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路径

2020-11-19 12:08
散文百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国学古诗词

熊 瑶

江西省丰城市梅林中心小学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小学是学生的教育启蒙阶段,通过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可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凝聚力,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照搬学习,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让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做到有机融合,达到共赢的目的。

一、传统文化节日

传统文化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传统文化节日中充满了文化精神和文化传承,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充满着年味的除夕,要吃粽子的端午,扫墓祭祀的清明等传统文化节日都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体现。[1]而且学生们不是对传统文化不重视,而是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途径。学生们在过节的时候总会对节日的由来以及习俗有着满满的好奇,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好奇心来提高课堂质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是要明确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第9课古诗三首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结合教材内容来让学生加深对于传统文化节日的理解。本课中的三首诗分别是《元日》、《清明》以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分别描写了除夕、清明以及重阳三个传统节日。并在诗词中对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进行描绘。例如,爆竹、屠苏、新桃、旧符、杏花村、茱萸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物品,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传统。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述传统节日的由来、特点以及相关的习俗,并向学生们普及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并在传统节日当天,组织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魅力。

二、诵读国学经典

我国作为传承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拥有着数不清的国学经典,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们认真的感受国学经典中的道理,不论是拗口的“之乎者也”,还是其中蕴含的“仁礼义孝悌”都是我国国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基础启蒙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通过阅读国学经典,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传统文化中的启蒙读物,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以及《弟子规》等著名国学读物都是小学生的诵读经典。而且小学教材中也对此多有涉猎,教师可以结合现有教材,研读国学经典作为学生的课外延伸。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课中的姓氏歌,就是引用的《百家姓》。教师可以让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借鉴,通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姓氏,并在百家姓中找到自己的姓氏,更新学生对于姓氏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民族归属感。

三、古诗词的赏析

古诗词是我国特有的文体格式,我国古人通过古诗词的格式或是以物言志、或是直意抒情,以古诗词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我国的古诗词还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有一种独特的美感。[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寥寥几句中感悟出诗人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而且还会被这种新奇的文学体裁所吸引。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两首中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为例。前者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体现出了西湖的美景,无尽的荷花与荷叶交织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后者则是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来生动的描绘出黄鹂喳喳的鸣叫与白鹭展翅翱翔的鲜活的场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找到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学生的年纪较小,对于这些色彩鲜艳的事物更感兴趣。不仅如此,而且图片和视频更为直观,让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4]

四、结论

当前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冲击力。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传承的文明古国我们要做的是正面面对,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一步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和普及,在我国文化教学课本中进一步加大对于传统文化的比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延伸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让小学生彻底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复兴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保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所在,是提高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向。而小学生是我国的未来的栋梁之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从小学生的基础教育做起,行之有效的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当前的重要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国学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垂”改成“掉”,好不好?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