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峻岭,李志光,詹怿希,黄燊强,邓雪芬,邓安琪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逐步提高全社会的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的环保意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迅速,目前全世界年产生垃圾约4.9亿t,中国年产生垃圾约1.5亿t,东莞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438万t,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生活垃圾只有经过分类,才能选择分类回收、填埋、堆肥和焚烧热能利用4种环保处理方式。混合垃圾的分拣成本很高,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承受,所以从源头开始垃圾分类,是各国的共同选择。
科学开展垃圾分类与收集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处理量和降低垃圾处理设备的投入,有效降低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在社会、经济与生态3个方面具有非常可观的直接效益。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工作涉及面广、社会讨论度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日本,垃圾分类与收集推广了近30年才逐步形成了现在全民自觉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德国,垃圾分类作为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从实施垃圾分类到形成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整整用了40年。
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并陆续开展相关调查研究,201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提出:先行试点的46个城市,到2020年底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与处理系统;全国地级以上城市2025年前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系统。
国内约束性的垃圾分类搜集的法规直到2019年7月1日首次在上海实施。号称“史上最严”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是中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的第一个地方法规,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必须按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投放。经过半年生活垃圾分类的强制实施,上海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19年11月14日,上海市《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情况的报告》为半年的工作定性:“整体成效好于预期”;全市1.2万余个居住区达标率 已由2018年底的15%提升到2019年11月底的90%。上海市干垃圾处置量减少33%,湿垃圾分出量增长 一倍,达到约8710 t/d,远超指标量的5520 t/d。可回收物较2018年12月增长3.7倍,有害垃圾分出量增长13倍多。
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求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前及义务教育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社区共建活动,要求学生和家长将垃圾分类情况向所在学校和社区进行反馈。在全市建立统一的积分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垃圾分类的信用账户,通过一系列投放垃圾的行为约束 规定,逐步改变居民随意投放垃圾的生活习惯。
2018年7月18日,《东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方案》规定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的目标:2018年在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机构试点推行居民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试点商场、酒店、农贸市场等区域推行居民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启动市区莞城、东城、南城、万江和松山湖园区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逐步完善分类投放设施、分类收集制度、分类运输工具、分类处理措施;到2025年基本建成相对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20年5月29日,《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印发,东莞生活垃圾分类搜集与处理进入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对应的四色垃圾桶分别为:可回收垃圾是蓝色,有害垃圾相对应的是红色,餐厨垃圾是绿色,而其他垃圾则是灰色)的“四分类”标准实施阶段。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及东城、南城、万江、莞城开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逐步完善了分类投放设施、分类收集制度、分类运输工具、分类处置环节,启动住宅小区“楼层撤桶”“收集点改造”及“定时定点投放”。但由于示范区建设刚刚起步,东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未在全市范围内展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理设施仍存在不足之处,存在部分分类后的垃圾“混装”“混运”“混合处理”的现象,分类效果、分类效益尚未显现。
东莞是广东省地级市,位于珠江口东岸,面积2512 km2,2019年市常住人口846.4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9.5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92.10%,2019年GDP达9482.5亿元,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以现场问卷调查法、网络问卷调查法为主、以街头走访为辅、配合现场观察法的形式。调查组于2020年5月6日至7月12日在东莞的城市广场、机关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厂区门口、工业园、村口巷尾发放306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02份;互联网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87份。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学生、公务员工、公司职员、务工人员、农民、退休老人、自由职业者和其他。调查对象年龄主要分布在15~72岁,家庭人数从1~6人及以上均有包括。
本次调查回收的问卷中,男性314人,女性275人;18岁以下的有26人,18~25岁的有119人,25~35岁的有103人,35~45岁的有194人,45~60岁的有90人,60岁以上的57人;在校学生67人、机关事业单位员工123人、企业员工209人、农民31人、退休老人86人、自由职业者38人、其他职业(含无业)35人;初中学历及以下的144人,高中学历的(含中专)159人,高中以上学历的286人。详见图1~4。
图1 样本性别比例
图2 样本年龄构成比例
图3 样本职业构成比例
图4 样本学历构成比例
依据调查结果分析:东莞居民对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非常支持、愿意配合政府实施、无所谓、不支持的比例分别为22.8%、45.3%、23%、8.9%,见图5。目前常住地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标准设置垃圾回收箱的比例为2.3%(不含小黄狗)。东莞居民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标准能够将日常生活垃圾准确分类(100分)的比例为9.5%,80分以上的比例为48.6%,50分以下的比例为9.6%,见图6。高比例不能够识别分类的生活垃圾主要为:碎玻璃、瓷碗盘、旧衣物、一次性餐具、烟蒂(以上为其他垃圾)、旧灯管(为有害垃圾),见图7。对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能够正确分类识别的比例分别高达91.2%、97.3%。91.2%的受访者接受过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获取该知识的途径来源排序依次为:网络、电视、宣传栏、报纸、社区活动等。58.6%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84.2%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应该在网格员志愿者的协助下才能正确分类。74.6%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应该有一定的奖惩措施。
图5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态度
图6 按“四分类”标准能够将生活垃圾准确分类的样本比例
图7 错误识别的生活垃圾分类占比
目前,东莞仅在南城、东城、万江、莞城街道和滨海湾新区、松山湖园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区建设,垃圾分类设施投放到位不足,导致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无法分类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及处理设施不足,尤其是厨余垃圾再生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短缺严重,在试点区域仍然存在分类后的垃圾“混装”“混运”“混合处理”现象,无法实现分类处理。建议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与普及、加强垃圾分类投放的监督指导、加强垃圾分类收集执行力度,在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环节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形成前端尾端完整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产业链包括垃圾源头分类——垃圾投放分类——垃圾收集分类——垃圾运输分类——垃圾处理分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为公益属性,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属于商业属性,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垃圾分类产业化运作将是发展趋势,目前整个产业链还很不完善,且全产业链涉及城管部门、环保部门、交通部门、国土部门和教育等多个部门,统一有效的管控机制尚未形成。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并不会主动关注与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造成垃圾分类的知识不完备,面对四色垃圾桶不知该将垃圾投向哪里,这阻碍了垃圾分类的实施。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垃圾分类基础知识,在社区开设垃圾分类公益讲座,组织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利用电子投屏和公益广告,在学校、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让学习和趣味相结合,提高全民参与度,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与分类知识,将垃圾分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意识。其实只要坚持推动大众习惯养成,良好社会氛围一旦形成,分类投放将成为自觉行为。
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需要政府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组织动员分类、开展校园教育、加强媒体舆论宣传、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争取居民对垃圾分类搜集工作的支持,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习惯养成,就能实现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的目标,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