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扶贫故事

2020-11-19 16:5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0年11期

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工作千头万绪。什么工作他花费精力最多?

2015年10月16日,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面对各国嘉宾发表主旨演讲,他说:“四十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扶贫一直是习近平心中牵挂的大事。还不到16岁,他从北京来到陕北梁家河当农民,一干就是7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习近平曾经回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在许多场合,习近平反复强调。

数十年来,习近平正是带着这种精神投身消除贫困的事业当中。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的每一次离京调研,脱贫攻坚工作都是一项重要内容。他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凝练出了“精准脱贫”的思想。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再次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他代表中国共产党,向人民立下铮铮誓言,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他代表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郑重宣告,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对脱贫攻坚任务,习近平说过太多掷地有声的金句。

这里面,有对目标的矢志不渝——“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这里面,有对任务的精准把握——“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这里面,有对愿景的坚定自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2019年10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同与会的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在脱贫攻坚倒计时显示屏前,习近平告诉各国领导人:“我们的脱贫按小时、按分秒计算。”

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深情地说:“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他要让这世间受苦受穷的人不再贫困

1969年1月16日,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村外的黄土地上,走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是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上山下乡的知青。其中有一位相貌清秀、身材颀长的少年,衣着朴素,背着黄挎包,拎着旧箱子,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他就是习近平,当时还不到16岁。

知青们三天前出发,搭乘知青专列,从北京前往陕北。这群年轻人坐完火车又转汽车,穿越黄土高原上的千丘万壑,一路辗转颠簸,才到陕北延安,继而被分配到各县、公社、大队。从这天起,习近平在梁家河开始了他的七年知青岁月。

梁家河村籍籍无名,地处文安驿川道的一条侧沟里,走5公里土路才能到达隶属延川县的文安驿公社。这里自古战乱频繁,生态环境越来越差,贫瘠的土地难以养活贫穷的百姓。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陕北农村是“穷”的代名词。梁家河村一不通公路,二不通电,更是穷得叮当响。这是寒冬里最冷的时候,黄土高原一望无际,被残雪覆盖的古老道路、驿站和烽火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如刀子一般刮在年轻人稚嫩的脸上,也扎在年轻人稚嫩的心上。在登上离京的列车前,习近平就知道,陕北农村的生活条件必然是艰苦的。但是,当他踏上这片黄土地,走进梁家河,才发现这里比他想象的还要贫穷、还要艰苦。

马上就是农历新年,习近平期待着梁家河的新年会有怎样的热闹与喜庆。生产队杀了头猪,给村里的乡亲们分了一些猪肉,分到每一户就很少了,分到每个人手里更是少得可怜。可这已经是梁家河过年最好的食物了。家家户户用的油还是生产队自己榨的麻油,十分金贵,只在吃饭的时候偶尔滴上一滴,平时都宝贝似的收藏着。

知青们挤在老乡的家里。所谓“家”,是在山里挖的窑洞。破旧的窑洞里,光线昏暗。炕上的被褥,已经分不清颜色。有的村民过冬的衣服像一只口袋——春天的时候,取出装在里面的烂棉絮,前后用绳子扎在身上;等寒冬到来时,再把烂棉絮装进去,单衣又变成了棉衣。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寒风把土地吹得比石头还坚硬,直到来年开春,积雪慢慢融化,村里才为知青们砌出六个并排的新窑洞——这个地方后来被大家叫作“知青院”。

山上种地,石磨赶驴,渗坑里取水,柴火烧饭……这就是少年习近平第一眼看到的梁家河。贫穷,落后,而且原始。一个人,一个月,三十天劳动,十多公斤口粮……这就是少年习近平必须面对的农村生活——困顿,饥饿而且漫长。所有这一切,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多年以后,已经是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在美国访问时回忆起自己少年时代的这段经历:“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梁家河,甚而在千千万万像梁家河一样的农村,甚而在中国大地上无数被贫穷围困的地方,别说经常吃肉,就是吃一顿饱饭,都只是一种奢望。吃糠咽菜才是生活的常态,有的时候连吃一碗简简单单的白米饭,也能成为难忘的幸福。来到梁家河不久,习近平就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当时的陕北,大米是很稀罕的食物,逢年过节都未必能吃上。习近平的邻居李印堂在铜川当工人,有一次回家带了两斤大米,特意让母亲细细地蒸好,给习近平盛了一碗。这碗米饭让他回味无穷。几天后,一个朋友来看他,他还卖关子:“我前几天吃上白米饭了!”朋友很惊奇,问他:“嘿,你咋吃上这好东西了?”他这才得意地道出原委:印堂妈让印堂送来一碗,“可把我吃香了!”

在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里,习近平和老乡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感受他们的所思和所想,回应他们的需要和期盼。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触动着少年习近平的心。他真正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成了乡亲们的亲人。有时候,老乡送给他一碗酸菜,他就开心地说,今天的生活又改善了。同样,他也倾尽所有去帮助贫苦的乡亲们。

有一次,习近平在山上参加劳动。到了饭点,大家拿出自己带的干粮,就着白水充饥。他旁边一位妇女吃的是糠窝窝,这是一种用磨面剩下的麸子和玉米皮掺杂在一起做成的干粮,既难下咽,又难消化。习近平见几个妇女都吃这种东西,心里很难过,就把自己带的玉米团子换给了她们。虽然玉米团子也是非常粗糙的干粮,但比起糠窝窝,已经相当好了。习近平换了食物,咽完糠窝窝,再回头一看,那几个妇女的玉米团子一个都没吃。一问,她们说舍不得,这么好的粮食,得留给家里干重活的男人吃。

严酷的现实让这个年轻人的心变得沉甸甸的。日后习近平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感慨地說:“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然而生活的困难没有让他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少年心事当孥云,谁念幽寒坐鸣呃。”正是在梁家河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一颗火热而又坚韧的“初心”被锻造了出来。

从那时起,习近平就立下了自己毕生的信念。他要努力奋斗,寻求改变。他要让中国许多像梁家河这样的地方,要让这世间受苦受穷的人民,摆脱贫困。

陕北农村成了他生活的“第一课堂”

大批外地人进入延安,近现代历史上有两次。

第一次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吴起镇。1937年1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毛泽东和党中央在这里艰苦奋斗了十年,1947年3月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直到1948年3月东渡黄河,离开陕北,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第二次便是1969年至1976年间,将近三万名北京知青响应中央号召来延安插队,他们在艰苦的农村不辞辛苦地劳动,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青春岁月。

空旷寂寥的黄土地,只有一曲嘹亮的唢呐抑或高亢沙哑带着黄土气息的信天游才能将其唤醒。1969年1月,等待它的,是另一种叩敲和唤醒。凛冽的寒风中,贫穷却热情似火的土地开始留下少年习近平叩敲的痕迹。

巨大的城乡反差、恶劣的生活环境、陌生而繁重的农业劳动,是下乡知青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习近平安之若素:“黄土高坡曾养育了我的父辈,她也一定会以自己宽大的胸襟接纳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于是,我真诚地去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

那几年,习近平过了“五大关”。

“跳蚤关”。城里来的娃,从未见过跳蚤,而在梁家河的夏天,人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进村不久后,习近平就习惯了,像当地群众一样,提起裤腿抖跳蚤,蹲在长木凳上抓跳蚤,无论被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

“饮食关”。城里来的娃,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则是粗粝的杂粮。“可不久我便咽得下,吃得香了。”习近平后来回忆说:“直到今日,我对陕北的乡村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

“生活关”。城里来的娃,学会了像梁家河人一样生活——陕北农村成了习近平生活的“第一课堂”,他在这里学会了自己捻羊毛线、补衣服、缝被子……

“劳动关”。城里来的娃,也没在地里干过活。陕北的冬天,天寒地冻,挖地时,一■头下去,震得人手掌生疼。五黄六月天,日头毒得人恨不得躲起来。习近平手掌上磨起的泡烂了又好,好了又烂,直到变成生硬的老茧;扛近200斤重一麻袋的麦子时,肩膀被压得又红又肿,他就脱下褂子,垫在肩上继续扛。刚开始干活时,他挣6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他拿到了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思想关”。城里来的娃,一开始是和农村格格不入的。习近平一开始也不适应,但很快调整了过来。农民是淳朴的,干活好坏是他们评价一个人最直接的标准。谁干活实在,谁就靠得住,就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和信任。这就是中国农民实事求是的精神。习近平的吃苦耐劳,乡亲们都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就把他当作他们中的一份子。“近平这后生真能受苦!”乡亲们这样评价他。

多年以后,习近平数次语重心长地对青年人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这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心路历程?

支书五记

1974年,不到21岁的习近平被梁家河大队的党员们推选为党支部书记。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知识有文化、是“大地方来的”,也因为他处事公平、身先士卒,更因为他愿意干事、善于干事。习近平后来曾回忆,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他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都可以干事,现在为什么不能干?“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当大队支书虽然时间不长,但习近平为村里办成了不少大事,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为梁家河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选取其中的五件事情,放在一起介绍,就叫“支书五记”。

打坝记

在梁家河河道,有一大片良田。这是1974年习近平当大队支书时,带着大家打水坠坝,淤地造的田。

当年,梁家河贫穷的直接原因就是土地少。为此,习近平对梁家河河道关注了很久,他找来本村返乡知青王宪平商量淤地造田,计划在山谷筑起两道坝梁,用柴油机抽水,用橡胶水管冲击土面,把山上的泥土冲下来,淤积到山底形成坝田。

这个计划有些大胆。梁家河河道是雨季泄洪口。村民们说,这地方几百年来都没修过坝,老祖宗没干,自然有道理。一些思想保守的老人尤其反对。

但习近平的想法没有动摇。泄洪口是个问题,但不是没法解决:淤地坝拦好加固,自然河道清淤加深形成泄洪沟,只要工程质量过硬,就能做到增地泄洪两不误。为了让工程高效率地进行,习近平拉上王宪平,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王宪平会做工作,说起话来贴心、实在,让人信服。他也知道从哪里打开突破口,先是专找那些年纪大的、反对意见比较强烈的社员去说。

“习近平做事一向稳妥、可靠,他啥时候胡来、蛮干过?”

“要打坝,习近平还要带头劳动,受这大苦图的是啥?还不是为了咱村多打粮食,吃饱肚子嘛。将来咱打的粮食吃不完,还可以存起来,不就过上好日子了吗?”

“你们老人家在村里有威望,一定要支持他把这个事情弄成。”

一来二去,这些老人的思想做通了。1974 年初春,梁家河历史上第一座水坠坝开工了。

打坝期间,习近平起早贪黑,夜以继日,把精力都放在这个工程上了。他身先士卒,不仅在第一线指挥,也在第一线劳动,铲土、打夯、搬大块石头砌堤围,事事和村里人并肩战斗。在他们的努力下,工程进展很快。

村民们最担心的是泄洪沟,习近平对此尤为仔细。他特意跑到县城里,找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来现场勘察,并根据当地水文资料,按照百年一遇的泄洪量进行精确计算,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标准,又对泄洪沟两侧进行了加固。

没过多久,淤地坝建好了,成了梁家河村最好、最平整也最便于灌溉的稳定高产田。1974年4月,这块地里种下了第一季庄稼,当年每亩地就打下了近300斤粮食,比以前只有几十斤的亩产多了好几倍。

挖井记

过去的北方农村,吃水困难,遇到干旱,就更困难。

1974年上半年,延川县一连旱了四五个月。梁家河村的人要吃水,只能到河里挖个渗水坑,挑坑里的浑水回去吃。

习近平决定彻底改变这种情况,给村里打一口饮水井,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他听说村里曾经发现过一个泉眼,就留心上了。经过仔细勘察,习近平终于找到了它。

这年初春,天格外冷,但天寒地冻挡不住做事创业的热情。习近平亲自带着基建队开工,一■头一■头地挖,坑越挖越深,渐渐超过了半人深。习近平带着人搭上了井架、装上了滑轮,跳到井下继续挖。渐渐地,坑口高过了他们的头顶。

井里空间狭小,习近平就带着雷平生、梁玉明、武玉华几个年轻人轮番下井,一天又一天地奋力劳作。混合着石块的泥土被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地吊出井口。终于,他们脚下的土地湿润了,渐渐地渗出水来。

然而新的难题产生了,井打好后需要打一个小坝留住水。坝基的冰如果不挖走,等到天气转暖,融化的冰水就会把坝渗穿。习近平果断地脱掉鞋袜跳进坝里。他双脚踩在冰冷的泥里,不顾刺骨的疼痛,一铲一铲地挖冰,直到实在撑不住了再换下一个人。一开始还有些社员怕冷不敢下井,看到习近平为了村里的事情这么拼,都被感动了。大家争先恐后,跟着他们年轻的书记一起奋战。

半个月过去了,一口30米深的井打成了,井水清甜可口。后来梁家河的乡亲们就把這口井叫作“知青井”。

如今,梁家河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水源仍来自于这口“知青井”,“知青井”也成了梁家河的一道风景。

办社记

“回梁家河?不行不行!”最初,铁匠听到这个要求,连连摇头。“咱在文安驿公社打铁打得好好的,干啥要回村里去?”

不过,眼前这位年轻的梁家河大队书记习近平,似乎一点儿没有要放弃的意思,他找上门来是有原因的。村民劳动强度很大,农具坏了没人修。为此,习近平想到了本村这两个在公社打铁的铁匠。

架不住村里当家人苦口婆心地劝,两个铁匠回了村。不承想,村里给他们配了俩徒弟,办起了铁业社。铁匠不下地干活,只负责修理农具并生产新农具,算工分。社员用不完的锄头、■头、镰刀就送到文安驿供销社代销,卖了钱之后,扣除成本,剩下的钱归集体。这样一来,劳动农具的问题解决了,大队的收入也增加了,大家都说好。

除了铁业社,习近平还办了缝纫社,安排那些在家照顾孩子、不能上山干活的妇女,专门当“织女”,为大伙缝补和制作衣服。其他的社员就不用劳动后再点灯熬油缝缝补补了。

还有代销店,也让群众发自内心欢迎。当时实行“统购统销”,村民要买油、盐、酱、醋、火柴等生活必需品,都得跑到十多里外的文安驿公社去赶集,农忙时既浪费时间又误了工。经过深思熟虑,习近平决定在村上办一个代销店,先把东西赊回来,然后定期跟文安驿供销社结账。于是,会算账的村民石凤兰当上了村里的代销员,大伙买生活日用品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那时,拍板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要冒一定的风险,但是习近平思想很解放。在他看来,只要实事求是,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取“火”记

1974年1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当时,四川在利用沼气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这篇文章引起了习近平的兴趣,因为梁家河的乡亲长年苦于做饭的柴火不够烧。他琢磨着,要是能学会用沼气,就解决一个大问题了。不过,村里许多老人不这么想——啥?挖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这可从来没听说过。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习近平明白,要让乡亲们相信科学,那就必须让他们亲眼看见科学的力量,为了做成这件事,他亲自带人到四川取经。

没过多久,习近平回来了,还从四川省遂宁县请回了一位技术员。身边有了这么一个不但“吃过螃蟹”,还“会做螃蟹”的高参,习近平心里有了底。

沼气池火速开工。开挖土地,习近平带头挥锄;没有沙子,他带人去挖;没有石灰,他自己办烧灰场;水泥运不进来,他带人身背肩扛地从外面运回来……大家干劲十足,都盼着亲手点燃从没见过的沼气火苗。

可是这时候,四川来的技术员因为饮食、住宿、语言各方面不习惯,闹着要回老家,大家劝了几天都没用。习近平一看,他这是思乡病犯了,可是沼气池还没有建好,正是吃劲儿的时候,为山九仞岂能功亏一篑?于是他找到技术员,反反复复做思想工作,还让村里一定把技术员的生活照顾得更加周到。习近平的诚意感动了技术员,他向梁家河的乡亲们发誓:沼气不弄好,决不回四川!

入夏后,天气一天天地热起来了。梁家河的乡亲们看着这群年轻人每天在臭味熏天的沼气池里外忙碌着,补裂缝、防砂眼、防漏气……沼气池也越来越像样子了。7月的一天,从理论上说是出气的日子,气却迟迟没有出来。习近平仔细观察,发现粪池里有气泡往上冒,说明下面有气。他拿铁钎子去捅,一捅下去,却被喷了一脸粪水,但他顾不上擦,因为太高兴了——沼气终于出来了,一点就着。

就这样,在梁家河的知青窑前,亮起了陕北高原上的第一盏沼气灯。

这样的稀罕事,自然不胫而走。久为柴火不足所苦的人们,有了突然发现新大陆的喜悦。习近平打的第一口沼气池,变成了沼气宣传站,从早到晚挤满了从其他村赶来看稀罕的人。不久,全县大多数村都开始向梁家河村学习。二十岁出头的习近平,就这样在陕北的黄土高坡掀起了一场波及全省的“沼气革命”。

换车记

1975年,一个农村青年能开上三轮摩托车是什么感觉?那年7月,习近平就得到了一辆。延安地区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农业学大寨先进,习近平被评为先进个人。没多久,县里奖了他一辆三轮摩托车。

“感觉怎么样?”

“不高兴。”

“为啥不高兴?”

“不实用。”

“这个摩托车对咱有啥用?拉不了多少东西,又不能下地干农活,难道我天天开着它去兜风吗?”习近平解释道。

习近平想,三轮摩托车虽然放在村里不实用,但在延川县城甚至是延安地区,那可都是个稀罕物件,可以拿它去换点对村里有用的东西回来。

习近平当即委托老支书梁玉明出马,前往延安农机公司办理“换车”大事。事情办得很顺利,梁玉明用这辆三轮摩托车换回了一台手扶拖拉机。不仅如此,还多加了一台磨面机。看着眼前这两样东西,习近平笑了。手扶拖拉机,庄稼人耕地拉庄稼都用得上。有了磨面机,干脆拿它开个磨坊,千百年来梁家河人都是使驴拉磨,这回可用上机器了。

自从有了手扶拖拉机和磨面机,村里的毛驴也“解放”了。原来毛驴既要干运输,还要拉磨,经常不够用。现在村里人磨面碾米都去磨坊,又快又好,还免费。毛驴也可以“专心”跟着手扶拖拉机,搞运输和生产了。

现在,梁家河还保存着当年用摩托车换回来的手扶拖拉机和磨面机,它们不仅反映了农村生产工具的变革,更见证了习近平在梁家河当支书务实为民的那段时光。

他有一副古道热肠

梁家河的乡亲们都知道,习近平有一副古道热肠。他常常助人为乐,而且非常注意照顾对方的感受。

村民张卫庞家中一贫如洗,习近平总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帮助他,既为他排忧解难,又不让他难为情。于是他找到张卫庞,提出想把自己的口粮交到他家里,到他家去吃饭。

张卫庞爽快地答应了,从此,习近平把自己每个月40斤口粮都交到他家。张卫庞的妻子负责做饭,她做什么,习近平就吃什么。早上吃团子,这是玉米面和糠做的主食;下午一般吃面,以豆子面、高粱面为主。隔上七八天能吃上一碗麦子面,算改善生活。菜就更单调,过了九月份,一直到来年三四月份,梁家河人家里基本就只有酸菜吃——把白菜、萝卜切碎腌上—— 一吃半年,等到来年开春情况才会稍微好点。

习近平当支书后,给中国农业科学院某个研究所写过信,希望他们在粮种、菜种方面给予一些帮助。农科院寄来两大包蔬菜种子,有西红柿、黄瓜、小油菜。收到种子后,习近平专门拨出一块地来种植。蔬菜的产量不错,村里人分过几次,大家都吃得很好,但缺少菜蔬的问题难以根本改变。还有个问题就是炒菜没有油,菜一炒就糊锅。张卫庞的妻子就到山上摘点杏,把里面的杏仁压碎放在锅里炒一下,算是有点油味。

直到去北京上大学离开梁家河,习近平在张卫庞家里吃了将近一年的饭。无论是多粗糙、多简单的饭,习近平都吃得很香。张卫庞心里很感动,他知道习近平是真心想帮扶他。离开梁家河时,习近平把自己用的两条棉被、两件大衣送给了张卫庞,还留下一件珍贵的物什—— 一个针线包——这是习近平来插队的时候,母亲齐心亲手做的,上面绣着“娘的心”三个字。在那个年代,一件衣服常常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放针线用品的针线包是家里必备的东西,在当时也是稀罕的物件。“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习近平的母亲怀着深情,一针一线,将绵密的爱绣进了这小小的针线包里。习近平又将这充满深情和爱的针线包留在了梁家河。

2013年,张卫庞将这个珍藏了38年的针线包捐给了县里,针线包里藏着的“秘密”才为众人所知。

“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1975年10月,习近平被推荐去清华大学读书。出发那天,乡亲们赶来送行。临行之际,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他对乡亲们说:“我来咱梁家河这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乡亲们排着长队,把习近平送出了很远,始终不愿分别。习近平说:“大家都回去吧,我會回来看你们的。”

就这样劝了好多次,大家才依依不舍地与他道别。十几个村民依然陪着他,一边走一边聊天,走了40多里地,一直送到了延川县城。

当天晚上,他们在一位在县城工作的乡亲家里住了一夜。大家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习近平还不停地嘱咐村里的年轻骨干,工作怎么干,事情怎么安排——农田基建要搞好,平地多了收入高,温饱口粮能解决,一遇到山洪也不怕……这些心里话,都是习近平平时工作中正在做或者正在思考的事情,是他对摆脱贫困最质朴、最直接的认识,也是数十年后他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角声中那一声遥远的前奏。

一夜无眠。到了早上,大家都说,留个纪念吧。于是,你三毛、我五毛,大家凑了五块五毛钱,到县城里的照相馆照了一张相。这张珍贵的合影,也成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难得的纪念。

“你为正定人民办了一件大事,正定人民永远忘不了你”

清华大学毕业后,习近平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后来,他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第一站就是正定县。正定县历史悠久,汉初叫真定,清中期更名正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

1982年3月25日,习近平被石家庄地委任命为正定县委副书记。他听地委领导说,这个县“领导班子团结、经济条件较好、农民比较富裕”,是个“好县”。到了正定,他先调研。4月的一天,他到三角村调研。三角村隶属永安公社,距离县城不远,是“学大寨”先进村,也是全县首个粮食亩产过千斤的村。进村一聊,习近平意外发现,群众最头疼的事,竟是“粮食不够吃”。苦干一年,年头却吃不到年尾,谁家不够吃了,就去邻近的新乐、无极、藁城换红薯干,还得偷偷去,怕丢了先进村的脸。

亩产千斤却吃不饱饭的罪魁祸首是高征购。正定县确实是好县,粮食产量高,是北方第一个粮食亩产“上纲要”(400斤)、“过黄河”(500斤)、“跨长江”(800斤)的高产县。全县种粮地30万亩,亩产800斤,总产量2.4亿斤。上交国家征购7600万斤,余下1亿6400万斤。再分给群众,按人頭算,每人不到400斤原粮。留下喂马的,留下种子,剩下的粮食不够吃。

有人会问,上交国家征购,国家给钱,有了钱不就能买吃的了吗?然而实际情况是,上交越多,农民损失越大。当时粮食征购价很低,农民用上交粮食所得的收入在市场上买不到同样重量的粮食,所以交得越多,群众亏的越多,越吃不饱。

习近平深夜思索:“依我看,咱们正定县实际是个“高产穷县!”“我想给中央写个信,反映下这个问题。首先把高征购减下来。”一天晚上,他推开时任县长程宝怀办公室的门,谈自己的调研感受。

县里为国家上交粮食作贡献,应该越交越多,不应该减少。向中央写信反映征购问题显然是犯忌的,但习近平愿意担这个责任,冒这个风险。当时的县委书记也有担忧,怕对习近平造成“不好影响”。“实事求是向上级反映问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你们不用担心。”习近平和县委另一位副书记吕玉兰一起,进省上京,想尽办法,反映真实情况。

很快,当年初夏,国务院派出调查组。调查组和河北省委、石家庄地委一起,对正定的情况深入摸底。经过调查,他们认为问题真实,要求合理。不久,上级决定,正定粮食征购任务减少2800万斤。“近平,你为正定人民办了一件大事,正定人民永远忘不了你。”程宝怀说。

为了农民吃饱、增收,习近平后来还在14.3万亩河滩地上下了功夫。他提出重点种植林果、花生、瓜菜等经济效益好的作物。减征购、增收入等一系列举措让群众很满意。

第二年,效果就显现出来了。正定农村人均收入达到400元,而1981年这个数字还只是140多元。

头一回见习书记发这么大的火

习近平去正定工作之初就听说,县里一些学校房子太破,危房不少,许多地方流传着“远看像座庙,近看是学校”的顺口溜,群众很不满意。县里对学校危房进行了一次大普查,结果让人忧心:全县200多个村的中小学,有上万名小学生要趴在水泥板、土坯台子上读书写字,4万名中小学生上学自带板凳,校舍陈旧,窗户没玻璃,冬天无取暖设备,3500多平方米的校舍是危房。

究其原因,当时财政收入困难,教育局除去教师工资等大头,剩不下多少钱来维修校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县教育工作“三干会”(县、乡镇、村三级干部召开的会议)上,习近平提出打破“教育是教育局的事,与公社、大队无关”的思想,公社大队是辖区学校的主管单位,实行“谁家的孩子谁抱”。

会开了,任务布置了,然而落实情况却不如人意。1983年10月13日,习近平得知南牛公社南永固小学因校舍漏雨,学生已停课一周。他随即认真核查,在一份报告中发现,正定第一所完全小学(设有初级和高级两部的小学)——里双店公社傅家村小学的校舍全是危房,时至深秋,仍有两个班的孩子露天上课。

习近平坐不住了:“东北片、西北片不富裕,那条件好点的村总行吧?永安公社离县城近,几乎村村经济条件都不错,咱们再找时间去那里看看。”

1984年3月的一天,习近平骑车去了正定县正定镇北贾村小学。北贾村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富裕村,他本以为这里村小学的情况会好一些,可进去一看,眼前仍是一片破败的景象——

大门塌了,全校师生从院墙的大窟窿里进出。操场就是一条土路,马车、拖拉机来回驶过,孩子们到处跑,又乱又危险。校舍也是一片破败景象,十几间教室的屋顶都快片瓦不存了,找不到一扇玻璃完整的窗户,教室门歪歪扭扭,无法开关。特别是育红班的教室,凳子不够坐,学生只能坐在泥土地上。

“怎么搞成这个样子?这么破败的学校,你们怎么看得下去?”习近平责问赶来的校长,“将成为北贾村甚至成为中国栋梁的一代,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学习的?课桌,水泥板的,比凳子还低,你去趴半天试试看!日后,你这里不出人才,倒要出一批驼背,近视眼!”

闻讯赶来的村干部听到习近平的批评,赶紧解释:“村里对学校的改善一直没顾上,不够重视,到时候……”

“到什么时候?”习近平打断村干部的回答,“你们今晚就开会落实整改!下星期去县教育局报计划,至少先要有院墙、灯泡、玻璃,有木头的课桌、板凳。”

“就你们村的条件,不应该把小学办成这个样子,你们完全有条件把学校好好改善。”习近平对村干部发了火,“如果一个月内你们还不行动,就撤你的职!这件事还要告诉乡里,乡党委也要督促过问。否则,他们要负‘连坐的责任!”

临走时,习近平语气才有所缓和:“你们呀,对不起你们的子弟。”

很多人说,头一回见习书记发这么大的火。

习近平发了这次火后,正定小学校舍破旧不堪的情况渐渐改善。经济条件变好后,正定对1020间教室进行了维修或拆除新建,购置了3000余套木质课桌椅,为16个村校建了新的教学楼。

与他共事三年的同事回忆,“就没见他穿过新衣服”

从北京到正定,习近平的行李不多。一条半旧的军被、一條褥子就是他带来的全部铺盖。经过多年的浆洗,深绿色的军被颜色已经泛白,尺码也偏小,看上去又窄又短;褥子则缀满了补丁,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县里的同志看到他用这样的铺盖,感觉与他的身份不相称,于是想给习近平从招待所借一套被褥,用着也舒服。习近平拒绝了,他说这条旧褥子是母亲做的,那些五颜六色的补丁都是母亲用家里的旧衣服裁剪拼接而成的。自从15岁到陕北插队开始,他就一直把这条褥子带在身边,不离不弃。

刚到正定时,习近平住在县委大院的一间平房里,那是他的办公室兼宿舍。屋子不大,大概三米宽,五六米长,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床板是一块块小板拼成的,很窄,只有一米左右宽。床板上垫床棉垫,底下架上两个木凳子,就是床了。此外,就是一张三屉桌、一个文件柜、一个脸盆架、一个暖水瓶、一个电灯泡,冬天多加一个炉子、一把烧水的铁壶。

习近平平时穿衣也不讲究,干净整洁即可。在正定,他一般夏天穿白衬衫,秋天穿旧军装或者是套蓝色中山装。去北京开会,他就穿件中山装,蹬双布鞋或胶鞋、布棉鞋。当年在正定与他共事三年的同事回忆,“就没见他穿过新衣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衣食住行虽然看似日常小事,但在习近平眼中却是事关作风建设的大节。只有日常的功夫到了,才会真正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期待感同身受,才能真正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

下乡吃饭自掏腰包

正定是个农业大县,要了解县情乡情,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下乡。

习近平到正定后,常常跟当时主管农业的副县长王幼辉一起下乡。王幼辉在正定时间长,本身也是学农出身,早就跑遍了全县,熟悉情况。

下乡前,习近平跟王幼辉说好:一不坐县委的吉普车,骑自行车下乡,“这样可以多看看”;二不要提他父亲的名字,只说新来的副书记是复员军人。他有自己的想法:工作和个人背景是两码事,如果工作做得不像样,即使是“高干子弟”,别人也会看低自己,实实在在干好手头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两个人骑车下乡,随走随看。习近平喜欢跟老百姓唠家常,就在田间地头向东问西。除了问生产,他还问社员家里的情况。大家都觉得他这个人随和、亲切。

下乡要吃饭,习近平跟王幼辉一般都是在公社吃饭。有一次,他们到东权城公社下乡,同五位公社书记还有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一起吃饭。饭菜不过是一盘猪耳朵、一盘拌豆腐,一人一碗面条。东权城公社书记拿出一瓶酒,习近平却一口未喝。吃罢,习近平拿出10块钱给他,说是自掏腰包请客,公社书记笑着说:“这些饭哪里用得着10块钱?我倒还赚几块钱。”

这是习近平的惯常做法。每次到大队,吃完派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下农村工作,基层干部分派各户农民轮流照管其饮食),他都会说声“谢谢”,按照规定交半斤粮票,再交1毛5分钱。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他当党的总书记之后。每次调研考察,他吃饭时依然交钱。

白天下乡,晚上在办公室处理机关事务、接待群众来访,习近平常常忙到晚上10点以后。他“不挑人”,谁来都热情接待,为了方便百姓出入,他的门常半开着,不少村民挑着扁担、背着粪筐就进来了。每天过了10点,才是属于习近平自己看书学习的时间,一般到12点之后他才去睡觉。“从中央大机关下来,倒比很多基层干部还简朴”,这是许多人对他的印象。

县委大院只有一个大食堂,按点开饭,过点不候。每到饭点,习近平就跟大家一样,拿着饭盆去排队。大家待遇都一样——两个馒头、一块卤豆腐。一年四季,习近平都跟干部职工在县委院里的一条水泥板上吃饭,头顶就是食堂门口的洋槐树。洋槐郁郁苍苍,夏天遮阳,雨天挡雨,这里成了习近平沟通群众、了解民生的重要场所。习近平总是跟大家一样或站或蹲,说说笑笑,一起乘凉,一起避雨,一起吃饭。他自己总结说,这样吃饭“一举三得”:一是可以边吃边聊,相互交流;二是可以互相监督,减少浪费;三是可以边吃边谈工作。

有时候忙得误了饭点,习近平就干脆吃冷饭。冷饭要是也没了,他就在办公室吃点方便食品。要是方便食品也没有,习近平就饿一顿。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有一天他得了急性肠胃炎,被大家送进了医院。医生说,胃病要治,更要养,要求他住院休养几天,可是习近平待了三天就要求出院了。

当了县委书记后,习近平也不搞特殊。朋友、客人来了,他就自己掏腰包招待。他的宴客菜单很简单,基本都是几片香肠、一碟花生米、一瓶老酒。若是公务接待,则是以缸炉烧饼、猪头肉为主打的便餐,或者就是一盘饺子。

有一次,已经在省里任职的王幼辉到正定看他,习近平留他吃午饭。他叮嘱食堂不要开小灶,自己掏钱买了一盒鱼罐头、一盒牛肉罐头,用一个很小的铝锅架在煤油炉上蒸了两碗米饭。没有汤和酒,他们就一人倒了一碗白开水喝。习近平笑着说:“咱俩就这些啊,多了可就没有了。”县委书记当然可以让厨房单独做顿饭,但他不愿意搞特殊。

1985年夏,习近平离开正定,前往厦门任职。临走前,他自掏腰包,请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吃饭。十几个人围着一张大圆桌聊天,桌上也不过是一只烧鸡、一碟花生米、几盘青菜豆腐,朴素而简单。

骑自行车跑遍全县

当时,在正定下乡有两种交通方式。一种是坐车。另一种是骑车。县委、县政府有两辆吉普车,除了出远门,习近平从来不坐吉普车,他把用车的机会让给了县里的老干部。

习近平有一辆老式的凤凰牌“二八”自行车,这是他的宝贝。习近平与它朝夕相伴,跑遍了正定的村村落落。

滹沱河的南北两岸,车轮滚滚向前,伴着习近平来来去去的身影。常年一身旧军装,脚穿一双军布鞋,斜背一个绿挎包,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说话不紧不慢,谈心里透着亲切——这是很多正定人记忆中的习书记。

说到习近平的这辆自行车,可有来头。到正定工作后,习近平第一次回京探亲,就通过火车托运带来了他在北京用的旧自行车。

当时自行车属于紧缺物资,需要凭票供应,虽然作为县领导,习近平完全可以领取一张自行车票,但是他主动放弃了这项福利,说旧自行车骑着习惯。其实大家都明白,他是艰苦朴素惯了,从吃饭穿衣各方面都能看出来,旧的能用,就不舍得用新的;私的能用,就不给公家添麻烦。

长年累月与自行车相伴,除了骑出了感情,习近平还总结出骑车的三个好处: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接近群众,三是节约汽油。他不仅身体力行,还把这种勤俭观念向县里的同事广为宣传。

锻炼身体和节约汽油自然不用说,接近群众才是骑自行车最大的好处。尤其是下乡的时候,骑着自行车随走随停可以多察看情况。习近平最关心农村的生产和农民的生活。贫困群众要解决温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展生产。

他到了公社,就向公社抓生产的主任了解情况;到了大队就向大队抓生产的干部询问实情。除了问生产,他还常问社员家里的情况。群众有困难,他想办法解决;群众有喜事,他为他们高兴。

在正定工作那几年,习近平骑着老凤凰奔波在正定县的乡间田野。那时正定县境内只有三条柏油路,下乡经常要走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但习近平丝毫不以为苦。正定县当时有25个公社、220多个大队。习近平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这样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县所有的公社和大队。

一辆小小的自行车的背后,隐藏着调研问政、扶贫发展的大学问。

念好正定“人才经”

到正定进行多次调研后,习近平发现,全县大多数企业和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力量不足的局面,有的甚至到了连正常生产、工作都无法维持的地步。“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

习近平认识到,人才不足已成为阻碍正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据统计资料显示,1982年末,正定县总人口40余万,但当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仅有379名,自学成才或中专毕业后取得技术员以上职称的人才总共256名。

针对这一现状,习近平有念好正定“人才经”的一套思路。

第一,摸清家底,制定并实施清晰的人才战略。“对人才问题早认识、早重視、早去抓,我们的经济工作就早主动、早搞活、早见效。”习近平明确提出,要认识人才开发永无止境的规律,把开发人才视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

为此,正定县委、县政府门口挂上了一块新牌子——正定县人才开发总公司。县里对大中专毕业生登记造册,建立起了正定第一本“人才账”。

但时间不等人,正定求贤若渴,要快速聚拢一批人才,就得“放大招”。习近平在正定县实施的人才战略可以概括为“十二字真经”: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

第二,打造“人才九条”,作为人才战略的抓手。1983年,习近平主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正定“人才九条”,是一项有吸引力,感召力和推动力的政策。

“人才九条”有三大特点:出台早、内容实、创新多。比如,凡是来正定的科技人员,每做成一个项目,利润按比例分成或付一次性总报酬;树立新时期用人思想,凡有技术专长的一律接收;工作调动由县委组织部和人事部门负责办理,一时办不齐手续可先来后办,原工资照发,粮食定量不变,全部吃细粮;允许研究项目失败,不追究责任,工资报酬、往返车费照付;为调入人才建“人才楼”“招贤馆”;凡是到正定来讲学的专家、学者、教授,一律车接车送,并发放津贴费等。

政策出台后的几天时间里,2000张一米多长、半米来宽,印有“人才九条”字样的大布告被贴到全县各个生产队、学校、机关、工厂门口,街头巷尾热议声四起,一片沸腾。

第三,对外,拿出诚意和创意去“招贤纳士”。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政策也要广而告之。习近平认为,“人才九条”仅满足于全县的反响是远远不够的,他希望把“人才九条”向石家庄地区、河北省乃至全国发布,让更多的“千里马”看到。

好事多磨。当习近平请人拿着“人才九条”向石家庄地区的《建设日报》投稿,却被退回。他并不气馁,又把稿件投到了河北省委机关报《河北日报》。当“人才九条”的稿子出现在报社总编辑林放面前时,他眼前一亮:“正定县委班子思想解放,胆子大。”并当场拍板:“这政策观念创新,完全符合中央精神,突出刊发!加‘花边着重处理!”

1983年3月29日,关于“人才九条”的文章《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被刊登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一下震动了全省甚至全国,要求去正定的人才络绎不绝,正定县委短时间内就收到1000多封书信,当年接收人才374名。

落实人才战略,习近平身先士卒。1984年新年刚过,一封封落款“学生习近平”的信,出现在全国1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的案头。有一封信中写道:

我们地处基层,人才短缺,科技落后,视野狭窄,孤陋寡闻,起步之难您是可以想见……经过慎重考虑,我想求助……聘请您为我县顾问。我想,您一定不会拒绝正定县委、县政府及全县45万人民的一片诚挚之心的。

诚意相邀,群贤毕至。很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奠基人之一潘承孝、著名化学化工专家邹仁鋆、著名农学专家王健等各领域的50多位专家欣然应聘,成为正定经济顾问团首批成员。顾问团成立仅半年多,就先后有20多位成员到正定讲学、调研和指导。正是这些大专家、大学者对正定的支持和关心,大大提高了正定的知名度,提升了正定的人气。全国26所大专院校、21家科研单位、76个重点厂家和正定挂钩。

第四,对内,发现、培育、用好本地人才。按照习近平的话说,正定的“招贤纳士”不仅包括“远来的和尚”,也包括“本地的和尚”。

1983年4月,习近平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强调:“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吸收外地人才,以壮大我县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我们的根本希望所在,还是本县的人才,这是振兴正定所要依靠的基本力量和骨干力量。”

在主政正定期间,习近平先后调整了220个基层领导班子,提拔了570名优秀青年充实基层领导岗位;还把160名专家学者型干部充实到县里各级班子,很多有专长的人才在他任职期间得到提拔。

岸下村农民黄春生研制的“冀棉二号”优良品种享誉全国,在习近平的坚持下,县里破格录用他为国家干部。德才兼备的作家贾大山被任命为县文化局局长,打破非党人士不任正职的常规;“土专家”工程师郝月普在习近平的邀请下来到正定,引来了11个项目……

此外,习近平还选派了20名优秀人才到西北大学深造,培养人才后备力量。

对于那些在外读书的正定学子,习近平特别上心。1983年12月18日,习近平专门给河北农业大学的正定籍学生写了一封信。在信里,习近平一片赤诚地对他们说:

虽然“科技热”的浪潮正在广大农村蓬勃兴起,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人才更不足啊!

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农大学生同样也离不开农村。可以说,家乡的40多万父老乡亲都在翘首以待,盼望着你们早日以优异成绩成就学业,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挑梁扛柱,竭智尽才。

在信的落款,工整地写着八个字:“你们的同志习近平。”

这批受习近平感召回乡的河北农大学子,此后大都在农林畜牧领域独当一面。他们中有的成为正定县首席小麦专家,有的成为省农业厅总兽医师,还有的成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第五,巧妙化解不同意见,促进针对人才的思想解放。

“人才九条”发表后,有叫好的,也有一些非议,很多人不理解引进的人才为什么受到优厚待遇。

为了让大家理解政策,习近平带队到南方改革开放前沿地区考察,召开全县干部动员大会,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最后在全县形成共识。制定“人才九条”的过程,变成了正定解放思想、促进改革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外地考察团慕名到正定参观后,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在正定,听不见人人喊改革,但看得见处处在改革。

1984年,正定县10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

不论在地方还是在中央,习近平始终求贤若渴,他常常感叹“人才难得,轻视不得,耽误不得”,反复强调“人才是驱动创新、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

不论是正定“人才九条”的解放思想、竭智尽才,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乃至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习近平都反复强调我们始终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习近平的人才观是一以贯之的。

今天,我们再一次回味他当年在正定所说的话,“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就能体会到他对人才和扶贫、发展的辩证关系,其实早就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访问“英雄三岛”:“金门离我们很近,我们要在经济上超过他们”

访贫问苦,几乎是习近平每到一地履新后的第一个活动。

1985年6月,习近平到福建省厦门市担任副市长。他报到第三天,就带队到同安县调研。同安县山丘林立,海岛众多,交通不便,农村道路更是崎岖不平。为不耽误工作,习近平提前一天晚上抵达同安县城,第二天早上7点半,即从县城出发,到农村和周边海岛调研。

时任县长郭安民后来回忆第一次见到习近平时的情景:“虽然他是副市长,职务比我高,但我觉得他有点儿像邻家兄弟,很温和,没有一点架子……他事业心很强,抓工作很务实,吃得下苦,作风朴实,对群众很贴心,对部下、对同志都非常亲切。”

调研中,每到一个地方,习近平都和大家一起坐小板凳,拉家常,十分融洽。厦门当地人喜欢泡茶,茶杯因常年使用,往往有一层黑黑的茶渍。有个村支书要拿出新茶杯,可习近平说不必了,跟大家一起用黑黑的茶杯喝茶。

在厦门三年,习近平多次到同安县调研,去的最远的地方,莫过于被称为“英雄三岛”的大嶝、小嶝、角屿三座岛屿。

“英雄三岛”离金门很近,当时交通很不方便,去三岛要先坐车,再坐船,还得计算好涨潮落潮的时间;岛上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经常刮台风;岛上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两分多。

這些因素导致当地基础设施薄弱,能源不足,人才奇缺,当时有396家困难户和160家极困难户。

1986年1月6日,习近平先后登上小嶝、角屿、大嶝虎头寨,实地察看当地的情况。当天傍晚,习近平召集厦门市财政局、水产局、民政局等部门召开联合办公会。他把调研中了解到的问题一一列出来,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习近平给出时间进度表,要求大家按时解决问题,并对紫菜加工、对虾养殖、盐田改造、小嶝岛发电等十多个项目,作出立项拨款的具体支持。

当时县里有些干部觉得,习近平视察过了,联席会也开了,但市里用钱的地方那么多,拨款的事说不定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三个月后,习近平专门过问财政资金有没有到位,并要求县里抓好落实工作,做好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把这些钱用到刀刃上。习近平说:“金门离我们很近,我们要在经济上超过他们。”正是这些立项和拨款,为“英雄三岛”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访问军营村:“多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要做到山下开发,山上‘戴帽”

军营村,海拔近千米,是厦门最高、最偏远的行政村。

1986年4月7日,时任厦门市副市长习近平,第一次来到这个云上村庄。当时,军营村基础设施很差,甚至没有通电。村里有700多名村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400多亩的茶园,人均年收入只有280元左右。

见到时任军营村村委会主任高泉国后,习近平的第一句话是:“你们这里最穷的有几户?”高泉国回答:“有两三户。”习近平挨家挨户地去拜访,走了大半个村后,针对军营村贫困落后的状况,习近平建议村里多种茶、多种果,发展第三产业。他特别提出,村民可以种一些柿子,并马上联系了同安县水土办,提供了一批广西无籽柿树苗,同时还指示县农办提供3万元扶贫资金。在习近平倡导下,军营村村民们上山开垦、整理土地,种植了大概200亩广西无籽柿,并用扶贫资金修建了管理房。

习近平离开厦门到省里工作后,对军营村的发展仍然念念不忘。时隔12年,1998年10月16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再次来到这个边远山村。走访结束,时任军营村村委会主任高泉阳邀请习近平到村部坐一坐。上楼梯时,习近平边走边拍他的肩膀说:“年轻人一定要好好干,带领村民们早日脱贫致富。”高泉阳后来回忆:“那年我刚28岁,很瘦,他又几乎高我一头,每拍我一下,我都被他震得往后缩一下。”

在村部座谈中,习近平得知,军营村的茶叶种植面积比12年前增加了5倍,非常高兴,并根据他此次走访的情况提出两条要求:第一,要绿化造林,保护生态,让村民多种茶、多种果,大力发展农业和林业;第二,鼓励年轻人走出山门,走进厦门,去打工创业,不要单一地守在本地种茶。

习近平问村里发展生产还有没有什么困难。高泉阳说,村里想买点制茶的生产设备,建立一个茶叶加工厂,把茶叶的外观和质量做好。当时村里的茶叶种植面积虽然上去了,但没有设备,缺乏先进的制茶工艺和技术。

习近平听后,马上交代市农办负责这个项目,并拨了两笔扶贫资金,一笔40万元用于建加工厂,一笔20万元用于购买设备,后来又追加了10万元。并叮嘱镇上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多引进一些茶叶加工厂。

习近平问起当年自己提议种的柿子长得怎么样。高泉阳说,那片柿子林刚好到了合适的树龄,长势很好。习近平于是和大家步行2公里多,来到柿子林。刚开始,他看到山里种着茶、山坡上种着柿,很高兴。可看着看着就有点不太高兴。原来,除了茶园和柿子林,其他山头都光秃秃的。站在柿子林边,习近平说:“多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要做到山下开发,山上‘戴帽。”

在习近平指导下,军营村开始多种茶、多种果、做绿化,几十年如一日。现在,军营村已经造林绿化9000多亩,绿色资源变成了乡村旅游的资源。从习近平第一次来军营村,30多年过去了,军营村从原来贫穷的山区村,成为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福建省生态村。

三进下党:“大家都要翻箱倒柜,竭尽全力。扶贫,就不要有所保留”

20世纪80年代,从宁德到寿宁县城,坐车要一天才能到,而下党是寿宁最边远的山乡,距离县城还有45公里。去下党,没有公路,村民进出都要爬山,去隔壁乡镇,来回要一天半的时间。

因为没有公路,小贩们不敢挑液体货物进山,怕摔倒打碎了血本无归。下党村七成的人没有尝过醋,一半人没吃过酱油。

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外面的人把下党称为“寿宁的西伯利亚”。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九到寿宁,三进下党,指导扶贫工作。

习近平曾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第一次下党之行,他后来回忆:

宁德曾是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一边挨着福州,一边挨着温州,都是富庶之地,到它那儿“短路”了。宁德靠海,但不是有沙滩的海,大部分海岸都是悬崖峭壁,往里走全是大山。我在宁德呆了1年零11个月,基本走遍了所有的乡镇。当时没有通路的4个乡,我去了3个,都用了一天时间。

當年去下党乡的情形,我记忆犹新。下党乡在寿宁县,从宁德到寿宁,坐车要一天才能到,都是盘山路。当地有“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说法,形容行路之难,那还是到县城去,去乡镇就更不容易了。到下党乡,那真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乡党委书记拿着柴刀在前面砍,我们每个人拿个竹竿,沿着河边走,他说这样走近一点。那个地方,由于过于偏僻难行,上面的干部很少去。地委书记我是第一个去的,县委书记是为了给我打前站才去的。老百姓说,“县衙”都没来过,“地府”就来了,他们把地委书记叫“地府”,也就是知府。一路上,隔上两三里,老百姓就自发在那儿摆摊,一桶一桶的清凉汤,都是用土药材做的,让我们消暑,真是“箪食壶浆,以迎红军”啊。虽然很累,但我很感动。

当时,下党乡落后到什么程度呢?老百姓吵架的豪言壮语就是,我还怕你啊,我连圩上都去过,意思是他赶过集、见过世面。那个地方也怕养肥猪,都是深山,抬不出来。老百姓没看过电影,放映队去放《上甘岭》,放完后就有人拿着筐去找子弹壳。我去的时候,下党乡党委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也没有休息的地方,乡党委就设在一个改造过的牛圈里。我们那么多人,就在桥上开会。福建有一种桥叫廊桥,很多活动都在桥上进行,祖宗牌位也放在那里。我去之前,他们把从家家户户借来的躺椅、凳子、桌子摆在那里,中间立一个简易的屏风,一边是开会区,一边是休息区。那样一个地方,你去了一次,人家记你几代。现在他们还会说,当年习书记到过下党乡。冯梦龙在寿宁当过知县,上任时路上走了半年。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为官都想当舒服官,那还不如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呢。

多年后,已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习近平,始终不忘“那一碗绿豆汤、那一杯草药茶”。

习近平决定去下党,缘于一句话。1989年6月,时任下党乡党委书记杨奕周在参加宁德地委工作会议时,站起来“放炮”:对贫困地区,上级要关心,要扶贫。说者有意,听者有心。习近平当场跟他约定,一定要去下党一趟。

1989年7月19日,习近平第一次来到下党。时任下党乡党委副书记刘明华记得,“习书记将换下来的白色汗衫挂在廊桥上,汗衫湿漉漉的,还滴着水”。

习近平马上開始在下党办公。汇报结束后,习近平和干部群众展开了一番讨论。

没有电、没有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尽快通电,乡里不少同志提议从邻近乡拉线过来,但是习近平有不同的看法。他说:“要致富,先修路,这一点,我同意。但是架线拉线通电,我看就罢了。拉线过来,看似见效快,实际背了电费的包袱。下党有水利资源,咱们自己建个电站,等于抓一只能下蛋的鸡。”

习近平马不停蹄地开会研究落实对下党乡的帮扶举措。民政局最先表态,从局里挤出5万元,支持下党公路和电站建设:“我们真的是把口袋底都翻出来了!”习近平笑着说:“这很好,大家都要翻箱倒柜,竭尽全力。扶贫,就不要有所保留。”

下党乡成为习近平心中的牵挂。此后,他又两次到下党乡调研、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当地的建设发展难题。

按照习近平的要求,下党全乡群众投工投劳。1991年1月,下党开通了总长12.5公里的进乡公路。随后,又陆续开通了一条16公里的跨省公路,和8条出村公路。

1991年12月,一座250千瓦水电站建成通电,村里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村民们的生活也就此点亮。如今从寿宁城关前往下党村,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即可到达。43公里的盘山公路,路边山景秀丽,茶园郁郁葱葱。

三进下党,是习近平心系贫困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宁德,下乡访贫问苦是习近平的工作常态。在宁德工作的1年零11个月,宁德地区124个乡镇,习近平去过123个(后来因为调离,霞浦北壁没去成)。“只要不开会,一有时间,习书记就要下乡去,一年里半年的时间都在下乡。”时任宁德地委政研室副主任李金煊曾多次跟随习近平深入基层调研,当时有政研室的同志总结,习近平到闽东后不知道“掀了多少锅盖、掀了多少桌盖、掀了多少铺盖”。

2015年,习近平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的演讲中深情提到:“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仍然在我心里。”

看望连家船民:“看到他们这种处境,我心里感到很不安,就想绝不能让乡亲们再漂泊下去了”

福州是一座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的港口城市。其境内闽江中下游一带,曾生活着许多连家船民。习近平对他们始终牵挂在心:

在福建的一些地方,特别是闽东的贫困地区,不少人靠山吃山(打柴)、靠海吃海(打鱼),祖祖辈辈散居在茅草屋或者连家船中,居住条件非常恶劣,生活也非常贫困。在宁德、福州和后来到省里工作期间,我多次到这些群众的家中走访,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使这些困难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安居乐业。

连家船上的渔民终生漂泊在水上,世代以小木船为家,居无定所,是一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特殊贫困群体。我印象很深的是,那些渔船大都是破败不堪的,没有电、没有水,低矮、昏暗、潮湿,一家几代人都住在里面。“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宗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说的就是他们的生活。有的渔民连船都没有了,只好在岸上用油毛毡、编织袋搭一个窝棚,夏热冬寒,难挡风雨,还不如黄土高原上的农民住的窑洞。因为常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渔民们普遍身材矮小、两腿内弯,生活的贫困加上社会的歧视,使他们怀有很强的自卑心理。

习近平曾多次到连家船民家中走访,这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特殊贫困群体直揪他的心:“看到他们这种处境,我心里感到很不安,就想绝不能让乡亲们再漂泊下去了。”

1997年,福建省政协提供了一份调查报告,反映闽东不少村民仍住在茅草屋里,生存状态很差。这份报告深深触动了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在一次调研的路上,习近平动了真情:“共和国成立都快50年了,群众生活还这么困难,很不应该,我们一定要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

调研回来,习近平组织撰写了《关于闽东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情况的报告》,除了反映茅草屋问题,还指出应尽快解决连家船问题。省里对此十分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他们解决搬迁、就业等问题。

霞浦县盐田畲族乡的连家船民杨水雄,一直对习近平的走访记忆犹新,那是1998年4月,“当时快中午了,家里已做好午饭,远处来了群人,他们说要上来看看”。

狭窄的船舱里容不下几个人,杨水雄就带着家人到岸边候着,由年近八旬的父亲留在船上招待客人。带队调研的高个子领导问,怎么成为连家船民的?现在生活过得怎么样?60年代政府组织过船民上岸,为什么当初不上岸呢?交谈结束后,高个子领导当场交代随行干部,连家船民搬迁,不能把房屋盖起就算完事,还要让他们有生活、有出路、能挣着钱。

1998年底,习近平在福安主持召开了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他掷地有声地说,古人尚且讲“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共产党人看到群众生活如此困苦,更应感到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没有连家船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这件事非做好不可!

就在那一天,习近平把连家船民的上岸定居问题,列为全省“造福工程”的重中之重。连家船民也开始了规模空前地搬迁上岸。从1998年起开始大规模搬迁上岸,到2002年习近平调任浙江,福建省连家船民上岸搬迁工程已总体完成。

连家船民搬迁是否顺利,上岸后生活是否有着落,始终都是习近平关注的重点。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来到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村民江五全清楚地记得,习近平来到他家,细细询问:搬上岸,会不会习惯?现在做什么工作?收入怎么样?

江五全回忆,习近平见到他时,拍了拍他的肩膀,称赞他身体很壮。江五全说,想当年,自己全家“海上漂”,一家兄弟5个,18口人和所养鸡鸭分三层挤在长9米、宽2米的船上,想转个身都难;现在一家人上岸后从事捕鱼和海蛏养殖,生活无忧。江五全始终记得习近平的叮嘱:“他对我说,小兄弟,搬上岸要好好干。”

水土不治,绝不收兵

因有着依山傍水的秀美风光,长汀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最美小城”。今天的长汀,翠波千顷、满眼新绿,人们已经很难将它与“山光、水浊、田瘦、人穷”联系起来。然而,20世纪80年代,这却是长汀生态恶化、人民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水土流失,曾经是长时间困扰长汀发展的“噩梦”。早在20世纪40年代,长汀就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一起被列为全国三大水土流失治理试验区。因为水土流失,长汀也一度成为国家级贫困县。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五次到长汀调研并作出批示。在习近平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长汀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就此拉开。

2001年10月,习近平再次到长汀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对长汀水土保持工作再次作出批示:再干八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第一个八年过去,至2009年,长汀县累计治理107万亩水土流失的山地,但长汀人奋战绿化荒山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2010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再次作出决定,加大扶持力度,再干一个八年。

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时刻,2011年12月10日和2012年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就此吹响长汀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的冲锋号。

水土不治,山河不绿,绝不收兵!

几十年来,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下,长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和福建省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到2017年年底,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至36.9万亩,水土流失率降低到7.9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9.8%;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91元。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形成的“长汀经验”,引领长汀走出了一条保护生态与脱贫致富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真扶贫,扶真贫

“此山一无毛、二无皮、三无肉,只剩下光骨头(母岩)”,地处闽赣边界的“千年古县”三明市宁化县,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森林植被曾经屡遭破坏,是当年福建省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县域之一。水土流失造成地貌支离破碎,旱涝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着宁化县的经济发展。

1998年2月15日上午,农历新年的气息尚未散去,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就乘车抵达宁化,深入乡镇进行考察。他一再叮嘱,扶贫工作不能松懈,积极帮助群众脱贫,防止群众返贫。并一再强调要扎扎实实做好脱贫工作,要实事求是,扶贫为本,致富要实。

真抓实干、实事求是、精准有效,是习近平对扶贫工作的一贯要求。

1999年3月3日,习近平带着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三明市农村调研。

3月4日,他又来到沙縣凤岗镇(今凤岗街道)西山村与村民代表、专业户座谈。在这次调研中,习近平两次提出了“真扶贫、扶真贫”的思想:“要啃骨头,打歼灭战,真扶贫、扶真贫,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要继续重视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继续从信贷、财政、税收等方面扶持贫困地区,帮助贫困户、特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扶贫、扶真贫”,不可以搞形式主义、耍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

改造苍霞棚屋区:“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来棚屋区调研吗?就是想让大家亲身体验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

上了年纪的“老福州”口中,有一句俗语叫“纸褙福州城”,这句话里藏着的,是福州棚屋区老百姓的辛酸泪。这里的居民住的大多是木板房,年久失修,旧板横斜,夏天热得像桑拿房,必须不时往墙上泼水来降温;冬天又四处透风,要层层糊报纸御寒。纸褙棚屋区,苍霞木板房,下雨就漏,见风就响,遇火就燃,居民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苍霞社区一带,曾经就是典型的棚屋区。“我当时最怕听到消防车的叫声,一叫我就担心是不是苍霞棚屋又着火了。连片的棚屋区,一家烧起来,就是一整片烧起来啊!”时隔多年,曾任苍霞街道党工委书记的陈永辉对当年棚屋区的火灾隐患仍心有余悸。

棚屋区群众的居住条件何时能改善?习近平心中始终牵挂着这件事。2000年7月2日,烈日当空。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悄然出现在福州市台江区苍霞棚屋区。陈永辉回忆:“我记得很清楚,那天天气特别热,习省长又是在下午两点左右最热的时候来的。当时的街巷,窄得连车子都开不进来,他就带着大家下车步行,走得满头是汗。”

习近平来到正义路27号,这是一幢低矮的二层木屋,年久失修,8平方米的空间挤着唐庆旺一家人。在蒸笼一样的木板房里,习近平详细询问了唐庆旺一家的生活情况,足足呆了半个小时。

当时的场景,唐庆旺至今记得很清楚:“习省长身材高大,头都要碰到房顶了。他本来想爬到阁楼上去看看,但梯子太窄很难上去,他就在梯子下跟我谈。”

从唐庆旺家走出来后,习近平向身边的干部接连发问:“有谁的家人住在这样的房子?举个手!”没有人回答。

“有谁的直系亲属住在这样的房子?举个手!”依然没有人回答。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来棚屋区调研吗?就是想让大家亲身体验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随后,习近平现场召开了棚屋区居民座谈会。

面对父老乡亲热切期盼的眼神,习近平站起来对大家说:“改革开放以来,福州的变化日新月异,但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千万不要忘了那些生活条件困难的群众。改造棚屋区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一件好事,我们一定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原则。”

7月10日,习近平调研后的第八天,苍霞棚屋区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不到一年时间,2001年5月1日,涉及苍霞社区3441户、近万人的回迁安置房全部竣工,创造了棚屋区改造的“苍霞速度”。

“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政治上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很多年以后,习近平谈到脱贫攻坚时感慨地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

“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

从2012年到2018年,习近平6年间两次考察广东。这两次考察,大的主题都是改革开放。他对比这两次考察说:“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在两次考察中,习近平都特地去看望困难群众。第一次是2012年12月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前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黄龙村,考察基层党建,慰问困难群众。广东是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国内考察的第一站。

第二次考察是2018年10月23日下午,习近平乘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前往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

在村公共服务站,习近平详细了解基层党建、脱贫攻坚、村民服务情况。他走进村扶贫玩具加工厂车间,同工人亲切交谈。习近平也十分牵挂村民生活状况。

习近平还看望了党员、老战士陆上伙。习近平说:“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

踏雪访阜平

对阜平,习近平有特殊的情结。

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的阜平当年是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开国元帅聂荣臻担任过晋察冀军区司令员,他曾经流着泪说:“阜平不富,死不暝目。”他還说:“老百姓保护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打天下,是为老百姓打的天下;阜平的乡亲们现在生活还没有明显改善,我于心不忍,一定要把老区的事情办好。”

聂荣臻的话是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告诉习近平的,习近平一直铭记在心。

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一行冒着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连夜听取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扶贫开发工作汇报。30日一大早,习近平顶风踏雪来到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亲切看望困难群众并送去慰问品。

骆驼湾村地处深山,是有名的特困村,村里608人中有428人属贫困人口。

习近平走进困难群众唐宗秀家和唐荣斌家看望。唐宗秀家门外的小路用石头铺砌而成,走在上面深一脚浅一脚。她特意挽着总书记送出门外,“我叫他慢着点,他也叫我慢着点,说路不好走”。当时拍下的照片定格了这一瞬间,唐宗秀夫妇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胳膊,走在结了冰的地面上,两边是低矮的泥房子,他们三人拉着家常。

对于总书记来到自己家里的细节,唐荣斌回忆起来也如数家珍。让唐荣斌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他一定要重视孙子的教育,希望在下一代身上,下一代要过好生活,首先得有文化。

习近平考察后,当地干部群众深受鼓舞。本着务实的精神,阜平认真考虑发展思路,提出“长打算、短安排、强基础、创机制”的实施路径,确立了产业富民、园区强县的战略规划,集中力量办大事。如今,阜平县群众的生活条件都大为改善。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并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国强与民富从来都是托举中国梦的双翼,中国梦不仅要国家好、民族好,而且要百姓生活更美好。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诞生地,老挝国家主席本扬曾到这里“取经”

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腹地,因村旁山中有十八个天然溶洞,故而得名。该村因地处深山,地少人多,生存条件恶劣。全村225户939人,人均耕地0.83亩,这些耕地都是从狭窄的山坳沟壑间扒拉出来的。村内青壮劳动力大都前往江浙一带打工,村中留守的非老即小。千百年来,村庄里祖祖辈辈靠山吃饭,2013年以前,村里的产业几乎是空白。2013年,村里的人均纯收入1668元,仅为当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

2013年11月3日下午,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沿着狭窄山路来到了十八洞村。看望村民后,习近平在村民家的院坝上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

在这次座谈会中,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他强调,要建档立卡摸清每户致贫原因,不能“手榴弹炸跳蚤”。他要求,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习近平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他特别叮嘱身边的干部,不能搞“栽盆景”,不能因为他来过了就搞特殊化;也不能“搭风景”,让别人学不了;要“解剖麻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想方设法,根据群众愿望和当地实际,一条一条地研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

“总书记提了十六个字的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时任十八洞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施金通说。就这样,“精准扶贫”的战略构想,在十八洞村莽莽苍苍的青山间诞生了。

如今,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地标”,十八洞村早已名扬海外。2017年2月,十八洞村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连老挝国家主席本扬也来到这里“取经”。

“厕所革命”

厕所,看似小事,却曾是长期困扰中国的民生难点。在中国农村地区,常常出现“两块砖,一个坑,蛆蝇孳生臭烘烘”的场景。一间小小的厕所,关系着民生福祉、国家形象,体现着人类文明的程度。对此,在习近平的倡导下,“厕所革命”作为一项重要的文明工程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回溯习近平的插队岁月和从政生涯,有三个有关厕所治理的“镜头”,让人记忆犹新。

镜头一:赵家河第一个男女分开的厕所

20世纪70年代,习近平被延川县里抽调去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驻点。知青们居住的窑洞外有个厕所,朽木为架,土坯为墙,茅草为顶,年久失修。厕所又脏又臭,且不分男女。村民在里边上厕所,听见外面有人来了,都要咳嗽一声作为“暗号”提醒来人,很不方便。

看到这种窘况,习近平决定自己翻修这间厕所。先拆再修,砌石垒砖,在村里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项大工程,但习近平一石一瓦地干了起来。经过重修,这间厕所变得宽敞而干净。最重要的是,这是赵家河村第一个男女分开的厕所。

有了这样一个“示范工程”,村民们也纷纷效仿,改建自家厕所。不久之后,赵家河的厕所基本都改成了砖石结构,不仅生活更加方便,村容也为之一变。

镜头二:改造正定“连茅圈”

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到河北正定工作时,当地农村存在着大量“连茅圈”。所谓“连茅圈”,就是厕所和猪圈连在一起,很不卫生。

那时农村,人们思想保守,工作很难做。上级部门提出要把厕所和猪圈隔离开,有很多群众对此不理解,阻力很大。而有段时间,正定县改造“连茅圈”的工作就是由习近平来抓的。

对于这块工作上的“硬骨头”,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一是采取“一刀切”策略,直接入户,强制改造,一次性完成任务。二是建立试点,稳步推进。当时,很多县里的干部主张大干快干,但习近平选择了第二种方式。他的理由是,直接铺开搞、突击搞,肯定会有反复,强制性地把老百姓家的猪圈和厕所隔离开,人家肯定反感。人一走,老百姓马上就可以拆掉。这个事要想办好,首先得让大家在思想观念上认可。

于是习近平选择了吴兴和塔元庄两个村进行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后,开始进行广泛宣传。村民很快从内心真正认同改造”连茅圈”的措施。除了改造“连茅圈”,习近平还组织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在县城里修建了37个垃圾池、11个公共厕所,在全县建立了13个乡镇文化站和45个村俱乐部,为71个村安装了自来水。

镜头三:江苏小镇的“厕所革命”

2014年12月,永茂圩自然村的洪家勇家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习近平。洪家勇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到我家时,不仅问我们是否用上了水厕,还关心排污的情况。这让我特别感动。”当习近平得知村里都已经把旱厕改为水厕,十分高兴。洪家勇说,经过“厕所革命”,如今家里的厕所不仅干净卫生,化粪池的粪水还可以直接用来浇地施肥,非常方便。

除了这次江苏之行,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如今,从改建旅游厕所到推进农村改厕,从布局城市公厕到增加女厕数量,“厕所革命”已经成为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的示范性工程。

三访西海固:“山坡上站满了十里八村赶来的乡亲,里三层外三层。雨还在下,大家扔下伞,热烈鼓掌,争相同总书记握手”

西海固,是宁夏南部黄土高原丘陵区西吉、海原、固原、彭阳、隆德等几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这里常年干旱,雨水奇缺,除少量河谷川地外,大部分地方生存条件很差,曾被称作“苦瘠甲于天下”之地,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这里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地区之一。对于宁夏特别是西海固的发展,习近平有着一份特殊的牵挂。1997年、2008年、2016年,习近平曾三次踏访宁夏西海固。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第一次来到西海固,被西海固的贫困状况深深震撼。此后,他牵头负责对口帮扶宁夏的工作。

2008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再次来到宁夏调研。他与当地百姓约定:“等你们生活过得更好了,我还要到这里来。”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宁夏,履行多年的约定。他说:“我要再到比较艰苦的农村看看。”

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近年来脱胎换骨,成了西海固“富村子”的典型。马秀会是村里的一名致富带头人。十余年前,她在村里带头种辣椒,如今牵头经营一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考察中,习近平查看了合作社里剛采摘的辣椒和蘑菇。宁夏的蘑菇种植,受益于福建农学家林占熺的菌草技术,这个技术,正是习近平曾经“点将”带过来的。

在1997年4月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在《联席会议纪要》文本上签字,林占熺的菌草技术被列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一接到任务,林占熺就带上团队和六箱草种直奔彭阳县。虽然这里的环境气候、水热条件和福建大不相同,“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只能从头开始,但专家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半年后,第一批蘑菇出棚,27户示范户种菇收入均超过2000元。1998年10月,福建农业大学提交一份《关于赴宁夏开展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汇报》。习近平专门作出批示,明确提出“菌草是我省之优势”,要求“扬长避短”,“要做自己‘拿手的”。

此后,菌草扶贫技术在宁夏全面开花。高峰时,全区发展菇农1.7万户,兴建菇棚1.7万个,种植菌草60多万亩,创产值近亿元,带动菇农户年均收入5000元。为表彰林占熺在宁夏等地的科技扶贫工作和技术援外成绩,福建省政府授予他一等功,这是福建省第一次对科技人员所作出的贡献记一等功。2000年7月5日,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专门出席了给林占熺授奖的颁奖会。

习近平的三次西海固之行,为当地带来的巨变,百姓铭记在心。杨岭村村支书马安林永远不会忘记习近平离开杨岭村前的那个场景:“山坡上站满了十里八村赶来的乡亲,里三层外三层。雨还在下,大家扔下伞,热烈鼓掌,争相同总书记握手。”马安林说:“这,就是民心!”

习近平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

一片原始森林绵延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这里群峦起伏,山岭叠翠,常年大风怒吼,林涛阵阵,故得名大风堡。大风堡深处,有处村落,名叫华溪村。该村坐落在“两山夹一槽”地带,海拔高差大,土地分布零碎,人均可耕地不足一亩。从中国的“贫困地图”来看,它身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困难山区的一个缩影。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从北京来到这里,1800公里,换了三种交通工具。一路风尘,只为六个字——“两不愁三保障”。

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它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两不愁”是指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冒着细雨,习近平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辗转三个多小时才来到华溪村。习近平与村民代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开起了座谈会。“我专程来看望乡亲们,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习近平补充了一句,“这次到重庆来,就抽查你们一个点。”他给乡亲们一条条梳理“两不愁三保障”的进展:“咱们国家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家家都有补丁衣服。我也是穿补丁衣服长大的。但是现在到全国各地去,包括偏远的山村,大家穿得都很整齐,铺盖床褥也很少见补丁。”

“再说粮食,我刚才看的两户人家都有两三个粮垛子,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听说这些粮垛子装的多是前年收获的粮食,习近平颇为感慨:“过去在陕甘宁边区,形容年头好是‘耕三余一。现在你们‘耕一余三,一年种的粮食吃个三四年。”

对因病返贫问题,习近平也十分关心:“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这个兜底作用很关键。脱贫攻坚2020年就要收官,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习近平离开华溪村,回到重庆市里,已是深夜。16日下午,一场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为主题的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习近平为如今的扶贫成绩感到欣慰:“看了这么一个村,我心里是有底的。到2020年初,预计全国将剩下600多万贫困人口和60多个贫困县。把今年工作抓好抓实,明年继续攻坚,就能彻底消灭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从各方面情况看,我们对完成任务是很有信心的!”

习近平对扶贫工作的挑战充满警醒:“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进有所区别,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防松懈、防滑坡。”

习近平对决战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有着清晰的谋划:“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要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正如习近平对华溪村乡亲们说的:“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件大事,习近平总是像钉钉子一样锲而不舍,从未松懈。

“我提倡钉钉子精神,这得从我做起啊!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习近平的话掷地有声。

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产党说到就一定能够做到

赤峰市河南街道马鞍山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落,近年来,该村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强村,运用“菜单式”扶贫和扶强带贫模式,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

2019年7月15日下午,村民张国利家迎来了正在内蒙古考察的习近平。

来自赤峰市的10位干部群众代表也来到张国利家,习近平同他们促膝座谈。习近平是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蒙古代表团的代表,他曾说:“在选举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党中央提出,中央领导同志应选择老少边穷地区参加选举。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曾邀请总书记到她所在的村里看一看,这次习近平专门请她到马鞍山村来见面。习近平高兴地对她说:“你的邀请我一直记在心上,今天我履约而来,就是要实地看看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追寻习近平这些年考察调研的足迹,从塞北高原到乌蒙山区,从秦岭腹地到湘西大山,从南疆绿洲到林海雪原,从城市社区到革命老区,他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入了许许多多贫困家庭。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进村入户,访贫问苦,看看群众锅里煮的,摸摸床上盖的,嘘寒问暖。面对基层群众,他总是谦逊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这次内蒙古之行,群众生产生活依然是习近平心中最大的牵挂。习近平一边仔细倾听,一边不断追问:乡亲们还有什么困难?村里还有多少贫困户?什么时候能脱贫?

习近平动情地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充分证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对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有9000多万名党员和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只要始终守初心、担使命,那就无坚不摧。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个命”主题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长期执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老百姓才能生活更加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要认真总结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7月16日,在自治区工作汇报会上,自治区主要负责同志提到“内蒙古计划今年减贫14万人以上,20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全部退出贫困序列”,习近平關心地问:自治区的国家级贫困旗县还剩下几个?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如期脱贫摘帽?距离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目标,还有500多天。目前,全国脱贫攻坚任务还相当艰巨。

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共产党说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他放眼长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我们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把城乡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没有做到的事情。但是也要看到,‘两不愁三保障解决了,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而且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我们要继续往前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指出:“要认真梳理梳理,看看我们有没有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有没有私心和杂念,有没有背离党的性质宗旨。”针对内蒙古“开门纳谏”,通过媒体“整改进行时”向社会公布主题教育进展,让群众评议,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

(责编/袁栋梁、李希萌 责校/陈小婷、袁栋梁 来源/《习近平扶贫故事》,《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9月第1版;《30多年前,习近平就如此重视教育工作》,袁勃/文,人民网2018年9月10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