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乾坤大 台上日月长
——读刘洁戏剧随笔集《戏里乾坤》

2020-11-19 06:24宁志荣
黄河 2020年3期
关键词:刘洁戏剧传统

宁志荣

传统戏剧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尤其是传统戏剧中的各种剧种、唱腔、故事,多少年来深入人心,富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著名作家、学者刘洁的《戏里乾坤》梳理了中国传统戏剧中的起源、发展、演变,阐释戏剧故事、人物、情节,探索戏剧艺术、构思、设置,观瞻戏台楼阁,饱览戏里乾坤,引经据典,条分缕析,娓娓道来,精辟入里,可谓真知灼见,对于我们了解戏剧的历史、知识和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戏剧中描写男欢女爱的故事不在少数,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剧作家的写作立场。刘洁观赏戏剧,分析人物,对于女性所处的地位和生存命运寄寓了怜悯,指出了不平等社会中男人的特权地位,可谓一针见血,直抵心脉。她研究戏剧《对花枪》和《红鬃烈马》中的两个传统妇女的命运结局,庄主之女姜桂芝在罗艺落魄时爱上并嫁给他,传授武艺,并育有一子。罗艺后来告别妻子寻求功名富贵。多年后,姜桂芝把儿子抚养成人,已经白发苍苍。罗艺背弃诺言,娶了南陈太师的女儿,享受荣华富贵,早把自己的结发妻子忘了。同样的是《红鬃烈马》中的王宝钏为了爱情苦守寒窑十八年,谁知自己的丈夫薛平贵赢得功名之后已经成为别人的老公。在戏剧《秦香莲》中,陈世美功成名就后抛弃了结发妻子,当上了驸马。当秦香莲携儿带女千里奔波找来时,陈世美不仅抵赖否认,甚至派出韩琦杀害秦香莲,彻底堵死了自己的后路。因而,当我们看到包拯审理案件,用铡刀处死陈世美时大快人心。这部喜剧影响极大,陈世美的名字以至于成为负心汉的代称。刘洁说只要处在相对贫困的社会状态中,“女人都可能是潜在的秦香莲,男人都可能是潜在的陈世美”。他梳理古代社会的男女地位,感慨女性天生就是好人,她们纯洁地来到了这个世上,必须面对难堪的现实生活和尴尬的处境,一张白纸一样遭到了男人的玷污。她深深地忧伤感叹:女性“其中的各种不合理就是男人给的,他们就像水蛭,吸血是常态,贡献是偶然,永远拿着各种歪门邪说让女性吃亏,女性这个群体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养大孩子,所有的生活都指望孩子大了反哺”。不难看出,刘洁对于戏剧中女性命运的结局,是多么愤懑和惋惜,她深刻揭示了戏剧人物中男欢女爱的男性的优越地位和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她认为传统戏剧中对于女性命运的设置和处理,其实道德伦理说教的成分居多,而符合人情和法理的因素存在欠缺之处。

俗世人生,无非是柴米油盐,男欢女爱,忠良得到好报,恶人得到惩戒。传统戏剧的主题除了爱情戏之外,还有歌颂清官忠良、鞭笞奸恶的戏,这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戏剧中的清官和奸贼是分明的,清官是黑脸或者红脸,奸贼都是白脸。包拯除了黑脸之外,前额上还有一个月亮状的特征。他不畏权势,怒铡陈世美,人们称包拯为“包青天”,成为古代清官的象征。除了包拯外,还有许多清官和忠良也受到观众的青睐。豫剧《七品芝麻官》也叫《唐知县审诰命》,由谢添导演,牛得草主演,当年曾经轰动一时。生旦净末丑,丑角最难演,牛得草演的恰恰是丑角。戏剧中的台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年成为名句,广为传颂,也表达了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于清官的期待。戏里的县令唐成因为一没后台,二没靠山,又拿不出银子贿赂奸贼严嵩,无奈做了七品县令。他上任后,同僚劝他先拜访严嵩的妹妹诰命夫人或者上级衙门,他一概拒绝。他先到乡下巡查民情,碰到一个棘手的案件。原来,诰命夫人的儿子程西牛看上了乡下女子林秀英,强行抢婚,打死林秀英的哥哥。恰好定国公的副将杜士卿路经此地,行侠仗义,在混战中程西牛被自己的管家误杀。诰命夫人率领家丁将刘秀英之父打死,杜士卿帮助刘秀英告状。唐成为了给林秀英伸冤,不惧严嵩的权势,设计让诰命夫人承认杀死林秀英的父亲,将诰命夫人收监。最后加上定国公的努力,严嵩一家被查,奸贼受到了惩罚,林秀英得到了伸冤。刘洁还分析了《屠夫状元》这出戏,剧中讲了一个见义勇为的屠夫和认贼作父的书生的故事。自幼父母双亡的屠夫胡山救了上京赶考的书生党金龙,党金龙中了状元后贪图荣华富贵,竟然给杀父仇人杨猎做了义子。党金龙出行时遇上救命恩人胡山,不仅不认而且辱骂鞭打;党金龙的母亲和妹妹失散后找他,他竟然把母亲和妹妹推进灞河中。胡山救了母女二人。后来,剧情发生了变化,胡山因为献宝有功成了朝廷的西台御史,在宫廷斗争中战胜了奸贼杨猎,把杨猎余党抓的抓,投河的投河,一网打尽。党金龙因为助纣为虐,残害母亲,也被胡山投入了灞河。胡山惩治了奸贼之后,与党金龙的妹妹成婚,花好月圆。这种惩恶扬善,因果报应的故事,深入人心,历久不衰。刘洁的文章标题是《屠夫状元:屠夫逆袭状元,只因为他伤天害理》,深刻地指出了这出戏揭示的生活哲理。其实,现实中也存在这样的事例,人们总希望看到恶人遭报应,好人得到美好的结局。

刘洁融贯古今,旁征博引,分析戏剧人物的多面性、复杂性,探讨戏剧人物命运处理的多面性和规律,从而使我们更深入理解传统戏剧的人物性格塑造,可谓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打侄上坟》说的是陈大员外的儿子陈大官在父母双亡后,被叔父和婶母抚养至十五岁。在朋友挑唆下对叔父恶言相向,吵闹分家,从而得到了大部分家产,谁知几年后却把家产败光了。恰逢清明节,陈大官乞讨了几个铜钱给父母上坟,遇见叔父婶母,经过一番曲折的对话后认叔父婶母为父母。刘洁分析陈大官的生存状况,在法律不健全的古代社会,作为弱者的父母双亡的陈大官,面临着被叔父拿去家产无以为生的危险,幸运的是陈大官的叔父待他不错。那么,故事发展到后来,陈大官的叔父为什么要认陈大官为儿呢?因为他没有儿子,从他对邻居张公道有六个儿子时羡慕不已的种种说辞,就可以一窥端倪。陈大官败光家产后被叔父打了一顿后,其夫人表示对“少娘无父的孩子很心疼”,叔父说:“这样败家的子嗣,你给我养上几个,你再心疼!”很简单的对话、表情动作,就唤醒了陈大官叔父的父爱情结,这样的剧情设置就为叔侄关系变为父子关系设下了伏笔,做好了故事铺垫。 《柳毅传书》说的是书生柳毅去长安赶考,落第归乡,心情不好,顺便去泾阳看望老友。路上遇见一个伤心的牧羊姑娘,原来她是洞庭湖龙女,被丈夫和婆家欺负,写血书要给父母申诉。柳毅帮助龙女前往千里之外的洞庭湖传书,获得了解救。后来,两人经过各种曲折后终成良缘。刘洁分析,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千里传书值得吗?放在现在都勉为其难,何况古代交通不发达路途艰难呢?爱情多种多样,有个林黛玉、哈姆雷特的爱人,是不是会发生悲剧就是伪命题了。可见,爱情独立主导生活,反倒是比较奇怪和脱离实际了。她不禁怀疑,如果一段爱情从怜惜开始,那么这一点爱情是健康的吗?她进一步分析古代戏剧中关于爱情的复杂性,以及戏剧的巧妙处理。古代社会,男性占据两性关系之间的绝对上层,决定家族未来的事情还是男性来主导的。龙女贵为公主,柳毅是个穷书生,他们之间要能结成良缘,“那故事一定要在某个阶段反转,哪怕是和社会伦理道德想违背”。比如,《西厢记》里崔莺莺的父亲是已故宰相,张生只是个秀才,他们之间的爱情一度是“女在上,男在下”,那怎么办呢?就设计了故事,普救寺乱军包围,张生的朋友白马将军救急,才使男女地位得到了平衡。 《柳毅传书》的剧情设置也是煞费心思,才使故事的结局得到了合情合理的解释。

传统戏剧里的故事冲突、情节设置,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存在一定瑕疵的,甚至不符合法理和实际,然而,传统戏剧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播中,经受了历史考验,赢得了人们的推崇和接受,这是为什么呢?刘洁从戏剧所处的历史环境和观众的欣赏心理学出发,从而指出了其中的内在原因。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看起来存在瑕疵的戏剧情节,能够在历史沉淀中依然受到人们的欢迎。比如豫剧《斩秦英》中的故事,顽劣的驸马之子秦英和伙伴们正在钓鱼,正好詹太师的轿子经过,鸣锣开道吓走了鱼儿,秦英一怒之下击毙詹太师。詹妃贵为唐太宗的皇妃,立即捉拿秦英问斩,这时秦英的父亲秦怀玉正在前线抗敌。秦英之母银屏公主向唐太宗和詹妃求情,银屏公主又是哀求又是说理,声情并茂,打动了詹妃,秦英因而保住了性命并到前线救父立功。刘洁认为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结局其实是十分荒唐的,无论从詹妃的地位来说,还是法律方面来看,都不可能放过杀人凶手秦英。但是,人们却看得津津有味,一点不觉得荒唐。原因何在?刘洁认为,一方面在于詹妃权衡利弊被迫做出选择,詹太师已经归西,詹妃在皇宫失去了强有力的后盾,不这么做又能怎样?另一方面詹太师在戏里是个奸贼,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奸贼残害忠良死不足惜,他们乐意看到这样的戏剧处理结果。因此从特定的历史时代以及受众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就可以对传统戏剧故事看似瑕疵的故事设置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剧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歌颂爱情,褒扬善良,贬斥邪恶,除暴安良,其中所折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念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倾斜,如何整理和看待传统戏剧对于此类问题的处理,则需要独具慧眼,也不能过于牵强。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以当代作者的眼光审视和理解传统的故事和人物,做出简单的删节和增改,有的是必要的,但也有不必要的,处理不当就会弄巧成拙。刘洁认为那个时候的人“更是一根筋,嫁就嫁了娶就娶了,他们的心理上可能更没有推脱或者抗拒的念头,倒是今天的人复杂,替他们操了太多没必要的心,不过从来都是操心太过,更容易被嫌弃”,由此观照今天的观众心理、创作手法和古代的戏剧故事,对于我们是很有启发的,也证明对于传统戏剧的继承和改编一定要遵循艺术规律,从一定程度上考量当时人们的道德价值和行为模式,不要“自作多情”,轻易进行改造和增删。刘洁在谈到戏剧故事清洁的设置中,例举了许多名剧的人物故事,引经据典,饶有趣味,归纳总结,条理清晰,让读者对于戏剧中的故事发展矛盾冲突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也填补了相应的知识空白点。她还通过电视电影的表现手法、好莱坞电影剧本的制式程序,以及小说创作中的讲故事的方式,作以综合比较,指出戏剧故事的设置服从于情节的需要,也遵循观众的心理诉求。她认为,所谓现在好莱坞剧本的情节设置,实际上在古代戏剧中早就有了!

刘洁通过精心细致的挖掘梳理,使人们了解了传统戏剧整理改编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关于《白蛇传》的改编演出就很有趣,擅长演小旦的荀派,钟情于剧中青蛇,甚至把戏名改为《青蛇传》。而田汉搞戏剧改革的时候,甚至删掉传统的《白蛇传》中的《双蛇斗》的一节,青蛇欲娶白蛇不得而大战,青蛇战败后甘愿变为白蛇的侍女,这种饶有趣味的故事,让我们一窥《白蛇传》的前世今生。该书在品味传统戏剧的同时,普及了许多戏剧知识,使人们在享受文字之美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储备。《秦香莲》的剧目人们耳熟能详,可是它出自哪里人们就不一定知道了。原来,这个故事出自明代根据元曲整理的《包公案百家公案》里第二十六回《秦氏还魂配世美》,内容和《秦香莲》差的很多,连英哥、冬妹都换了名字。还有戏剧的术语就很有意思,譬如戏剧的起霸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起霸要抬腿三次;武生穿的长靠有什么讲究,由什么构成;头上戴冠,后背插四面靠旗,厚底靴的厚度,等等。由此谈起了京剧名角杨小楼先生每次亮相时脚过脑门,出演《挑滑车》里的高宠都是碰头彩。仅仅是演员出场的几步走,一个亮相,就可以看出演员的功底高低,本事大小。

该书还涉及到戏剧演出的一些掌故。人们都知道蒲松龄是古典名著《聊斋志异》的作者,创作了想象丰富构思奇特的怪异故事,流传甚广。同时,他还是一个剧作家,而且还写了不少俚曲《耍孩儿》《玉娥郎》《粉红莲》等,如著名的戏剧《墙头记》就出自蒲松龄的笔下。在清末戏剧繁盛的年代,戏剧名角的待遇和今天的影视明星不相上下。许多八旗子弟票戏成风,影响所及,甚至连慈禧太后也粉墨登场,饰演过观音一角。真让人耳目一新,想不到慈禧竟然对戏剧痴迷到如此程度,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在文化娱乐活动缺乏的社会,传统戏剧遍及全社会的传播基础。曾经在名角辈出的岁月里,人才济济,比如为观众熟知的《白蛇传》故事,京剧四大名旦都曾经出演其中主要角色,梅兰芳的《金山寺》《断桥》;尚小云除此外还有《祭塔》;荀慧生演过全本《白蛇传》,极一时之盛。令人为之叫绝的是,一出戏《十五贯》竟然救活了一个剧种。昆曲具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细腻优雅,富丽华美,底蕴深厚,其审美情趣和普通观众有很大的距离,因而渐渐被冷落。 1955年,江苏省文教局对传统剧本《十五贯》进行了改编,删去了杂乱无章的枝节,由陈静编剧,周传铮、王传淞等人主演。进京演出时观众排队观看,争相传诵,因此,该戏得以进入中南海演出,受到中央领导重视,要求全国各个剧种都要移植此剧,并称赞“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在当今以票房衡量电影之际,谁会想到由徐玉兰和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的拷贝发行量名列前茅,超过了许多故事片,不仅使南方观众,也使北方观众喜爱上这个剧种。在当今戏剧电影式微之时,传统戏剧有过曾经的辉煌时期,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刘洁在这本书中,分析了四十余种传统剧目的故事内容、剧情设置、个性特征,研究了特定时代、人伦道德、社会规范,总结归纳了戏剧的艺术特征、特殊规律、观众心理,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传统戏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戏剧是国粹,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教化功能是十分强大的,千百年来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刘洁认为在没有网络、文盲遍地的时代,正是各地的戏剧把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传达给平民百姓,让无数的人知道忠臣良将应该被尊重,白脸奸贼应该受到惩罚。在文化传播不发达的时代,戏剧之于伦理观念、历史典故、政治理念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戏剧不仅仅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生活的主要部分,更是传统文化承载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没有戏剧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肯定要失色很多。戏剧在中国文化传播的巨大作用,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刘洁戏剧传统
Periodic electron oscillation in coupled two-dimensional lattices
有趣的戏剧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戏剧类
Communication error prevention model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