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服务深入产业园区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实践为例

2020-11-20 06:38杨玲娟朱腾飞张维祥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29期
关键词:生产力产业园服务业

杨玲娟,朱腾飞,张维祥,徐 瑞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210042)

0 引言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对科技服务业发展重视程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015年省政府印发《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15〕126号),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建设10个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示范区、20家科技服务特色基地,培育500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科技服务骨干机构、10个国内外知名的科技服务品牌,培养引进3 000名高层次科技服务人才,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科技服务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1]从国家到省级层面的各类文件,均把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重要内容加以推进。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进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简称“省生产力”)作为我省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力推进我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导科技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为助力全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做出了初步探索和具体实践。自2015年启动《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基地)行动计划》(简称“进园区行动计划”)以来,以“面向产业、聚焦企业,把科技服务送到创新驱动的主阵地去”为宗旨,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点,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服务紧贴各园区战略规划、产业布局和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基本形成重点服务园区、产业、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工作网络体系。

通过“十三五”5年的探索和发展,省生产力“进园区行动计划”业务业已成为江苏科技服务业品牌产品,省生产力紧紧围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科技产业园区(基地)的发展需求,整合省内各类科技服务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引导推动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产业一线集聚,引导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

经过5年多的努力,服务园区由2015年试点的10家园区发展到服务全省的61家园区,主要面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科技产业园区(基地),服务范围覆盖100%国家级高新区,70%以上省级高新区,在此基础上,辐射苏中、苏北园区,服务园区占苏中、苏北总量的73%,在全省建设了30多个科技服务中心等服务窗口,通过示范辐射周边区域,实现科技服务窗口在全省重点产业园区(基地)的全覆盖,年服务企业超过30 000家、开展各类科技服务活动300余场;在全省形成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2 省生产力进园区服务模式分析

省生产力采用与产业园区管委会、科技服务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共建等方式,共同建设省生产力一站式科技服务中心。省中心选派业务骨干进驻园区驻点,园区提供场地、资金、政策、人员保障,针对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需求,组织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向高新园区集聚和导入,构建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服务网络,同时辐射园区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企业创新提供服务。省生产力与园区共同打造一个线上服务平台,开发科技服务清单,及时解决创新主体的需求痛点,同时在线下与园区共建一个服务窗口,做实科技服务主体,通过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做活科技服务市场,形成了一套集成服务机制。

2.1 进园区集成服务机制探索

2.1.1 联系协作园区(1.0模式)

2015年7月,江苏省科技厅王秦厅长对进园区行动计划作了专门批示,并对此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省生产力抓好落实,大胆实践,与园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点,助力江苏高新园区和高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同月,省生产力召开了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基地)行动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实施“进园区行动计划”。首批在苏州工业园区、盐城环保科技城、宿迁高新区等10个产业园区启动试点建设,通过选派人员进驻园区,建设一站式科技服务中心,举办专题对接会、创新沙龙、专家会诊,组织国内外相关科技创新要素提供创新服务,梳理制定科技咨询、科技金融、创新平台支撑、创新创业培训等9大服务产品包(第1版),切实做到了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管理办法,中心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工作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

2.1.2 面上合作园区(2.0模式)

从单点联系协作向面上合作转型期,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中心的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工作进入了平稳过渡期,为进一步做深、做广、做强园区服务,推动全省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省生产力研究制定了《“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行动提升计划方案(2018—2020)》(简称“进园区行动提升计划”),更加明确了中心领导班子会是决策机构,协调和推进办公室是扎口管理机构,中心办公室、综合服务部门、各园区牵头服务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同推进由点到面的“进园区行动提升计划”服务网络,开创性地将园区科技服务与部门年度任务指标和绩效相挂钩。通过区域创新、产业布局、载体建设等方面咨询服务迈出新步伐,具备了为地方政府、园区提供专业化规划咨询服务的能力,将单一服务处室对接园区单一服务事项的“一事一议”1.0服务模式转变到解决园区和企业技术、政策、资金、知识产权等多个服务需求上来,为园区及企业面上创新创业需求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1.0模式向2.0模式转变;结合园区产业和企业需求,修订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服务产品包(第2版),涵盖十大服务产品清单。

2.1.3 重点服务园区(3.0模式)

从面上合作模式到集成服务模式转变,同时,充分发挥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作用,协调探索建立科技服务业发展新模式,通过联盟集成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推动创新高地主阵地(高新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省生产力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横向形成科技资源集成和推送的服务网络,纵向集聚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科技服务业集聚区。2018年初开始探索,首次与昆山高新区开展了集成服务模式试点,在此基础上与苏州工业园区、江阴高新区等开展集成服务模式试点,到2019年初基本完成试点园区服务模式转变,截至2020年8月,在15个园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基本实现2.0模式向3.0模式转变。结合园区产业和企业需求以及园区服务新模式新形势需要,及时修订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服务产品包(第3版),形成两大品类12项分类55个产品清单。

2.2 进园区集成服务体系构建探索路径

2.2.1 探索构建集成服务路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进园区行动(提升)计划”的要求,确保进园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成效,中心对开展合作的61家园区进行了分类梳理,省生产力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工作由最初的单一、单项服务开始探索,不断向集成服务转变,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形成了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重点服务园区(3.0模式)、面上合作园区(2.0模式)、联系协作园区(1.0模式)3种服务模式,初步建立了分类、分层服务园区的工作体系。

2.2.2 形成一批服务案例

国际合作服务案例。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自2017年起,联盟积极推动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与江苏科技创新合作,先后组织企业代表团两次访问鲍曼大学,并邀请鲍曼大学参加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第六届全球(南京)研发峰会等活动。联盟推动鲍曼大学于2018年7月在南京与雨花台区建立南京华曼信息技术研究院,标志着第一所来自于俄罗斯的知名高校鲍曼大学沙赫诺夫·瓦季姆院士团队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成功落户南京,成为南京引进国际创新载体和高层次人才团队落户的成功典范。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案例。苏州市易德龙电器有限公司将两化融合项目作为企业一把手工程,从企业的战略定位、信息化环境下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入手,筛选出企业急需提升“定制化电子制造及服务、产品质量快速追溯和持续改进、客户订单快速响应”等能力。该公司推进实施两化融合后,运用信息化进行全面生产制造过程管控,打造全透明、高品质的精细化智能化生产,逐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每年节约材料成本2 500万元,提高生产效率20%,新增产能5 000万元。

创新方法培训案例。沙钢集团通过2014年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培养了150名掌握TRIZ理论及其工具方法的骨干工程师,工程师运用培训所掌握的分析方法和工具,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构思或概念方案,应用创新方法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9项,形成专利12件。学员通过创新方法,形成的“提高钢水净化系统去除夹杂物的能力”项目全年为公司节约成本1 384万元;“提高脱硫站扒渣效率”项目中气动赶渣方案应用后,全年为公司节约成本4 940万元。

3 省生产力进园区服务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

3.1 全省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稳定增长

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区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科技服务作为区域创新的主要支撑也愈发地重要[2]。2019年,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我省以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继续深入实施科技服务业升级计划,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积极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系统,全省科技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省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稳定增长,总收入达到9 319亿元,同比增长15.8%,科技服务业机构总数逾7万家,从业人员数量147万人,机构数和从业人员稳中有增[3]。

3.2 省生产力助力江苏科技高质量发展

省生产力“进园区行动(提升)计划”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落实。工作推进5年以来,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推进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导科技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做出了具体探索和深入实践,始终坚持面向产业、聚焦企业,把科技服务送到创新驱动的主阵地、打通科技服务链条“最后一公里”的原则,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行动计划由最初试点的10家园区发展到服务全省61家园区,以聚焦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33个,辐射苏中、苏北园区,服务范围覆盖100%国家级高新区,75%省级高新区(见图1)。5年来,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行动累计为园区开展各类科技活动400余场,年服务企业30 000家(见图2),帮助园区制定各类科技创新政策50余项,编制产业规划60余项,开展各类项目论证咨询130余场次,引进各类创新平台40余个,招引高层次人才20余个,累计向园区推介各类先进技术4 000余项,通过金融路演、专项融资等服务累计帮助科技型企业融资40多亿元,实现技术合同收入近1.5亿,基本形成了重点服务园区、产业、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工作网络体系。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行动计划已成为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科技服务品牌。

图1 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入驻高新园区、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情况

图2 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服务企业、举办服务活动情况

4 结语

2020年是“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江苏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研究国家和江苏省创新科技发展、创新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之年,省生产力作为江苏省科技厅直属副厅级科技服务机构,贯彻江苏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省科技厅重点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以科技服务为主线,为政府科技管理提供支撑性公益服务、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科技服务为己任,自2015年实施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行动(提升)计划以来,始终致力于探索创新科技服务有效路径,通过5年的努力,探索了服务高新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企业的1.0模式、2.0模式、3.0模式,通过选派一批科技人员驻点、打造一个线上服务平台、开发一张科技服务清单、共建一个线下服务窗口、设计一种市场运行机制,构建了“五个一”的集成创新服务模式。将科技服务集成并源源不断地将科技创新资源送到区域创新的主阵地是创新发展理念的有效探索。省生产力以创新主体需求为导向,初步探索出了一种面向区域创新的集成科技服务模式,有助于形成联动,放大科技服务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生产力产业园服务业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