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条中说:“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也明确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教育部在《353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这些都充分表明人文素养在高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文是指“人文精神”形成于人类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并且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是人类不断要求进步、追求完美的表现,是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精神尺度。人文精神在人类整体以及个体的进步中始终都扮演着“使人成其为人”的重要角色。“素养”,是指后天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基本品质,是一个人“能够成就”的后天根据[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源泉。只有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树立起来了,中华民族才能够自强不息,才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传承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现代工匠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个人修养方面提倡“洁身自好”、“无欲则刚”、“宁为玉碎,不作瓦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和气节;在学习方面提倡“见贤思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倡培养“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的智慧和能力;在待人接物方面提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原则,崇尚“高山流水”般的纯洁友谊;对待国家和民族,则提倡“天下为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倡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希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在我们今天“再认识”的前提下,重新成为新一代中国人做人的基石。
根据对几个院校高职幼儿专业学生问卷调查以及对专业教师问卷调查,发现幼儿专业一部分学生对简单的像《赠汪伦》《静夜思》这样的古诗一问三不知,对“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简单的古文不明所以、对“孔子”“孟子”“老子”这样简单的常识性人物不知是谁、对“不卑不亢”“掩耳盗铃”这样简单的成语不懂其意思。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底子薄,从初中甚至是小学多年未认真学习古文化知识,现实状况堪忧。
学生中存在严重的攀比和虚荣心理,不知道体谅家长的辛苦,有的学生明明家庭很贫困,却要父母给买最贵的手机,日常消费奢侈。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在寝室和班级生活中轮到自己做值日时,常常借机逃避,不顾及同学感情。有的学生不尊重师长,见到教师不知道问候,上课时不管教师是否讲课,盲目插话,上课中不与教师打招呼直接出去。有些学生出口成脏,抽烟打架成家常便饭等。
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总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不完成,自制性差。在考取教师资格证等职业技能证书的过程缺乏学习的坚持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喜欢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主见,或者一条路跑到黑,不愿意听别人的真知灼见,独立性差。
(1)家长教育原因。家长教育主要分为三种: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根据调查显示,高职幼儿专业学生家长60%以上属于专制型和放任型。在专制型家庭长大的孩子或没有主见、懦弱、自卑,或言行不一、缺乏同情心、冷漠自私;在放任型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没有主见、过度依赖父母、缺乏自主性。
(2)家庭状况原因。根据调查高职幼儿专业学生有50%左右来自离异家庭,有的学生从小被寄养在祖父、祖母或者其他亲戚家,从小要么过度溺爱,要么缺乏足够的关爱,有的学生跟随父亲或者母亲生活,从小缺乏来自父亲或母亲的关爱。
(3)学生气质类型原因。通过气质类型测试,20%具有抑郁质倾向,30%具有胆汁质倾向,30%具有黏液质倾向,20%具有多血质倾向,气质类型无分好坏。很多学生父母不懂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在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不能正视孩子气质的缺点,甚至放大,没有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应试教育中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原因又得不到教师和同学合理对待,长期下来,得过且过,甘于不学习,不努力。
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新课标,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将来进入幼儿园、育婴机构等从事与婴幼儿健康和教育相关的职业,幼儿专业学生承担培养祖国下一代的艰巨任务,针对高职幼儿专业学生现状,找准对策,促进高职幼儿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势在必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承载中华民族意志和气节的脊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幼儿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尤为重要。主要通过课上和课外两种途径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校幼儿专业设置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鉴赏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图文并茂,吸引学生兴趣,利用学习心理学知识,使学生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中记忆生僻的古文知识和古诗。例如:在讲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生僻但是非常有人生哲理的古文时,利用建构主义原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先进行翻译,然后再找其他学生来说同意与否。在讲授古诗时利用小程序让学生对相应图片进行连线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校还开设了毛笔书法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进行选修,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教育学等专业课中教师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生僻词,古语词随时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解释,并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幼儿事业,具有现代工匠精神,成为不仅技术过硬,人品也过硬的良才。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优秀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素质,影响人的心灵;可以起到教育人、影响人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一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推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常规教学的一种补充。结合“八荣八耻”的学习,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们树立明确的是非观,从而为将来构建和谐家庭,创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更加稳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响应学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号召,寻找如 《弟子规》《三字经》等贴合幼儿专业特点的经典诵读;要态度端正,速度缓慢;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每周举办一次经典诵读背诵会,将经典诵读形成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坚持性。给出明确具体的任务,在经典诵读会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针对学生学生学习特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团结意识、树立他们的学习自尊心自信心。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自觉性差,但是喜欢网络,喜欢新奇事物的特点,利用抖音短视频、快手等网络平台,让学生关注进行学习,每天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一条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己震撼心灵的话,例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类的语言促进学生学生独立性和果断性的培养。
(3)结合幼儿专业学生特点,鼓励学生多听“高山流水”等古典音乐、学习水墨画等传统绘画,并成立古典舞蹈社团,支持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晚会。
孔子说:“人无礼不立、国无礼不宁”,使学生重礼、知礼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第一步。首先从专业课教师身上下手,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专业课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知礼、懂礼,利用隐形教学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其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课堂教学把懂礼、知礼的先进事迹融入课堂教学中。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幼儿专业学生的作用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家校合作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