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诗词诵读在地方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2020-11-19 08:29
长江丛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金华诗词思政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早在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纪念孔子诞辰2656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入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曾提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2]。2018年两会期间的浙江省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诗路浙江”建设部署,“诗路”成为浙江热词。金华素有“小邹鲁”之称,是一座诗意盎然、人文底蕴丰厚的城市。金华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和人文内涵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也是金华本土文化的地域表现。通过阅读金华诗词,使得人们的精神境界、文化认知、文化自信在金华诗词的滋养中得到提升,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大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认知渠道,提升大学生的美学素养和文化价值观。“诗路金华”建设如火如荼,金华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到金华诗词研究对地方高校思政教育中所呈现的人文价值,认真开展有关诗词研究、诵读的实现路径,有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为“诗路金华”建设助力。

二、金华诗词诵读与地方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地方高校思政教育是挖掘地方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地制宜指导地方高校开展有关的教育活动。金华诗词诵读是诗路金华建设背景下对金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金华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泉和组成部分。

(一)金华诗词是地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

为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提出要“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地方高校思政教育开展文化育人最直接且深刻的途径之一。金华地处浙江中部,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金华开放包容,坚韧自信的婺文化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的大格局和开放包容的大境界。金华籍诗人骆宾王、张志和、吕祖谦、陈亮、李渔、冯雪峰、艾青等;旅居金华诗人沈约、崔颢、李白、孟浩然、王安石、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杨万里等名人繁如灿星。金华名人的人格精神及其折射出来的社会关怀与社会责任感是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其诗词作品中反映出的奋发图强的进步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更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丰厚资源。

(二)金华诗词诵读助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教化功能,所谓教化功能,即“指文化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思想的教化和行为的规范”[5]。通过文化环境,对人自身特有的社会属性和特定的社会位置以及对人既有的知识和经验的文化教育,通过文化教育,传承给下一代人的特有文化。金华诗词属于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具有文化环境对人教化的三个表征,表现为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金华诗词在“诗路金华”建设的浪潮中,可以通过诵读的形式,将作品中的思想道德、爱国情怀、文化情感等传递出来,引起人们的共鸣,使之与当下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地方高校思政教育中挖掘和发挥金华本土诗词的元素力量,有助于地方高校思政教育的特色文化育人,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本土文化认知、情感和自信,助推“诗路文化”建设。

三、金华诗词诵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知行合一”的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形式主要囿于理论灌输,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当下文化多元化、载体多模态化、传播数字化和影响国际化的视域下,更要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全面深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诗词作品中极具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最高表达,是历史的美学佐证,亦是人民社会生活的展现“她需要通过流畅的通道延绵不绝地流动,也需要有效的载体来传播”[6]。

诗词诵读具有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具体表征,将诗词诵读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是地方高校学生文化素养发展的教育需求。在“诗路浙江”的号召下,“诗路金华”建设对地方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建设“诗路”,更要在大学生中传播和传承“诗路”所蕴含的哲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对金华诗词的诵读,是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次解析和深刻认识,通过寻找和借用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信息的作品,深入挖掘,普遍传颂。因此,金华诗词诵读是“具有价值文化导向的优势,是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重要补充”[7]。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国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韵律表达。金华诗词是中国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千百年时间洗涤而传诵至今的名篇佳作。通过金华诗词诵读,亲近金华文化,体会中华文明,热爱中国传统,并在热爱中创造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增强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中弘扬民族精神,从而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诵读诗词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步骤,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塑,也是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再建。

金华诗词诵读丰富了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其思想政治教育中内涵与爱国政治教育、思想素质培养、道德品格形成、情感心理教育等不谋而合[8]。首先,金华诗词里有诸多优秀的作品表达了浓厚的爱国情怀。比如陈亮的“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9](《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如李渔《军兴三异歌为督师李邺园先生作》中督师的“委贽便将身许国,捐躯何待出兵时”;艾青的“我始终是旷野的儿子”(旷野(又一章)),“中国,/我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以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这浓厚的爱国之情,必定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具冲击和深远的精神力量。其次,金华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美德和处世人格。比如骆宾王的“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上吏部裴侍郎书》),“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萤火赋》);吕祖谦的“世皆尚圆君独方,富贵可取君不忙。闭门读书声琅琅,旧书重叠堆在床。点勘同异分边旁,运精竭思心力强”(《方斋行》)。再次,金华诗词中所反映的友爱真挚的情感美德。比如旅至武义的孟浩然借宿到一户农家中感受到古朴的民风和浓郁的热情,写下了“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宿武阳川》),再如南宋诗人陆游为磐安恩人陈彦声所做的《陈君墓志铭》流露出的感恩之情,以及他为其金华好友叶衡所做诗句“雾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熟如君?凭阑汉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流露出的挚友之情。最后,金华诗词承载着细腻情感的优美意象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具艺术性的文化育人载体。金华诗词美中蕴意,意中有美。比如,沈约的“经衰圃,映寒从,凝清夜,带秋风”;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等。

四、金华诗词诵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诗词诵读进课堂,丰富课程思政教学

“教材无疑是当代学校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载体,缺乏良好的教材是当代学校不能有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原因。”[9]地方高校需将金华诗词诵读纳入其思政教育体系中,以实现金华诗词诵读的价值。第一,对于思政课教材的编写,需多方面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第二,以教育部、地方教育厅规定的中国诗歌鉴赏、中国经典诗歌赏析等相关主题教材为核心,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带有地方特色的诗歌教材,通过金华诗词诵读在地方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潜移默化,深化思想政治课程的文化性和实践性定位。第三,借助网络新媒体,建设音频、视频或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金华诗词诵读库,增添金华诗词诵读的可观性。

(二)金华诗词诵读进校园,加强校园文化渗透

营造丰厚的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首先,高校应将诗词诵读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其次,支持和鼓励诗词诵读相关学生团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主动性,激发大学生诗词诵读的热情。再次,制定诗词诵读等校园活动相关政策,从第二课堂积分到实践学分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最后,不断开展校园吟诵活动,开展“我最爱的一句金华诗词”、“我的金华诗词座右铭”等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借助社会实践,弘扬时代精神

诗词诵读需跳出原有鉴赏的局限性,突出在实践教学和学习中践行诗词所蕴含的思政品德。首先,可以组织大学生诗词社团走进幼儿园、小学、社区、老年大学等地方,通过读诗会活动或比赛交流,与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交流地方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金华诗词价值;第二,与金华名人纪念馆、金华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博单位合力举办诗词文化节活动和相关文化志愿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三,组织学生参观、调研、访问艾青纪念馆、八咏楼、武义明招山、智者寺等地,探访挖掘金华诗词的多层次认知和解读,从而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探索多模态路径,发挥新媒体宣传的合力

金华诗词诵读与新媒体主要指的是通过微信和微博平台开展活动。首先,开设开通金华诗词诵读或者鉴赏微信公众号或微博,定期推送多模态(图片+文字,音频+文字,视频+文字等形式)金华诗词内容;其次,可通过学校系部,在校园网站或思政模块中开辟诗词专栏,定期推送相关内容;最后,积极整合和建立地方高校之间的网络合作和课程互相。从整体上把握和建立诗词诵读的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金华诗词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金华特色小吃
关注诗词
思政课“需求侧”
关注诗词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注诗词
银胡子爷爷的画
红气球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