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提高沧州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0-11-19 08:29
长江丛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沧州大运河实力

一、前言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沧州大运河的运输功能逐渐衰弱,以大运河为载体的运河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交流功能得到增强,然后逐渐围绕大运河形成了沿线城市文化带[1]。过去大运河作为运输的重要城市已经形成了标志性文化,但在互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冲击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功能变得更加丰富,不仅是指大运河实体文物的修缮,同时还应当根据不同城市地域特点,深入研究大运河的标志性文化内涵,打破当前沧州文化软实力不足的困境,重新构建沧州文化软实力原则和模式。

二、沧州大运河文化带概述

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围绕沧州城市为中心,以沧州大运河文化为核心,串联起保护、传承、利用等多条主线环节,将大运河沿线的带状地理空间为载体,最终确定了综合型功能文化区域。沧州大运河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内涵,为沧州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

首先从时间上看,沧州大运河最初形成于三国战乱时期,随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缮和使用,对古代农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因此其具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古代农耕文化的最高成就,最终成为了古代南北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建国以后,沧州大运河经过了1978年的旱灾,整个河域内水源严重缺乏,航运被迫中断,因此运输功能大大下降,新时代大运河仅发挥着灌溉、输水、泄洪等多项职能[2]。

其次从空间上看,沧州大运河流域经过多个村落,北段为青县李又屯村,南段为吴桥县第六屯,流经沧州市下多县,河道全长215 km。因此沧州大运河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对于沧州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从内容上看,沧州大运河文化带不仅具备原生态的河道景观风貌,同时还有过去封建王朝留下的马厂炮台、军营、东光码头和沉船点等多个遗址,这些都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同时影响沧州城市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沧州沧州武术、吴桥杂技、刘吉舞狮、南皮落子、沧县哈哈腔和沧酒文化等[3]。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提升沧州文化团视力意义重要,利用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能够打造沧州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文化,然后吸引全国各地的人纷至沓来,不仅凸显出沧州的文化地域特色,同时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如和旅游产业相结合,在丰富大运河功能的同时推动沿线城镇村落的经济发展。

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提高沧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一)促进沧州经济、政治、生态等多方面的发展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沧州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产生反作用,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沧州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发展。因此大运河文化带作为一个整体,是精神载体和物相表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其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新时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向导,其文化带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底蕴。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硬实力的竞争,同时还包括文化软实力,而每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而每个城市文化都是代表自身特色的名片,吸引着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因此大运河文化带应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带动沧州城市经济发展,并且注意保护大运河沿线带的生态环境,重视以大运河文化为基础来创新沧州文化体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大运河文化之间的关系,利用先进文化促进沧州城市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大运河作为沧州重要的生态基地,理应遵循保护原则,体现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更富有人文色彩,大运河文化带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沧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因此我们主动将大运河文化与新时期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出更有新意创意的文化发展观点,如依托大运河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沧州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文化遗产更有经济价值。

(二)有助于提升沧州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大运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大运河进行创造性转化是沧州城市考虑的重点问题。大运河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不仅能够充分保护好文化遗传,同时还有助于发展沧州大运河沿线文化产业,将运河优势文化资源转变为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优势文化产业[4],从而进一步提升沧州文化软实力。如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成后,可以将沧州沿线的文化产业如旅游打造成知名的文化品牌,成为沧州当地的标签,共同配合对外宣传,这样有助于集中文化旅游资源,扩大沧州大运河文化带的影响力。

四、大运河文化带启示下提升沧州文化软实力的方法

(一)彰显运河特色风貌,延续运河历史文脉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必然会提升沧州文化软实力,但前提是必须要体现出大运河特色。首先大运河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我们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可以集中力量打造特色突出的大运河公园,因其大运河段河道保存完好,河道依然保持通畅使用,最大限度保存了大运河固有的生态面貌,因此可以依据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发展沧州的漕运文化、水利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等,这些都和大运河特色风貌息息相关。其次沧州市近年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并且已经建立了党员和生态修复展示区,并且成为市民争相竞逐的游览地,将沿线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重新焕发沧州大运河的活力。最后沧州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沧州市民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将运河还给人民,沧州加大对大运河鲜艳文化带的建设,努力打造大运河文化重要的承载地、城市生态休闲走廊和城市重要标志,在延续运河文化文脉上努力改造微地形,利用大运河清淤工程堆积的土方凸显出运河特色性[5]。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此,他强调说,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6]。这些话同样适用于沧州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大运河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沧州市应继承和发扬,将文化中的人文色彩和商业价值相结合,让更多的人认识沧州大运河文化,借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的优势,积极挖掘沧州文化创新及旅游资源,逐渐形成新的沧州经济增长点。

(三)以大运河文化带为核心发展沧州市生态旅游

当前沧州大运河已经建设了一系列生态旅游、文化创新项目,但由于沧州市并不如苏州、扬州等城市有名气,因此沧州在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需要紧抓自身优势特色,如建设的十里香酒文化产业园、吴桥运河文化小镇等,这些都需要加大对外宣传,展现出沧州大运河的独特迷人之处,从文化上传承了沧州大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性,能够吸收多种文化,坚持了“为我所用”的原则[7],推动了沧州城市的经济发展。以生态旅游文化为突破口是沧州城市转型发展的契机,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大运河文化带所面临的生态困境和危机,在沧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应坚持低消耗、低污染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原则,保证沧州人民和大运河文化带友好相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和沧州文化软实力提升息息相关,对此沧州应理清发挥文化、生态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彰显出扬州城市文化特质,尤其是继承和发扬大运河文化,丰富沧州文化体系内涵,提高沧州在大运河文化带中的地位,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沧州大运河实力
交付力即实力!谁是“保交付”时代的行动派?
2022 第六届沧州国际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展览会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大地史诗——大运河
实力抢镜
沧州有海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