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农村饮水工程现状及需求分析

2020-11-20 07:36:44朱京德
陕西水利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连云港市水厂

丁 伟,朱京德,乔 婧,董 娃

(连云港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6)

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沿海中部的黄海之滨、江苏省东北部,下辖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三县和赣榆、海州、连云三区,共有75 个乡镇,1403 个行政村。至2014 年底,全市东海、灌云、灌南及赣榆和海州区五个县区人口503.7 万人,农村供水人口338.54 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05 年开始实施,经过三轮建设,至2015 年全市累计解决322.34 万农村居民和23.17 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将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工作,对全市农村饮水现状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1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情况

2005 年,根据省政府的部署,连云港市及时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04 年~2010 年由水利部门组织新建、改建水厂52 座、区域供水延伸19 处、农村小水厂延伸供水58 处,解决不安全人口136 万人。2011 年~2012 年,全市再次为20.28 万农村人口及23.17 万农村学校师生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2013 年,根据省统一部署,按照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工程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同步实施的原则,全市启动了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在2017 年以前解决剩余189.25 万人的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2013 年已解决33.38 万人,2014 年已解决32.98 万人,2015 年已解决99.8 万人。全市还有23.09 万人饮水问题需要解决。

笔者通过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全市农村供水主要通过1000 m3/d 以上供水工程供水,水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见表1)。

表1 连云港市农村供水工程现状基本情况表

2 农村饮水问题分析

1)现状供水系统。2004 年,连云港市东海县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工作,2008 年全市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由于资金限制等原因,部分管网采用PVC 管,管材建设标准较低,力学性能差、抗冲击性不佳、使用寿命较短。随着近年村镇开发,路面硬化,前期部分沿路铺设的管道埋在路面以下,导致管网出现问题无法维修。从2013 年,城乡统筹区域供水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同步实施,原有部分供水管网线路、压力发生改变,部分地区供水水质、水量、水压与城乡统筹区域供水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现状水质保障。缺少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目前已经建成的镇村水厂化验设备不全,仅能化验浊度、余氯、pH 值等常规项目,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检验项目和频次达不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相关要求,水处理药剂费、水质检测费全靠供水管理部门自筹,化验设备添置和化验人员的业务培训都受到了经费的制约,这些都与《江苏省农村集中式生活用水卫生监测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相去甚远。当地卫生部门只是在每年的枯水期(1 月~3 月)和丰水期(7 月~9 月)取出厂水和末梢水检测一次,各农村饮水供水单位按照规定定期做一次完整的水质化验分析相当困难。

3)现状工程管理。现有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多面广,运行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经调查,农村供水所选材料及设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先进,施工工艺更复杂,尤其在水质处理方面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各种类型水质进行处理。目前的工程技术人员由于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不足,供水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存在一定困难,突发故障的处置能力不高。

4)现状建设资金保障。从2013 年开始,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筹集,按照人均投资300 元考虑,2013 年~2017 年连云港市解决189.25 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约需要投资5.7 亿元,省级财政仅补助性投资1 亿元,其余全靠县区政府自筹,地方配套资金压力很大。部分农村集中供水设施由于供水量、水价及运行电费等因素制约,供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设施管护经费投入和简单再生产都难以保障。

表2 连云港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需求调查表(供水规模>20m3/d 以上)

3 农村饮水需求分析

根据江苏省“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规划目标:到2020 年,全省区域供水达镇率达到100%,农村集中供水率不低于9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8%,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85%以上水厂净水工艺配套率达到100%、千吨规模以上水厂化验室配套率达到100%。结合江苏省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同步实施的要求,实现农村和城市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的要求,按照轻重缓急、近远结合、量力而行、可以持续的原则,综合采取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通过巩固提升,逐步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和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全市还有约89.3 万人采用地下水作为饮水水源或使用供水规模在1000 m3/d 的小型供水设施,部分供水的水质、水量、水压、取用方便程度、供水时间等还存在一定问题。通过进一步实施管网改造、管网延伸工程,与区域供水管线衔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与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同步实施,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通过兴建加压站,对部分现有供水水厂、管网进行改造,解决区域供水主管网水压不足区域的供水问题;通过加强水源保护,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全市将会直接新增收益人口51.6 万人,同时近209 万人的供水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将真正实现农村和城市供水的同网、同质、同价。

4 农村饮水安全的保障措施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是确保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农村供水全覆盖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笔者认为要做好几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一是完善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制定水源地保护措施,落实有关部门职责。二是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及时排查污染隐患。按照职责分工,市、县环保部门对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严厉查处保护区内威胁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三是认真做好水质检测工作。目前,除卫生部门的每年丰水期、枯水期的定期抽检外,各运行管理单位利用自建的常规水质检验室,每天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日常指标检测,随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2015 年,东海、赣榆、灌云进行了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水、出厂水、末稍水进行检测,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将更有保证。

2)规范工程建设管理。一是通过供水管网延伸、改造、配套、联网等措施,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与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同步实施,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二是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实行政府监督和第三方检测同步,严格质量监管,确保把农村饮水安工程这项“民心工程”建成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三是统筹解决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的工程标准低、规模小、老化失修以及水污染、水源变化等原因出现的农村饮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等问题,妥善解决小水厂的“关、停、并、转”问题。

3)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继续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管理机构,全面建立区农村域供水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改革,明晰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落实工程管护主体、责任、经费。国家投资为主的规模以上工程,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原则,组建专业管理单位实行专业化管理。创新运作机制,保障城镇供水企业由积极性实施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工程建设管理。推行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实施农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工程建成后长期充分发挥效益。

4)规范工程运行管理。建立健全供水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建立农村饮水工程专业化运营体系;加强农村水厂水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净水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水工序质量控制,强化消毒水质检测,建立严格的取样和检测制度,完善以水质保障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定期举办水厂工作人员培训班,进行水法规、电气知识、机泵管理、机泵保养维修、管网保护维修、水源保护、文明服务等知识培训,提高运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通过加强培训,推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严格水质检测制度,确保安全供水。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连云港市水厂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莲年有鱼》
人物画报(2019年2期)2019-09-10 07:46:47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四川环境(2019年6期)2019-03-04 09:48:52
水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解析
电子测试(2018年9期)2018-06-26 06:46:30
水厂环状管网平差计算与分析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51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中国水利(2015年3期)2015-02-28 15:12:13
连云港市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11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措施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