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镇/新疆大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大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中,还应该从高校大学生的管理方面加以重视,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平台,对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数据统计,已经有超过80%的大学生,在宿舍的时间每天基本在12个小时以上,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对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注重大学生的社区管理,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应该不断地延伸以及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平台,将优秀的大学生选拔到学生社区的教育管理体系中,真正实现大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服务的优势,这样就能够极大地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过程中,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实践应用,丰富理论基础的同时,强化对大学生社区管理的重视,只有充分的发挥大学生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功能,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立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有效互动模式,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学的思政教育需要紧密的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目前很多学生的管理工作由辅导员来指导和完成,这就需要充分的发挥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将思政辅导员从大量的学生事物中解脱出来,通过和班主任之间的密切配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应该加大学生干部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生工作的主体。其次,思政辅导导员还应该深入到学生社区,及时为学生解决生活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拓展和学生之间的接触时间,在心理上为学生加以辅导,拉近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辅导员每晚入驻学生宿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宿舍需要处理的各种问题,每名辅导员每周至少入驻学生宿舍两次,指导督促学生做好内务工作,保持宿舍整洁,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及时排查大功率电器等违禁物品,检查学生晚归和夜不归宿情况,处理学生宿舍突发事件。辅导员是学生工作中的主要力量,辅导员对学生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都需要有全面的了解,在学生社区构建中,也需要辅导员及时的进行指导,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的学生社区,让学生能够在辅导员的引导下,有序的进行社区活动,提高学生社区管理的效率。
在学生公寓楼建立楼栋党支部是当前我国高校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建工作进宿舍的重要实践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发挥政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团结凝聚学生、促进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党支部在公寓楼内通过日常管理、走访检查、收集舆情信息等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作用,始终把抓好学生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普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解决课堂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发挥党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扎实做好联系服务学生工作,鼓励积极分子积极参与公寓楼党支部各项服务管理工作,把广大学生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引导学生向党组织靠拢。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党性观念,激发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每一名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守住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以社区党支部为单位,加强宿舍育人功能,开展宿舍走廊文化建设,设置党员形象栏,接受群众监督,张贴励志、弘扬优良学风、正能量的墙贴和标语,宣传宿舍文明的海报,设置爱心留言墙等,努力在学生公寓楼内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和文化,让主流思想牢牢占据学生社区思想阵地,同时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所谓的主体性主要指的是个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等,学生社区的构建主要依据学生的住宿生活,是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地理区域,学生社区还需要不断的延伸,将课堂以及课外活动融入其中,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培养以及文化艺术素养等,让学生社区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学生社区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服务以及自主教育的原则,深入发掘大学生的潜质,并释放大学生的个性,通过从管理、服务以及教育等相融合,让学生社区的作用最大化。此外,在学生社区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宿舍长、党员、学生干部为一体的管理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性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尽早地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大学生社区,强化大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
坚持把学生社区党建贯穿于学生社区管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全面筑强“红色堡垒”、育强“红色细胞”、加强“红色服务”,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调动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积极性,不断推动楼宇党支部更有质、队伍更有力、工作更有效。在新时期下,我国对党组织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将在创新创造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还比较少,虽然已经对社会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思想很容易受到其他不良因素的干扰,因此,在大学生社区的管理中必须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让学生能够在社区管理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积极进取,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大学生社区创新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大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大学生成为社区管理的主力军,构建出自我管理的完整体系,充分的发挥大学生在社区中的积极作用以及推动作用。
牢固树立遵守校纪校规意识,强化法治保障,有效营造办事依规、遇事找规,解决问题用规、化解矛盾靠规的良好氛围,守住“红线、底线”意识,保证良好宿舍学习、生活秩序。
大学生社区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以“勤学、修德、明辨、务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校训为依托,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构建,最大程度发挥出道德的感召教化作用,为优化学生社区管理凝聚强大正能量。当前,“立德树人”是大学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大学生的社区管理中也应该将大学生的德育建设加以重视,引导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端正自身的行为习惯,团结协作,努力奋斗。
坚持把“技防”作为促进学生社区管理现代化的“最大增量”,要将学生社区的人脸识别系统有效利用起来,逐步构建起系统化、信息化、精细化的社区管理工作新格局。大学生的社区管理需要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出发,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充分的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的模式,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引进智能化的设备,让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社区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