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到“鼓励基礎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结合教育部不久前提出的“体育中考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开展研究在高考录取中评价体育”,人们不难看出其中的明确信号:即通过考试和体育挂钩,倒逼重视体育。
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调查显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视和肥胖现象尤为突出,力量、速度与耐力素质增长缓慢。近几年,中央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青少年体质才渐渐有止跌之势。
但在“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的问题上,仍然有很多学校打马虎眼、打擦边球。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担心学生奔跑打闹造成安全事故;二是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下,天然地轻视体育课。有些学校为了最大化利用每一分钟,甚至连“课间十分钟”也无法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支持将考试和体育挂钩。
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体育是考试科目”,但直到近几年,一些省市才陆续加入体育中考项目。然而,大多数地方的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间,相对来说,分值偏低,不易拉开分数。2019年,云南省教育厅首次把体育中考提至100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将体育直接跟考试成绩挂钩,尤其要注重科学性、精准性。要知道,考试的每一分都很重要,必须体现“努力”“公平”这些基本原则,更好地引导学校和学生在重点环节、正确方向上发力。
因此,我们欢迎进一步扩大体育在中考的分值和影响力,但也应该加强论证,让这种变化最大程度体现出科学性、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