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
说到陈凯歌,很多人对他拍摄的电影耳熟能详,迄今为止,他执导的文艺片《霸王别姬》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可是,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名著名导演,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收藏大家。在他的豪宅内,八骏图灵动飘逸,红木家具古色古香,红酒佳酿高贵典雅,各类艺术品琳琅满目。但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些数不胜数的藏品中,他最钟爱的居然是京剧行头的“京收藏”。
朝朝暮暮,收藏总是从初心起航
戏曲中把身上穿的叫作“行头”。外行看,觉得京剧行头色彩缤纷、斑斓夺目,在内行眼里,这就是“家底”。实际上,京剧行头的使用极其复杂讲究,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图案设计,都秉承着中国京剧艺术一贯的写意风格与象征手法。
从小,陈凯歌就对京剧有着一种特别的喜欢。
1952年8月,陈凯歌出生于北京西城区。他的父亲是名导演,偶尔会带着他到片场瞧瞧,偶尔也会带着他去听听京剧。看着舞台上的演员穿着花花绿绿的戏服闪展腾挪、威风凛凛,陈凯歌很是羡慕。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对戏服有了一种亲切地认同。
1993年,因为根植于心底的那個朦朦胧胧的京戏梦,陈凯歌开始拍摄《霸王别姬》,他邀请张国荣演程蝶衣,但张国荣是香港明星,纯京剧外行的水平。所以陈凯歌又请了程派的张曼玲、梅派的刁丽和北昆的蔡瑶铣专门给张国荣做指导。
在《贵妃醉酒》这场戏中,张国荣饰演的杨玉环穿着宫装缓缓登场,在百花亭闻得皇上驾转西宫,心情低沉,于是一人独饮,直至酒醉。张国荣把贵妃演得千娇百媚,令人生怜,特别是那一身行头,不但征服了无数观众,也让陈凯歌赞叹不已。
《霸王别姬》的成功,让陈凯歌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京剧的巨大魅力。他蓦然惊觉,自己一直喜欢京戏,这么漂亮的行头,怎么就没想到收藏呢?
从此,陈凯歌开始收藏京剧行头,并且越来越着迷,他一边收藏一边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对于京剧行头的细微思考体系。
他慢慢明白,行头首先是表演的补充,甚至是表演的辅助,绝对不只是好看而已,它有规矩、有出处、有师承甚至有流派,用什么样的绣法,什么样的染料,都与流派和表演息息相关。
京剧服装主要分为蟒、帔、靠、褶、衣五大类。“蟒”是戏台上龙袍、蟒袍的简称,是帝王将相、高级官吏等有较高社会地位者在正式场合穿用的礼服;而“帔”是帝王将相、高级官吏、富绅秀才及眷属在非正式场合穿用的便服。
“靠”又称甲,是传统戏中武将的装束;“褶”是京剧舞台上用处最广,老少咸宜的袍服。除这四大类外,其它所有戏服统称为“衣”,常见的有氅、宫衣、抱衣、僧衣、坎肩、斗篷、生衣和箭衣等。
几年间,陈凯歌收藏了1000多件京剧行头,蟒袍、箭衣、斗篷等不计其数。这些藏品虽然在颜色上有新有旧,在价格上也有低有高,但每一件行头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一点是陈凯歌最喜欢的,既满足了收藏爱好,故事又能给自己创作灵感,何乐而不为呢?
1998年,陈凯歌在拍卖行拍得一件黄色女蟒,做工精细,色彩艳丽,据说是慈禧拍戏穿过的。当年,慈禧听腻了枯燥的旧戏,就自己编写剧本来演,她把自己设计成主角,又把李莲英设计成善财童子,在身边训练有素的太监配合下,慈禧的自我陶醉达到了顶点。她当时自导自演时,最喜欢穿的就是黄色女蟒。
慈禧当时对戏曲的偏爱,达到了一种近乎痴迷的地步。她不仅要求戏楼规模宏大,对演员的行头道具要求也特别讲究,必须华美富丽。慈禧六十寿辰的光绪二十年,为置办行头道具,一次就花掉了52万两白银。
遥想着慈禧当年的奢华,陈凯歌经常对着那件黄色女蟒凝思,他通过研究惊异地发现,慈禧之所以痴迷于京戏,并不是单纯的消遣娱乐,而是需要从中学习权术。因为她16岁就进宫,所学甚少,像《连环套》《空城计》《五虎平西》之类的历史剧就成了她获取知识的教科书。
京戏的博大正在于此,它不仅记载着厚重的历史,也蕴含着无穷的知识。
陈凯歌深深意识到,不但京戏不简单,其实每个人都不简单,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成功者,都有属于自己的那道坎。电影,就是要把那道坎呈现出来,带着观众去思考。
隐隐约约,捡漏里隐藏着真性情
陈凯歌曾说:“对于一个立志于电影的人来讲,最要紧的就在于勤思考,永远投身于时代的潮流之中,去接受新的信息,去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民族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判断。”
陈凯歌最喜欢在收藏捡漏的轻松里,思考电影中复杂的人性。有一次,他去一个偏僻的山区小城拍戏,休息时去了那里的旧货市场,可因为交通闭塞的原因,市场里的人并不多。他顺着廊道向前缓缓而行,忽然,一个卖马鞭的商家吸引了他的注意。马鞭是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具,只一根马鞭,就代表了马,或骑或牵,配上演员的表演,给人以活生生骑马的感觉。
但是,陈凯歌感兴趣的并不是马鞭,而是马鞭旁边垃圾箱里的一件旧衣服。他问卖家:“这分明是一件戏服,怎么就当垃圾扔了呢?”对方笑了笑:“这是收货时包了马鞭的包袱,又脏又破,不扔了还能怎样?”
陈凯歌连忙说:“扔了多可惜,你送给我吧,说不定洗洗还能用。”那人不屑地摆头:“原以为你是个有钱人,怎么破烂也看上了?行,拿去吧。”陈凯歌也顾不得计较那人鄙夷的表情,从垃圾箱拎出旧衣装入塑料袋,道谢着离去了。
回到家,他把旧衣服小心清洗了一遍,原来他早就看出,这是京剧舞台上武生穿戴的正宗箭衣。这衣服虽然脏,但从料子和绣活中可以看出,定然出自名家手笔。
待衣服晾干,陈凯歌拿针线把破损的地方仔细缝上,再用熨斗一熨,平整干净、柔软通透,圆领、大襟、马蹄袖,一下子就恢复了箭衣应有的灵气。
陈凯歌饶有兴趣地瞅着它,真是越看越喜欢,可忽然转念一想,又不免黯然神伤,这么好的行头,却被别人当成了垃圾,看来,真正喜欢并懂京剧的人还是太少了,有机会,一定拍个关于行头的电影,好好传扬一下京戏文化。
京剧身为国粹,它的美,在高亢嘹亮的唱腔,在底蕴深厚的台词,在神奇夸张的脸谱,在千变万化的身段,也在那一身优美绚丽的行头。
其实,行头本身就是一个流转多彩的舞台,戏衣把演员包裹,演绎另外一段悲欢离合的人生。在这一点上,戏曲和电影是相通的,就像陈凯歌说过的一句话:“电影,就是很多人在黑暗中聚会,去共同分享一个梦想。”
陈凯歌的梦想,就是找一根纽带,把戏曲和电影串起来。
在2007年的一场拍卖会上,陈凯歌拍得了一件清代戏曲官衣,圆领大襟,胸前和后心各有一块方形补子,上面绣着一群仙鹤翩翩起舞,栩栩如生。
回到家,他用手摩挲着官衣光滑的面料,心中甚是欢喜。忽然,他发现衣服后面的补子比前面厚了很多,用手一捏,厚厚一层,难道里面有什么东西?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用小刀轻轻挑开了后面补子的针线,里面居然夹着一件小巧的云肩,黄色彩锦上,手工刺绣精致美丽,如雨后云霞映日,一看便是精品。
云肩在明清时期非常流行,又被称为“披肩”,是汉民族吸纳其他民族服饰文化后融会贯通,升华为自己的民族服饰结晶,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京剧服饰款式。
陈凯歌激动不已,真没想到官衣内还别有洞天,这件云肩的价值,已经远远高于这件官衣。只是不知当年缝制官衣的人,为何要把云肩隐于其中,或许,其间的故事又可以拍一部电影了。
惊讶之下,陈凯歌查找资料发现,他并不是第一个获得这样意外之喜的人。早在2005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标价8万元的清末黄缎子袈裟,被一位工薪阶层的秦先生看中,最后他花费了9万元把这件袈裟拍回家。回家后的秦先生好奇地拆开袈裟,结果意外地在袈裟的夹层中发现夹着一件缂丝陀罗尼经被,经鉴定,竟然是清代皇帝、皇后等皇族葬祭的用品,价值连城。
看来,是当年设计的人故意把更贵重的藏品隐在了普通藏品之中,在那些颠沛流离的时代,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珍品。
设计戏衣的人,对京剧的贡献,不单单在于一双巧手,还在于他们无比的智慧。他们在柔软飘逸的丝绸之上,以银针彩线勾勒出一个足以传世而不朽的宏大艺术世界,不管直观还是隐匿,都是为了保护和传承。
于是,京剧的魂,才得以依附在行头上面,生生不息。
痴痴念念,用行头向经典致敬
2008年,陈凯歌决定拍摄影片《梅兰芳》,向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致敬。为了让演出更逼真,他把自己收藏的全部京剧行头都搬到了拍摄现场,蟒袍、裙袄、斗篷、云肩、官服、彩鞋、旗鞋等摆了一屋子。
虽然,他使出了自己全部的行头家底,但还是不放心,就又去把京城戏服收藏人冯长城老先生请到剧组做指导。按陈凯歌的想法,同时还要把老先生的2000多件京剧行头也借到剧场拍戏时用。
可冯老爷子一听就连忙拒绝:“那可不行,我那些行头可是收藏了多年的宝贝,万一拍戏时磕磕碰碰损坏了,可没地方买去。”
陈凯歌也收藏了这么多年,知道每一位收藏人都对自己的藏品珍爱有加,别说放手,就是一件也心疼,就更别说全部了。他想体谅老人的心放弃,但为了拍摄效果的真实感,剧组太需要这些真品了。于是,他真诚地对老人说:“您放心,我一定让演员爱惜好您的藏品,万一损坏,我加倍赔偿您钱。”
“谁要你的钱?”冯老爷子一下生气了,“我虽然没有钱,但这些行头是钱能买到的吗?”
“对不起,”陈凯歌忽然意识到自己无意中伤害了一位老收藏家的自尊,“您别往心里去,我不是和您谈钱,只是说万一。其实,我能理解您的心情,收藏它们是因为喜欢,是因为想让京剧文化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可您想过吗?我拍这个电影,不正是为了传承这种文化,让更多的观众认识并喜欢它吗?”冯老爷子沉默了半晌,终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行,你明天派人把我的行头全部搬到剧组。”
陈凯歌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这些年来,冯老先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收集戏服上,只要听说哪个地方有戏服,都会想方设法上门收集。如今,他把戏服全部提供给了剧组,陈凯歌觉得,如果换了自己,都不一定有这种勇气。
像老人这样,才是真正钟爱京戏之人。可惜,现在喜欢京剧的人总是只局限在一些有限的圈子,京剧的式微,似乎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如果有一天,京剧真的进了博物馆,那么,单凭这些收藏的行头,还能唤起多少人的认可?
陈凯歌凝望着深邃的夜空,他觉得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梅兰芳》这部电影必须拍好,必须让观众对京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现在,剧组行头的问题是不愁了,可究竟应该怎样才能把这部戏拍得深入人心呢?归根结底,京剧是以唱为主,那是不是可以从唱腔入手?陈凯歌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他决定就在唱腔上加强。
于是,他在这部戏中运用了大量的京剧选段,以不同的场景将京剧唱腔展示在了观众面前。在影片中的梅兰芳与十三燕的第二局比试中,陈凯歌选择了《一缕麻》选段,这段唱腔没有完全拘泥于传统京剧的唱腔形式,而是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在念、做、表中与剧情紧紧相扣,深深打动了观众。
同时,在演绎这段戏时,陈凯歌让剧中的梅兰芳在服装上也进行了很多改良,他穿的并不完全是传统京剧的行头,而是突破传统方式,加入了一些新时装的潮流。
陈凯歌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用影片诉说,即便社会进入了智能时代,传统京剧一样可以很好地融入。
随着电影《梅兰芳》在全国上映,受到了全社会的热切关注。无论是戏服、扮相,还是其中所选用的京剧选段,都特别具有我国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这部影片让观众重新领略到了戏曲之“魂”,将京剧引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2020年初,陈凯歌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电影中充满了导演独特的个人经验,一定是导演的真诚告白,包含他的思考、忏悔,再加一点希望,没有个人的经验,全世界的电影都没办法进步,但个人经验必须能引起观众共鸣。”
收藏京剧行头,传承戏曲文化,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编辑/杨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