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娜
河北省涉县第一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不仅要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地理知识,还要使学生加深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地域文化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素材,充分有效地利用地域文化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增进学生对地域文化内容的了解和认识。
地域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具体表现,可以是单要素,也可以是多要素。从地域文化的概念不难看出,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地域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但是在一定阶段内具备相对的稳定性。总之,地域文化代表着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从古至今的一切文化产物,所以地域文化的范畴十分广泛,包括人类活动的所有产物。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对于地域文化的教学方式不是很重视很多地理教师认为地域文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识记性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并不需要花时间来展开,让学生自己学习、识记就可以。部分地理教师并没有真正在意识上或者教学实践上重视与落实好地域文化教学。另外,地理教材的编排也存在问题,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只是针对某一个区域罗列一些地理知识。一般地理教材中对于地域文化的编排,主要是先介绍概念,然后对中国地域与世界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粗略分析。这就需要在地理教材的编排和知识的分析方面进行改进,让学生读起来不会感觉那么枯燥,使学习的地域文化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性提高,也为地域文化的教学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课堂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其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教学。在以往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总是直接讲解地理知识,忽略了教学导入的有效性,而情境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力快速从课下转移到课堂上,对此,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地域文化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借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地域文化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顺利完成教学导入任务。
在地域文化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其对于地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仅从教材中,还可以通过其他多样化的途径增加地域文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发言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地域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要求,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也可以灵活融人多种教学模式,进而获得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教材往往只是针对某一个地区或区域讲解一些地理知识,很少涉及区域范围内的文化。区域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是学生了解区域地理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讲解一些地理知识时,应当恰当合理地运用区域文化,丰富教学素材,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在课前要分析当堂课的地理信息,结合搜集到的内容,整理相关的区域文化信息,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把这些区域文化信息引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素材。
一切知识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区域文化,组织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好地理知识。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区域文化,组织设计讨论主题,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地理地域文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为学生系统掌握高中地理知识奠定基础,也可以丰富地理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活动。地域文化教学不是替代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而是对传统地理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改进,是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提高与完善,是对地理教学内容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