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管理体制的核心是管理机构的设置。在我国老年教育事业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现有的各类老年教育管理组织,其推进发展作用功不可没。但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实现老年教育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历史重任面前,又显得力不从心。尽快理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迫在眉睫。在探索“以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为关键”的实践中,新生的老年教育委员会管理效率和效能更显优越。只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修正、充实和完善,深信它将会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0年第10期登载了崔华同志撰写的《我国老年教育管理体制研究及思考》,笔者认为此文触及了老年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也是笔者近年来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有些想法和崔华不谋而合。下面笔者仅就老年教育委员会这一机构组织形式唱一唱赞歌,以期引起更多老年教育工作者对管理体制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在老年教育事业走上科学发展的今天,人们热门话题之一是如何进一步理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笔者是个从退休就开始从事基层老年教育的志愿工作者。20年来老教工作酸甜苦辣的经历,深感此话题是我们老教战线,特别是基层工作者的民意和强烈呼声,也是大家高度事业心、责任感和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执着追求的体现。
众所周知,凡事靠人办,办事人要靠科学的组织管理。好的管理体制,可以事半功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笔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首先是反映在管理体制上。
关于老年教育的管理体制,30多年来始终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先后涌现出“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协会”“老年教育促进会”“老年教育协调小组”“老年教育领导小组”以及“老年教育委员会”等管理组织形式。各地老年教育的主管部门也各不相同。尽管管理协调机构的名称各异,但大家的目标方向一致,即探索老年教育的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由于大家都在尽力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勤奋地工作,从而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以摸得着、看得见的办学成果,赢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同。初步形成了各部门推动,多形式办学的老年教育发展格局,还积极探索了坚持政治立校,坚持党政主导,坚持服务中心和服务老同志,坚持与时俱进等系列基本经验。并成功地与国际老年教育接轨,在世界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年教育的新形象。全国老年教育之累累硕果,足以证明现有各类管理组织形式功不可没。
健全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其根本目的是为更好、更快地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从目前现状看来,形势严峻、迫在眉睫。
一是从实现国家老年教育规划主要目标来看。要完成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宏伟目标,没有强有力的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难以想象的。
二是从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当前存在问题来看。当前我国老年教育明显地存在“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协调亟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拓展等短板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老年教育的深入发展。化解矛盾,补齐短板,已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三是从健全管理机制客观要求来看。各级管理机构职权的分配及各机构间的协调能力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能和效益。这就要求建立体现权责一致原则,充分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健全管理体制。所以《规划》的“指导思想”里提出:“以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为重点,以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为关键”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组织、民政、文化、老龄部门密切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
四是从现有的一些管理形式功能的“先天不足”来看,虽然我国现有的各类老教管理机构功不可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有的老教管理组织形式也存在一些明显缺陷,主要表现在一些机构设置管理范围有限,权责不明晰,又缺乏对基层的考核监督机构。特别是社团性组织的“协会”,只能在其对象范围内联系协调,缺乏应有的权威,话语权少,公信力和执行力弱。再加上目前各地老年教育体制形式多元化,其管理职能亦多元化,难以形成集中统一领导。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着紧密关系,首先是要依法发展,包括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等。老年教育既是“朝阳事业”,又是重大的“夕阳工程”,所以建立由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并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权责一致的老年教育领导管理机构势在必行。
在人们探索老年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20世纪90年代,在安徽、福建等地涌现了老年教育委员会综合性管理机构。在委员会中一般都是由党委分管领导兼主任、政府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党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委员,另聘请有经验、有威望的同级退休老同志任常务副主任,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政策,层层落实责任。各地老年教育委员会,在办好同级老年大学的同时,都把工作重点放在组织、协调、督查、指导下级老年教育工作上。基本形成了上下一股劲、辖区一盘棋的老年教育工作局面。
从20年来的工作实践看,各地建立的老教委管理机构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充分体现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具有党政领导权威。由于党政领导担任了老教委机构主要负责人,他们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定期听取老年教育工作汇报,及时帮助解决老教工作急重难问题,不仅在老教工作大会上做指示指导性讲话,下基层调研督查也不忘关注老年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对老教工作的真诚关爱,领导的榜样也极大鼓舞了基层干群。二是标志着党政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和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各委员会成员单位依法行政,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利,并实行权责一致,显示了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执行力。舒城县在每年老教委成员全会上,大家都仔细讨论县老教工作计划和总结;认真研究发挥各自部门职能优势来助力推进老教工作;并根据全县老教工作需要,适时参加相关活动,尽力履行本部门职责。三是充分发挥了老年人积极作用,具有广泛群众性。在各级老教委机构中,都聘请了一至二位身体健康、热心老教工作,有经验和威望的同级退休老同志担任或主持老教委日常工作。他们了解老同志的实际和意愿,在接受了组织委托后,都把担任这项工作视为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实践,是继续为党和人民发挥正能量的平台,从而不断涌现出一批“老骥伏枥”的典型。四是老教委机构内设专门办公室,专门负责一个地区老教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察、指导工作,真正实现事情有人办、说话有人听、任务能落实。由于老年教育委员会组织机构具有上述职能特点优势,它有力地推动了一个地区和部门的老年教育较快发展。从安徽省六安市及其舒城县的实践来看,下列图表就是最好的说明。
安徽省六安市1999-2019老年教育发展简表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1999-2019年老年教育发展简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要尽快理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在实施创新老年教育机制为关键的实践中,应先拟在省以下设立老年教育委员会机构为好。它上能对标《规划》要求,下能接地气,符合广大基层实际,易于操作,效果显著。当然,这种管理体制形式也还需在今后实践中继续进行检验和不断修正完善,以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整个老年教育事业以及向基层延伸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发展得更快一些,真正达到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