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权
摘要:配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关系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以及人民的供电需求。基于此,本文就配电网的设备状态检修以及运行维护展开讨论,从配电网设备的状态检修内容进行研究,并就配电网设备的运行维护中线路评价、电容器运行状态、PMS配网设备的台账准确性、停电范围的降低、互感器的检修、配网检修与配网建设的融合给出完善建议,以期为相关的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配网设备;状态检修;运行维护
引言: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中要组成部分,其运作程度直接关系着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以及用电安全,为满足现阶段人民对于电力需求的提升,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需要对于配电网的设备进行必要的状态检修以及运行维护。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的技术应用的广泛,电网的运行逐渐向更加科技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转变,为此,相关的从业人员要拓展思维,创新工作方式,完善配网的检修及运行维护。
一、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的工作内容
配电网的实际运作需要众多基础设施的相互配合,对于配电网设备的检修,包括对于配电网设备自身运行稳定以及安全性的检修,同时,包含可能对于配电网设备产生不利影响的外界因素的检查。在检修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依据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并按照相关的既定成本,制定合理化的配电网检修方案,并按照相关的程序加以实施。
对于配电网设备的检修,通常可以依据其安全性以及新技术的使用进行划分,具体的操作步骤为:(1)巡检,这种检修手段是以配电网设备的带电运行为检修的前提,对于设备的状态量以及相应的检查步骤的实施,其具有高效的特点,是日常检测中较为常用的方式,在检测中要严格依据相关的规定,并依据相应的技术进行检测方式的创新,例如:创声波技术、局部放电技术、红外测温技术等;(2)例行试验,这种技术是一种依据相应的周期,在停电的状态下对于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方式,这种检测手段由于需要在无电状态下进行数据的收集,因而缺少相应的灵活性,因此,在其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的规定进行检测,并注意对于供电大户要适当的进行周期的缩减,并避免对于一般设备使用此方法;(3)诊断性试验,这种检测手段是依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以及遭受不良状态侵蚀的程度,为保证对于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深入的评估而采用的一种检测方式,是一种偶发性的检测手段,其凭借重复试验少、针对性强等优势,保证了设备状态量的平稳以及供电量的安全可靠[1]。
二、配电网设备运行维护策略
(一)精选典型线路进行人工评价
在实际的评价中,通常采用具有较高精确性以及工作效率的PMS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但由于在应用过程中,这种方式对于很多步骤进行了省略以及跳过,虽然可以直接进行评价结果的给出,但同时也加深了相关人员对于评价结果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进而导致对于电网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的获取不充分的现象。因此,需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选取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线路进行评价,对于分支、设备单元、主干线路等进行小范围的测定评价。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按照相应的巡检程序,把量值的情况以及电力强度进行综合比较,并融合其发展趋势,在同类设备中进行一定的比较,进而对于评价的准确性以及客观性提供保证。此外,要结合相应的评价规范,在把握单元评价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性的评价,并结合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进行人工评价,以保证评价的精确性。
(二)电容器状态检修
电容器在配网的运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容器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因此,其相应的故障产生率也加大,因此,相关的检修维护人员,需要对于电容器进行周期性的检测管理,并按照电容器的日产参数进行有效的检验维护,依据数值信息与额定数值的对比,对于已经出现以及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有效的防范,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故障发生的频率。此外,在检验时要注意其中电阻值的变化,例如:若出现电阻值增大的情况,则要及时切断电路,并依据情况更换具有良好匹配度的相关部件,以此为电容元件的高效精准运行提供保障[2]。
(三)强化PMS配网设备台账的精确性
信息的有效收集是保证配电网运行状态的有效途径,可以为供电以及检修计划的制定以及设备的有效评价提供可靠的保障。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需要对于设备的投运、制造、检修、运行以及试验情况进行综合的收集与整理,并对于设备以往的运行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形成系统的信息库,并通过设备的基础信息、运行信息、检修信息等情况的有效分析,对于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把控,进而为设备的评价提供基础。
随着配电网设备更新速率的加大,其相应的设备数量十分庞大,随着使用程度的深入,需要在配电网设备的改造以及新建工程的适用初期对于设备的相关资料进行记录与整理,并周期性的对于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跟踪式的记录,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按照实际产生的数据对于PMS系统中的相关台账数据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完善与更新,并对于设备中存在的重点数据信息进行核查,例如:在实际的记录过程中,需要对于产权归属、生产厂家以及投运时间等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核查与整合,以提升台账数据准确性。
(四)降低停电范围
在进行配网设备的检修以及维护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需要断电的情况,为保证检修以及维护的效率,需要对于维化的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按照相关的规定对于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进而实现对于设备具有的安全隐患的排除,提升配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为此,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应用相应的联络开关,以此对于停电的时间以及范围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柱形SF6触点开关,凭借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减少故障对于配电设备的影响,进而达到对于停电范围进行缩减的目的,进而有效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五)互感器的状态检修
互感器的故障会降低设备的运行效率,导致配电工作运作状态不良的情况存在,因此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掌握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的管理方式,提升运行维护的效率,促进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高效开展。
在进行相应的检验维护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一定的观感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例如:声音的判断方式是具有一定经验的检测人员的常用的检测维化方式,通常设备的运转出现异常会产生一定的磨损,进而产生不良的杂音,可以依据设备产生的声音对于其运行状态进行判断,进而发现问题,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此外,还应注意设备是否存在过热、破损以及放电等情况[3]。
(六)融合配网状态检修以及建设标准
在对于配电网设备的检修以及运维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强化配网的状态检修以及配网的运行标准的融合。以此提升配电网的整体建设改造与新建住宅供电工程管理,规范供电方案的编制,优化供电服务水平,依据区域对于电力的需求以及实际建设情况进行检修与维护工作的有效划分,进而保障供用电安全,为建设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标准统一、运行高效的配电网提供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为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促进输配电的合理化以及科学化,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对于配电网的状态检修以及运行维护,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为此,相关部门需要依据规范性的流程,对于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周期化的检修,并按照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对于配电网的相关设备进行合理运行维护,进而实现推动配电网运行状态的良性稳定,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供电水平,为生产生活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吳国文.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与运行维护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1):214-215.
[2]李迎.基于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行维护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33-35.
[3]徐贤靖.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与运行维护分析[J].自动化应用,2017(06):129-13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