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的誓言

2020-11-18 08:44王浩
红岩春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渣滓洞叶挺重庆

王浩

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关押在军统重庆集中营白公馆、渣滓洞等处的300多名革命志士,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战胜了敌人残酷的刑讯折磨,经受住了高官厚禄的诱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大义凛然,舍生取义,谱写了一曲高亢的生命壮歌。

由于年代久遠、史料匮乏,红岩英烈形成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已无法准确考证,但从他们遗留的诗文中,可感悟到信念的力量。

叶挺: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广东惠阳人,生于18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宪兵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时期,叶挺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团长、第11军第24师师长等职。因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年,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继而又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总司令。起义失败后,因流亡海外而脱党。

全民族抗战时期,叶挺任新四军军长,坚持敌后抗日战争。皖南事变后,他遭到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先后被囚禁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

1942年1月3日,叶挺在军统特务的押送下,乘机由桂林来到重庆。最初他被软禁在望龙门22号,不久移至江北某处的秘密监狱,后来被转押到白公馆和蒋家院子秘密囚室。

11月中旬,经周恩来与蒋介石交涉,叶挺夫人李秀文来到蒋家院子秘密囚室探监。11月16日,李秀文到重庆赖家桥郭沫若的家中拜访,她将叶挺在狱中制作的一枚“文虎章”送给郭沫若,以贺其五十寿辰。

这枚“文虎章”是叶挺用一个香烟罐内的圆纸片制成,纸片中间用钢笔横写着“文虎章”三个字,周围环绕写着五言诗“寿强萧伯纳,骏逸人中龙”,背面书“祝沫若兄五十大庆,叶挺”。李秀文用红丝线钉上佩绶,还用红墨水染了花边,使其更加鲜艳。郭沫若收到这枚“文虎章”时,感动得流下眼泪。

叶挺觉得这件礼物中的两句五言诗不够对仗,又提笔写了一封信。待李秀文再来蒋家院子时,叶挺让她转交郭沫若以作补正。叶挺还在信的背面写了一首自由体新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到,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被人们称为《囚歌》,强烈表达了叶挺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憎恨和对自由的热烈向往,展示了革命者坚强的意志、崇高的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以及为革命奋斗到底的精神。

郭沫若读完这首诗非常激动,但限于当时历史背景,并没有公布出来。直到1946年旧政协会议期间,他才将诗的内容公之于众。

经中共中央营救,叶挺于1946年3月获释。出狱次日,他即致电党中央申请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获得批准。4月8日,在飞赴延安途中,叶挺因飞机失事遇难于山西兴县黑茶山。

何雪松:用不屈的意志、坚贞的信念迎接胜利!

何雪松,四川高县人,生于1918年。中学时期加入共青团,1936年考入国民政府川康绥靖公署陆军教导总队,1937年秋毕业后加入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电影队,先后在武汉、桂林、金华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41年,他再次来到桂林,在临桂县立中学任国文教员。其间,积极参加进步文化活动并从事诗文写作。

1946年,何雪松到重庆,在第五军官总队任上校教官兼《五总》月刊总编辑,同年加入民盟。1947年7月退役后,他参加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组织地下武装开辟游击区配合解放战争的活动。10月9日,因事泄遭到逮捕,被关押在重庆行辕二处。1948年4月,被转囚至渣滓洞监狱。

何雪松在狱中积极参加斗争,以诗歌为武器,歌颂正义、光明,是“铁窗诗社”的重要成员和发起人之一,写下了《灵魂颂》《海燕》《你等待着我吧》等诗篇。

这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华北战场上节节胜利。消息传来,何雪松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迎接胜利》:

乌云遮不住太阳,

冰雪锁不住春天,

铁牢——

关住了战士的身子,

关不住要解放的心愿。

不怕你豺狼遍野,

荆棘满山,

怎比得,

真理的火流,

革命的烈焰。

看破晓的红光,

销铄了云层,

解放的歌声,

响亮在人间。

用什么来迎接我们的胜利?

用我们不屈的意志,

坚贞的信念!

这首诗有愤怒的诅咒,有美丽的想象,有胜利的憧憬,有豪迈的誓言,写出了当年关押在渣滓洞监狱里革命者的心声,体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49年11月27日,何雪松为保护同室难友,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弹,英勇牺牲。

古承铄:我要永远永远,为人类的自由幸福而战!

古承铄,重庆南川人,生于1920年。1942年考入国立重庆师范学校音乐科,毕业后到南岸南坪小学任教。1947年,古承铄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党组织安排,以重庆川盐银行总务处机要股职员身份为掩护,担任《挺进报》的刻写工作。

他是革命者,也是诗人、音乐家。曾用陈灼、曾索等笔名谱写了《薪水是个大活宝》《綦江河》《反内战》《磨坊的瘦马》等革命歌曲,被誉为“人民的歌手”。

1948年5月,古承铄因《挺进报》事件被捕,后被转押至渣滓洞监狱楼下一室。他在狱中参加了“铁窗诗社”,并创作了诗歌《宣誓》:

在战斗的年代,

我宣誓:

不怕风暴,

不怕骤雨的袭击。

一阵火,一阵雷,

一阵狂风,一阵呼号,

炙热着我的心,

脑际胀满了温暖与激情。

我宣誓:

爱那些穷苦的、

流浪的、无家可归的、

衣单被薄的人民;

恨那些贪馋的、

骄横的、压榨人民的、

杀戮真理的强盗。

我宣誓:

我是真理的信徒,

我是正义的战士,

我要永远永远,

为人类的自由幸福而战!

此诗用铿锵有力的语言、饱含战斗的激情,表达了古承铄对光明、自由、真理、正义的向往,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爱,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面对残酷生死考验时的勇气与担当。

1949年11月27日,古承铄在大屠杀中牺牲。

罗世文:决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

罗世文,四川威远人,生于1904年。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参与青年团重庆地方委员会早期的领导工作,先后担任团地委宣传部长、书记等职。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宣传部长、省委书记,川陕苏区省委常委,苏区党校校长,延安红军大学教员。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罗世文被党中央派到成都工作,任川康特委书记、《新华日报》成都推销处负责人。1940年3月,国民党当局制造了成都“抢米事件”,并嫁祸于共产党,以“煽动群众抢米,破坏抗战”为借口逮捕了罗世文。罗世文被辗转关押于重庆望龙门、贵州息烽、重庆渣滓洞等监狱。

1946年8月18日中午,特务谎称将罗世文、车耀先送往南京释放,罗世文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他把自己和支部多年来积存下来的一万元钱悄悄交给了狱中难友宋绮云,作为党的活动经费,然后用铅笔在一本俄文书籍的扉页上,写下了给党组织的最后一封信:

据说将押往南京,也许凶多吉少!决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

老宋(宋绮云)处尚留有一万元,望兄等分用。

心绪尚宁,望你们保重、奋斗。

这封短信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和革命事业的高度忠诚,也表达了对战友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当天,罗世文与车耀先被国民党特务押往重庆歌乐山松林坡戴公祠杀害。后来,这封信由同狱难友藏在鞋底带出。

刘国鋕: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

刘国鋕是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四川泸州人,生于1921年。1936年进入成都建国中学读书,1940年考入西南联大经济系,并在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大学毕业后,家人希望他到国外继续读书深造,他却响应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人应该到农村去、到敌后去”的号召,到云南陆良县中学担任教务主任兼代校长。在陆良中学,他积极发展进步力量,安排进步人士任教;认真整顿校风,注重教学质量;通过办墙报、组织文艺晚会、读书会等,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分子。

1945年11月,刘国鋕受南方局派遣回到重庆,以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所资料室工作人员的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活动。1947年,他出任中共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除领导学生运动外,还在幕后参与《挺进报》的创办,《挺进报》的刊名就是在他建议下改定的。《挺进报》创刊后,他又为办报筹集经费、提供稿件、承担部分发行工作。

1948年4月,刘国鋕因叛徒出卖被捕,先后被关押于渣滓洞监狱、白公馆看守所。其亲友利用上层社会关系营救,刘国鋕表示“决不背叛革命”,拒不在“悔过书”上签字,他说:“我如果背叛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狱中,他与陈然等难友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准备迎接解放。

1949年11月27日下午,国民党特务分批从白公馆押出革命者进行屠杀。当特务提押刘国鋕时,他正伏在牢房地板上写诗。还未写完,特务就冲上去将他架出了牢房。在赴刑场的路上,他高声吟诵了这首诗。

重庆解放后,根据脱险志士的回忆和特务的交代,工作人员将刘国鋕就义前的话记录下来,连成了《就义诗》:

同志们,听吧!

像春雷爆炸的,

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

人民解放了,

人民勝利了!

我们——

没有玷污党的荣誉,

我们死而无愧!

……

这首诗表达了刘国鋕对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展示了他视死如归、虽死犹荣的浩然革命正气。

诗以言志,词以传情,文以载道。红岩英烈留下的诗文,慷慨高歌如洪钟大吕,低吟浅唱如潺潺流水,谆谆教诲如春风化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理想的坚持,对信念的执着。如今,这些诗文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渣滓洞叶挺重庆
叶挺桥
参观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旧址感怀
叶挺扶贫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谒重庆歌乐山渣滓洞
在渣滓洞看一副副镣铐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