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运用原理,审清材料,准确解答是考生一轮复习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考生进行“三把控”,即精准理解原理,精准解读信息,精准选题练题,来提升复习效益。
精准理解原理就需要吃透原理。吃透原理不仅要求考生记得原理,还能够理解原理形成的基本过程,清楚原理运用的基本方法,抓住原理的核心要点。运用原理主要是考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准确运用原理解读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运用自然地理原理解读自然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运用人文地理现象解读人文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运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解读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特别是区域中的特殊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
运用原理准确解答试题的前提是审清材料,清楚需要调用的基本原理,为准确解答试题提供基础条件。在高考场上正确解答地理试题,这需要强化平时的训练,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试题的选择,体现地理学科四大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目前提出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的实现。“四层”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高考“怎么考”的问题。试题的选择主要是由地理教师完成,而对地理试题的评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对于这些地理教师应当做到精选精评。
所以要提升一轮复习的效率,应当精准挖掘原理、精准审清材料和精准选题评题。下面以大气与自然带为例来说明如何精准把控,提升效率。
地理原理和规律是比较多的,如何透彻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原理和规律。例如,大气和自然带内容中涉及的地理原理主要有: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等。这些原理涉及相关的地理规律,如大气的垂直分层、海陆风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冷暖锋的形成与分布,以及龙卷风、台风的形成和分布等。
对于如何吃透这些原理,精准深度挖掘原题,抓住问题本质,并运用相关的规律,就可以得心应手,面对高考试题能够游刃有余,准确解答。
例如,大气受热在区域上是有差异的。由于地球运动和地球形状,加上太阳辐射,使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存在差异。从区域来看,纬度较低的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较多,纬度较高的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较少。另外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每天不同时间获得太阳辐射也不一样。昼夜长短的不同,也造成不同季节获得的太阳辐射不一样。太阳辐射的多少影响地面辐射的大小,地面辐射的大小直接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的高低。一般太阳辐射强的区域地面辐射就强,但地面辐射强的区域,大气温度也就是气温不一定高。例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其获得的太阳辐射是我国最强的,但气温相对同纬度的地区来说是比较低的。这主要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相对较弱造成的。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密度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含量就相对较少。而二氧化碳和水汽是大气中吸收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的主要力量,这就造成了吸收能力弱,大气的温度较低。
同样道理,在对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密度下降,距离地面越来越远,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下降,大气的温度就不断下降。而空气上升过程中,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形成云雨。下面以例1来说明。
【例1】(2019年全国卷Ⅱ,6~8题)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6~8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 )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参考答案】6.C 7.D 8.A
【解读试题】
第6题,试题表面上考查积云的形态,实质是对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所产生的现象的理解。根据大气受热运动原理可知,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气流上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随着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成固液态,云层少。所以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根据材料可知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没有连续分布。
第7题,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产生,近地面气温越高,越容易形成对流运动,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积云出现的频率也越高,也就是四个自然带中近地面气温越高的地区,出现积云的频率越高。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
第8题,材料中提到“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面温度决定,所以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下垫面温度较高,经过热传递后,在午后1时左右达最大值;日落前后,太阳辐射减弱、消失,下垫面温度开始下降,从日落经过夜晚再到日出前后,下垫面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下垫面温度开始回升。因此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出前后。
【寻根探源】第6题涉及的是大气对流运动过程,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云雨天气;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云层少。所以考查积云形态只是表象,也就是不需要对云的类型进行识别和判断。第7题涉及的是全球下垫面热量的分布状况。由于积云受下垫面影响强烈,所以下垫面温度高,积云出现频率高。全球下垫面热量高的地区一般分布在热带地区,然后向两极地区递减。第8题实质是考查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时间。当地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此时太阳辐射最强,而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温度到达最高需要一段时间,约为13时左右,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地面再将热量传导给大气吸收,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大气温度达到最高在14时左右。日落后太阳辐射消失,地面以地面辐射的形式不断散失热量,下垫面温度不断下降,虽然大气能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部分热量,但总体来说地面和大气的热量以支出为主,故地面和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出现并不断增强,地面和大气才由支出热量为主转换为吸收热量为主,温度开始回升。
精准解读信息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试题的文字材料。由于高考试题都是以情境式出现的组合选择题和综合题,所以对于文字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要进行提炼,通过试题阅读,需要抓住最核心的对试题最有用的信息进行解读,可以事半功倍。二是试题提供的图表。地理学科的特色体现在地理图表上,因此对于地理图表中的相关信息要进行挖掘。例如,在区域地图中,标注的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的热量特点;地图中的海拔可以判断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再如在气候统计表中,可以通过降水量和气温的数据判断出气候类型、气候特点、降水总量,以及分析出降水时间分布特点、气温的年变化特点等。
提升把握关键信息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勾画法,就是对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勾画,同时能够利用勾画的关键词联系相关的地理原理或规律。对于地理图表,特别要关注图名,明确地图中表达的主要内容,力求找到与试题相关联的图中信息。对于区域图,还要注意圈出图中的经纬度、图例、比例尺、指向标;对于等值线图,要注意等值线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等;对于表格,要圈出表格中数据表示的含义,数据大小的变化;对于统计图,要关注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数据变化点;对于示意图,明白其表达的意思,抓住最关键的信息。
下面以例2来说明。
【例2】(2020年全国卷Ⅱ,6~8题)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如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观测时段内
(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参考答案】6.C 7.A 8.C
【解读试题】
第6题,关键信息是沙漠和绿洲地表温度的变化。从图中可以判断出以下信息,沙漠和绿洲的温度有起伏,其中沙漠起伏更大一些。再根据四个备选项来选择需要判读的信息。选项A,比较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长波辐射主要是受地表温度的影响,也就是地表温度差值达到最大时,长波辐射也达到最大值,而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接近15时,而不是正午。选项B和C都是在判断降温速率大小。降温速率大小与地温曲线陡缓有关,如果要精准计算,需要运用数学方法,但地理判断可以简单从直观上得出结论。凌晨0—6时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选项D,温度越高,长波辐射越强,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
第7题,分析“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低于沙漠的现象”的原因,这是前面原理部分。简单说明一下,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物理学原理)会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较低;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
第8题,判断“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的时间。可以基本从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图中沙漠15时左右的地表最高温已达40 ℃,日出前后的温度也接近20 ℃。该现象位于我国甘肃某绿洲,甘肃位于温带地区,只有在夏季沙漠能达到这个温度,即7—8月。
【关键信息】第6题和第7题主要就是对图中关键信息的解读,特别是时间与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温度的变化状况,联系相关的基本知识可以判断出正确结论。而第8题的关键就是“甘肃”和“沙漠最高温”。
弄懂、悟通还需要实践,适当的练习有助于检验复习的效果。为了避免“题海”战术,应当选择好试题,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精准练习的目标。
试题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考试中心提出的“四翼”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但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更应该强调基础性和应用性,主要是一轮复习一般以单元复习为主,强化考生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练习应当强化理解原理和应用原理。
试题参考的标准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同时可以参照近三年的全国高考试题,联系考生学情,选择练习题和测试题。
目前试题的来源一般是教辅资料,但由于编写者对试题理解的差异性,以及时效性,建议可以选择一些省市区县的期末统考试题。另外对于高考试题尽量减少使用,一般高考试题难度相对较大。如果使用过多,考生做题的自信心不足,复习效率会下降。
试题一般可以按照高考选择题和综合题的题型进行选择,特别要关注情境背景下的题组式选择题。试题数量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布置,不强调按照高考试题量来完成,特别是高考的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部分的选考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新高考不少省区有四个综合题,也可以根据学情进行调整。
下面以例3来说明。
【例3】(2020年全国卷Ⅲ,1~3题)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如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1~3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 )
A.创新技术 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
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 )
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 )
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
【参考答案】1.D 2.C 3.A
【选题原由】本组试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可以考虑在讲工业的集聚与分散的一轮复习中,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主要让学生理解汽车企业零部件生产厂家对技术和资金有一定的要求,而组装厂相对技术和资金要求较低,可以判断甲国经济水平高一些,而乙国经济水平低一些。这些可以判断出组装厂转移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然后才是拓展市场。汽车企业,零部件体积、重量较大,在邻国之间,可以降低运输费用。布局调整后汽车在乙国加工组装再销售到甲国,导致甲国从乙国进口量增加。
试题评析可以采用教师评析与学生评析相结合的方式,不要仅仅是教师评析,可以让部分学生进行评析,以了解考生对试题的解读和原理运用状况。
试题评析方法可以以点评为主,通过教师批改作业或考生自我批改,找到主要错题,有针对性地评讲试题,帮助考生找到问题所在,下次尽量回避这类试题犯的错误。
对于评讲效果,可以通过补充相关的试题来进行检验,让学生通过评析得到提升,并检测掌握情况。
总之,通过精准理解原理、精准解读信息、精准选题练题三步曲,能够帮助考生进一步提升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