需要他们考虑的问题。
目前,我国包装新材料生产企业超过30家,每年的生产产值却不足500亿元。专家预计,随着快递绿色包装的落地,整个行业市场规模在五年内将会扩大到1000亿元。
材料更迭方兴未艾
“价格战”又起
快递包装材料更迭方兴未艾,而随着高速公路免费和油价下跌,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王延平是上海一家食品饮料企业的负责人,目前在淘宝、拼多多等多个平台,都设有店铺。他告诉记者,公司产品中,饮料是卖得最多的,由于分量重、快递费用高,占了自己成本的近三成。
今年二月份后,多家快递公司用低价来寻求合作,使得一直有合作的快递公司也开始降价,行业的价格战让自己得了不少实惠。王延平表示,自己发出去的快递,费用多则降了40%,少的也有百分之十几,整体下降了约28%。
相关数据显示,7月份,顺丰单票收入17.87元,同比下降20.96%;韵达单票收入2.01元,同比减少36.19%;圆通单票收入2.16元,同比下降23.10%;申通单票收入2.12元,同比下降24.29%。
业内人士表示,几家快递公司中,顺丰由于推出特惠电商件,价格不到7元,业务量大幅增加,从而拉低了单票收入,实际并未降价。而其他几家公司都是以电商件为主,价格持续下滑。
整体降价近三成,降幅已经非常大,部分快递企业已经很难赚钱,那么此次的价格战,原因到底是什么?对于行业未来的格局都有哪些影响?
此轮快递价格的下调,一方面源于快递公司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和物流效率的不断提升,成本下降。而另一方面更直接的原因,是2月份开始,全国高速公路免收过路费,叠加油价下跌,快递公司成本进一步下降,于是,价格战愈演愈烈。
业内人士表示,快递行业价格战由来已久,并逐步淘汰了多数中小企业,而此轮价格战,则是在巨头之间进行,本质上是资本的竞争,所以更加惨烈。市场份额越大,成本越低,竞争更有优势。目前看,价格战直接导致加盟商派件费用下降,虽然总部有补贴,但盈利压力加大。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看价格战将继续,甚至还会扩大,一旦补贴跟不上,头部企业也会被淘汰。国内主营电商件的快递公司中,中通市场份额超过20%,排名第一,接下来分别是韵达、圆通和申通,此外百世、极兔也占据一定份额。
浙商证券研究所交运联席首席分析师匡培钦表示,因为短期有价格博弈存在,个别快递公司可能业绩上会有一定压力,但是长期来看,一定会有不错的表现。在具体配置方面,还是建议区分赛道,区分直营系、加盟系,以龙头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