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勇 宋长建/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
学生作为国家未来重要的人力资源,关系着民族的发展。在全面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此同时,还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充分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一塑造的过程当中,涵盖了对于学生多方面的考察和培育,在他们掌握丰富的知识、锻炼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还需要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加强思政教育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加丰满完整,对于进一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国家规定的思政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之一。当然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它需要社会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从现状来看,笔者认为开展思政教育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培养学生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思想政治课程有其不可替代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它是非常好的锻造学生价值观的材料和工具。老师通过对于学生传递相关知识理念,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于完善学生个人的思想体系,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开展思政教育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最为重要的意义之一。
第二个方面是从课程角度来看。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只重视老师教学生学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很快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但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沟通,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没有进一步思考这背后的原因和原理,这就导致教学内容不深入等诸多问题。而通过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双方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来,而不是被动的跟着老师后面走。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增强自己不断锤炼自身意志的决心。
最后从全社会的角度而言,开展好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尤其要做好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模式的构建,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思政教育并不是仅仅对于学生开展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它具有的社会延展性和广度,是其他类型的教育(比如通识教育)无法比拟的。它所提供的一种公共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每个人都需要贯彻下去的。这也就决定了开展好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的思政教育课程,能够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不仅对于学生乃至其他社会成员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德育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化的教学过程,这其中必须要家庭的参与。从社会学的角度上来说,家庭是每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相伴终身的,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注意充分利用好家庭的平台,对于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小的方面来看,我们需要和家长之间保持一个良好的、持续性的沟通,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对于学生的相关情况要非常了解,同时,可以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建立每一个学生特有的档案卡,对于学生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心理障碍或者是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当然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在学校的基本表现也要相应的记录下来,这样的话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了解自己的机会。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学生的心路历程,对于问题及时的进行沟通和解决,对于已经改正的问题也要给与表扬,最后,在每一个固定的时间节点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回顾,让这一档案能够充分发挥应用的作用。
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利用好社会当中的各种资源。这其中包括社会当中的相关机构、德育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一些红色旅游景点等等。首先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学校校园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我们可以邀请革命老兵或者是优秀学生代表来进行经验的分享。营造出一种向榜样学习的氛围。榜样力量对于学生来说是潜移默化的。他能在不同场合,对于学生群体产生深远持久的作用。一旦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德育氛围形成。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也自然水到渠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各种校外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加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通过参观一些红色革命景点。让学生了解现在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道路上,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着自己的目标,为着民族的目标而奋斗。
当然,在这些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甚至让学生来决定下一步的计划。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除上述活动之外,最重要也是最难能可贵的环节,是我们需要将这些活动制度化的规定下来,成为学校在开展日常教育工作的必要补充,甚至让他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其重要性不亚于对于文化知识课程的学习,我们要坚定地树立起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好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资源,加强三位一体的互动联动,让课程优势能够最大的发挥出来。
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条件发生的剧烈变化,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开始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落后腐朽思想开始进入学生的视野中,如果学生不能进行很好地辨识,而学校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就极有可能使学生误入歧途。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虽然在教育模式、协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了解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虽然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对孩子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因此,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紧随其后,社会在其他方面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成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这也是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状况,将德育课程的效益发挥到极致的最佳方法,我们需要始终不渝的贯彻落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