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笛
10月12日,位于英国威尔士的卡迪夫大学,学生们正在自我隔离。图/人民视觉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10月的第二周,欧洲上报的新冠疫情病例数量比3月第一个疫情高峰时高出近三倍。
当地时间10月31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11月5日起英国英格兰地区开始实施第二次全面封锁,法国宣布从10月30日起再度全国“封城”,至少持续至12月1日。德国将从11月2日起关闭餐馆、酒吧、影剧院、游乐场、健身房、美容院等餐饮和文体设施至11月底。
而早在10月29日,“重灾区”西班牙就通过了政府将国家紧急状态延长至2021年5月的申请。此前一天,希腊政府决定从10月29日早晨6点起,对约阿尼纳和色雷斯两地实施封锁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日前表示,10月19日至25日,全球约46%的新冠确诊病例和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来自欧洲地区,欧洲无疑正处于疫情“震中”。
第二波疫情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年轻人增多。疫情第一波时,感染者的平均年龄在45岁上下,9月以来降到了30岁左右。
长期疫情防控,让人们从最初的紧张有序、积极配合,到如今逐渐产生了疲劳感。疫情似乎没完没了,二次封锁令让不少人产生了暴躁的情绪,欧洲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暴乱。
就在不久之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生物统计学家马丁·库尔多夫、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家苏尼特拉·古普塔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杰伊·巴塔查里亚,公开发布了《大巴灵顿宣言》(简称《宣言》),重提群体免疫,即对老年人这类高危群体实行重点保护,但让死亡风险小的年轻人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学校要全部重新开放,年轻人正常上班,餐馆和企业也应正常营业,文娱体育等活动也都应当恢复。
欧洲的疫情现状无情地打了《宣言》的脸,事实证明,年轻人风险小这个说法并没有事实依据,也没有证据表明年轻人自然感染后对新冠病毒具有持久的保护性免疫。聚集性文体活动正是此次欧洲第二波疫情暴发的原因之一。
耶鲁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格雷格·貢萨尔维斯在推特上言辞激烈,他认为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就采取群体免疫无异于一场大屠杀。10月30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所谓“自然群体免疫”不道德、行不通,不仅会导致数百万人无辜死亡,还会导致相当数量的病人面临长期康复的折磨。
万圣节刚过,圣诞节将至,又到了西方国家群聚性活动火热的时候,不知欧洲2020年的平安夜能否平安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