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青
横峰县第一幼儿园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最近看到了一个相关的教育案例,对我的触动非常的大,而且更能感受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能够对他们的未来造成多么深远的影响。这个案例的实际发展情况是这样的:在一场大雨过后,操场上出现了很多蚯蚓,而孩子们在晨间活动的时候,发现蚯蚓在操场上躺着,于是,每个同学都好奇地去观察蚯蚓的行动过程,有的同学蹲着,有的同学猫着腰,还有的同学踮起了脚尖。孩子们时常用手轻轻地触摸蚯蚓,还有的孩子想要试图用脚来轻轻地踩着他……而正当这些孩子们观察得起劲的时候,老师给孩子们叫回了班里。可以看出孩子们是十分不情愿的,可是还是不得不在老师的召唤下,回到班里完成日常的教学。但是过了不一会儿,孩子们的好奇心仍然是在这些蚯蚓上面,所以又有几个小孩子偷偷地跑过来观察蚯蚓,和蚯蚓玩耍。这个时候老师十分生气地对这些孩子说让他们回到班里。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也是在幼儿教育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但是在这些户外活动当中,我们常常都会看到一些这样的情况,往往都会很强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虽然孩子们可能有一些不听话,但是我们不应该把这种行为视为孩子们不遵守实际课堂纪律,也更不应该感到气愤去批评教育孩子们,而往往更加重要的是,孩子们也正是因为好奇才会产生这种不听话的行为,所以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以一种平常心去看待,并且鼓励孩子们对这些事情更好的观察和思考,让孩子们的好奇心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幼儿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结构相对空旷,而且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他们都没有见过的事物,孩子们对日常生活充满好奇,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有一些小动物,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他们对这些小动物更是充满了好奇。在上面所提到的案例当中,其实有很多小孩子都是第一次看到蚯蚓,也是出于好奇才想跟这个蚯蚓更好的玩耍,更想认识一下这些在突然之间出现的不速之客,所以也就忘了教师给他们布置的任务,这也是很正常的。然而在这位老师看来,他不让学生做的事情,学生偏要去做,反倒体现了孩子有些不听话、不服从安排。其实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都是因为孩子们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也是孩子在逐渐成长中天生形成的一种行为,而最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大概也就是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鲜活事物了。孩子们对蚯蚓进行围观,也是因为出于好奇,如果一味地斥责,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反而让孩子的求知欲受到破坏。所以我们作为幼师应该正视这种求知的心理,可以给孩子们讲解一些有关于蚯蚓的生活习惯,孩子们了解到这些之后,也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能学到一些新的知识。
孩子们出于好奇心总会做出一些非同寻常的探索行为,然而,在这样的探索过程当中,他们可能会破坏一些东西,比如,在玩玩具汽车的时候,有很多孩子都喜欢把玩具汽车给拆开,而在观察鱼缸里的小金鱼时,也喜欢把鱼捞出来。这些我们眼中的破坏行为,往往体现出了幼儿的一种探索欲和求知欲,也更展现出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把玩具汽车拆开,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个汽车里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能在地上跑?而把小鲸鱼从水里面捞出来,也是想观察,这个鱼在离开水的时候,还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一旦发现孩子们有这些破坏行为,千万不能认为简单的就是想要搞破坏,反而应该站在孩子们好奇心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要真正试着了解破坏背后的真正原因,并且予以理解给出充分的鼓励。而与此同时,结合同学们爱好破坏的这些现象,我也建议各位家长给孩子们尽量买那些可以进行反复拆装的玩具,让孩子们自己锻炼拆卸和安装,这样更能让他们了解这些玩具的原理,既不会给玩具带来损坏,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探索。
在我们的传统幼儿教育当中,我们只把听话的孩子称之为好学生和乖孩子,而且这些孩子也常常会受到表扬。相反,那些可能我们认为不听话的孩子就会成为坏孩子的代名词,常常会受到幼儿教师的批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是会告诉他们在家要听家长的话,家长也是如此,告诉孩子,在幼儿园一定要听老师的话。所以这样的听话教育,往往会让孩子们的好奇心受到破坏。孩子的言行可能会惹怒家长和教师,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顽皮的孩子往往具有更强的好奇心和意志力,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孩子的顽皮和不听话给予充分的理解,也要保护孩子们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不能用好坏学生来评定孩子的个性发展,也不能把听话作为孩子们是好孩子的唯一标准。
希望各位教师能更好的重视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鼓励孩子们发展好奇心,促进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