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日标
浙江省临海市河头镇岭景小学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学会阅读方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我校地处农村完小,家庭条件普遍不好,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学习阅读,所以大部分学生阅读习惯不好、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量不足、阅读面不广,更别说阅读质量了。为了解决农村小学生“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让“阅读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班学生开始试行培养学生阅读,着力从让学生想阅读、会阅读、爱阅读,三个大方向展开试行,从而全面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农村学生的自身素质,及文化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平时能够主动阅读,使他们在课间有自主阅读的意识,是形成一个良好阅读体系的开端。
1.选择多元阅读内容。让学生想阅读,就要吸引他们到阅读当中来,如何吸引?只有让学生对读书感兴趣,才能有效激起学生发自内心去阅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认知水平差异性分层次的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1)讲故事,留悬念。我们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年纪还小,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我们老师可以利用中午静校时间,挑选学生比较感兴趣、又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童话故事、侦探小说、科普知识等,灵活生动地讲给他们听。让孩子们从课外阅读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会去阅读,养成阅读习惯。(2)读故事,识名人。利用中午静校时间,给学生讲讲名人故事。让学生从心底感知,想要成为这样的名人,就要去不断地阅读,不断地积淀。(3)学课内,引课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课文里的知识点,去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比如学习了课文《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等,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寓言的小故事大道理,并引导他们延伸到课外去阅读的外国的寓言故事。
2.营造班级阅读氛围。(1)建立班级图书角。结合学校“书香校园”主题,侧重于学生阅读爱好,想要阅读的书籍等,建设好难图书角,围绕“书香班级”做足了文章,使学生的人均藏书量剧增。(2)布置班级阅读氛围。班级文化布置,建好文化“主题墙”,上墙“家庭亲子阅读照”,张贴名人名言,教室布置成有关读书的主题。刊出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通过一系列行动,实现“润物无声”的熏陶。(3)形成“亲子阅读”习惯。结合每日一读活动,开展"亲子阅读”。这样既营造了家庭读书氛围,提高家长文化水平,又能让学生在关爱陪伴中阅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阅读、朗读的能力,使其爱上阅读。(4)营造“师生共读”氛围。在学校里利用“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一周一节阅读课,与学生们一起去共读,我们做老师的得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与孩子们一起收获阅读的快乐。
1.教会阅读方法。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应该带动学生课外的阅读,根据课文里的片段教学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如何划优美词语句子、作批注,并指导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如何去读。常用的阅读方法有:(1)精读法。如课在课堂上教学精读课文时,从简单的字词读音入手、句子的体会、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出发、课文所表达思想情感、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弄懂弄通弄透。(2)浏览法。浏览,重在拓宽知识面。使学生们打开眼界,开拓视野,扩大学生阅读知识面,要学会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方法。有些书,稍稍翻翻,稍作了解即可。
2.提高阅读效益。(1)坚持读读写写。提升学生阅读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读书笔记,写写读书感悟,因此,要培养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习惯,坚持每周做“读书笔记”,每周摘记一篇,有能力的多写。(2)开展“日读”活动。要求每位同学每天都要坚持阅读至少10分钟以上的,读后采用微信、钉钉打卡的形式。(3)组织读书活动。利用班队课,中午静校时间和课前时间,开展一些图书漂流活动,故事会,阅读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交流,有所收获。
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班级各类读书活动,都是贵在持之以恒,在激励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过程中,我们适当运用各种有效的奖励手段,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认知水平差异性分层次建立“阅读奖励”长效机制。
1.争卡争章。通过每周的阅读打卡,读书笔记,每两周评选阅读之星,激发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不甘落后的意识。上台换取学习章,使其有成就感,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
2.实物奖励。在举行班级活动中,可以适当用一些实物来进行奖励——书。受到奖励的学生,也会产生成就感,因此会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奖励。未获得奖励的,也会以此作为努力方向。
3.阅读之星。期末评选校“阅读之星”,根据一学期争卡争章活动,数量最多的参加校“阅读之星”评比。
对农村小学生阅读力的培养,必须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当地学校的实情,并从多方面、多渠道的培养学生阅读力。我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的去做,就能使农村大部分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