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20-11-18 05:43蔡芹芹通讯作者张惠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1期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先天性

蔡芹芹,周 琦(通讯作者),刘 辉,张惠敏,王 昆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江苏 宿迁 223800)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主要是指在胎儿时期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而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畸形,给患者身体带来不良影响[1]。手术是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方式,以传统开胸手术为主,临床效果不理想[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已逐渐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3-4]。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详细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1~30岁,平均(7.67±2.15)岁;患病时长1个月~5年,平均(2.15±0.11)年;体质量5.6~70kg,平均(30.12±0.58)kg;疾病类型:房间隔缺损9例,室间隔缺损15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2)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3)24例患者家属签字同意;(4)本次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标准,并经过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1)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2)精神异常,不能进行简单交流的患者;(3)合并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4)中途死亡的患者。

1.2 方法

24例患者皆采用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手术流程为:①术前完善相关体征检查,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为患者静脉注射100U/kg的肝素钠,对于房间隔缺损患者沿着胸骨旁肋缘处做一个切口,长度为2cm;对于室间隔缺损患者沿着胸骨下段做一个直切口,长度为3cm[5]。②在右心房或右心室表面缺损方向导入食管超声。房间隔缺损患者在右心房中央处缝合一个荷包,直径约为0.8cm,在超声引导下将输送鞘经右心房荷包进入左心房,并在左房伞中释放,注意调整输送鞘的位置,确保左房伞贴近房间隔后释放右房伞,超声下封堵器形状良好后退出输送鞘和钢缆[6]。室间隔缺损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在右心室处缝合一个荷包,直径约为0.5cm,采用动脉穿刺针刺入右心室,在超声引导下将导丝穿过右心室进入左心室,进行退鞘芯、排气后,置入封堵器,确保完全封堵左心室后释放右室伞,超声下封堵器形状良好后退出输送鞘和钢缆[7]。③最后,结扎荷包并止血,并给予患者抗感染、抗血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注意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病情变化情况,仔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心包引流量、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

统计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与血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率;采用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采用美国雅培i-stat300血气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加强患者体征监测,记录心律失常、心包积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

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8.34±10.26)min,术中出血量(78.63±20.56)ml,术后24h心包引流量(128.56±14.33)ml,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5.26±1.83)h,术后住院时间(7.22±1.16)天。

2.2 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与血压的差异

从表1的结果能够看出,经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与血压明显优于治疗前,对比有差异(P<0.05)。

2.3 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手术治疗后,有1例患者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占比为4.17%(1/24),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占比为4.17%(1/2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大量心包积液;24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占比为8.33%(2/24),且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并发症症状消失,病情稳定。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与血压的差异对比()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与血压的差异对比()

治疗时间段 例数 左室射血分数(%)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血氧饱和度(%)治疗后 24 58.62±5.11 70.43±8.01 120.58±10.13 76.42±7.23 98.63±4.22治疗前 24 50.34±4.83 80.22±10.36 146.52±8.63 101.33±9.26 90.11±6.28 t 5.769 3.662 10.965 10.387 5.517 P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由感染病毒、缺乏叶酸等因素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气喘、心悸等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生长发育[8]。因此,临床上不断改进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较好的治疗方式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改进,临床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医疗条件相对成熟。开胸手术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传统疗法,其主要通过切开胸骨进入胸腔,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治疗,具有手术视野广阔、空间充足等优点,能够避免手术对患者肺部的挤压或者损伤,促使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康复[9]。但是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术后出血量多,对相关组织的损伤较重,且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的预后[10]。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超声逐渐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手术方法,其是在开胸直视下缺损修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11-12]。作为一种无放射线辐射治疗,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对患者年龄、体重等要求较小,拓宽了应用范围[13]。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在食管超声引导下展开手术,在超声下进行穿刺,为患者建立治疗轨道,将封堵装置经该轨道送至心脏缺损处,实现封堵的目的,进而达到预期治疗效果[14]。本研究结果发现,患者经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后,其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的价值明显,可有效优化手术指标,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然而,临床发现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仅仅适用于部分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大、缺损面积较广或者缺损位置接近主动脉瓣、三尖瓣的患者则不适宜采用该术式[15]。

综上所述,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氧饱和度先天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糖臬之吻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